隨著ChatGPT的出現,有許多科技業的專家甚至網路上的意見領袖,紛紛在測試與討論ChatGPT如何能應用於各種領域?媒體也再度提及類似有哪些工作未來會被人工智慧(AI)取代的論調。
如果實際與ChatGPT對話,或許可以發現,相較於搜尋引擎給予龐雜的搜尋結果,需要人類按照自己對所搜尋領域的先備知識、資訊來源可信度與被瀏覽次數等方式去驗證資訊正確性,我們可以稱它是有大量囤積資訊癖好的資訊宅朋友,ChatGPT更像是個劉寶傑般,可以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博學的朋友,用自己好像無所不知的腦袋,在你提問的當下給出看似言之成理且結構化的回應。
當問到ChatGPT它是誰時?它回答:「我是ChatGPT,是由OpenAI開發的語言模型。我被設計成能夠透過自然語言處理與使用者進行交流和協助。您可以向我提出問題或指派任務,我會盡力提供有用且資訊豐富的回答。」
當問到ChatGPT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又回答:「我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協助人們解決問題、回答疑問、提供信息和支持,並在各種情況下提供自然語言的交互式解決方案。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我可以理解人們對於特定主題的問題、需要、意圖等等,並且能夠將這些理解轉化為有用的回答和解決方案。我的存在旨在為人們帶來方便和幫助,使他們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更加深入地理解特定主題,並更加獲得自信。」
身為AI的創造者和訓練者的人類,嘗試著用人類的需求跟思維,打造出一個更有效率與更少需要勞動力介入的世界,或許也基於人類的潛能之所以無法完全發揮,是因為我們被困在需要投入許多勞動力的世界裡。
於是,各種發明應運而生。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還是柴油車、汽油車和電動車,這些都是嘗試著解放人類勞動與限制的發明,但發明除了本身是某些問題的解方之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問題的來源。
聖經創世紀裡寫到: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於是,距離文明開始紀年後兩千多年的社會,人類按照著自己的對於世界的理解與思考模式,也按照自己的形象,打造了人工智慧,也透過不斷地訓練與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距離人工越來越遠,而可以變得更智慧。
有人問,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是什麼?有人說不易被定型化有制式工作操作流程的工作,就比較不容易被取代;也有人說,具備創造力、同理心和靈活性的工作,比較不容易被AI取代。
如果,有個世界是,當AI已經把我們最繁重的工作,無論是輸入資料、比對資料、找出錯誤甚至是寫程式都拿走後,我們成為大部分時間都不需要付出體力勞動的貴族後,我們願意再投入時間的事情會是什麼?
當勞動成為被視為低賤且容易被AI取代的生活樣態時,我們是否會更謹慎篩選自己願意把手弄髒的事情有哪些?是創作畫作、詩作、演奏音樂、搬演戲劇還是為親愛的人煮一頓飯?
當可被取代性成為新的經濟學供需法則後,身為AI原本的人類,該怎麼定義自己的價值?當我們相對於自己創造出的複本勞動力更差、反應更慢而且脾氣更壞?
如果你問ChatGPT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它會跟你說:「生命的意義是一個哲學和存在主義的問題,數世紀以來困擾著人類。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單一明確的答案,因為它取決於個人的觀點、信仰和價值觀。
有些人認為生命的意義是找到幸福和滿足,而其他人認為生命的意義是為更高的目的服務,如幫助他人或貢獻社會。有些人可能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尋求知識和理解,而其他人可能認為它是追求靈性上的領悟或與更高的力量相連接。
最終,生命的意義是個人和主觀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根據自己的經驗、信仰和價值觀為自己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旅程,可能在一生中不斷變化。」
終究,即便人工智慧再怎麼智慧,人還是得回到個人與主觀的現象場裡,誠實地面對,這個自我發現且不斷變化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