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靈感都從哪裡來? 模仿,是平庸對偉大的最真誠奉承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要破除一個迷思,就是我要寫出從來沒有人想到的觀點或故事,放下完美主義。那為什麼每天還是有這麼多的新資訊產生? 所有的新資訊出現都不是一瞬間冒出來的,當我們靈感乍現的時候,看似一瞬間,卻是我們走過的路,閱讀過的書,累積堆砌出的霎那。
那些新鮮事,就從模仿開始,愛爾蘭詩人 Oscar Wilde 曾說過:「模仿,是平庸對偉大的最真誠奉承。
把已然存在的許多想法,可能是來自多則筆記中的靈感,可能是受到某本書的啟發,從挑出對自己有影響力,或是感受最深的,組合在一起就是全新的包裝,再由”我”作為全新的傳播媒體,組合起來就是全新的觀點。
我們要擔心的不是自己是否模仿,而是要寫自己也想讀的文章。

創意是減法

我過去認為,創意是從一張空白的紙開始腦力激盪,天馬行空,也許有些偉大的想法這樣展開的,但是要持續的產出,每一次都從一張白紙開始是非常困難的,在《點子都是偷來的》這本書中提到,「若要跨越創意的障礙,就要先自我設限。」你可以用,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寫一首歌、只用一種顏色作畫、在毫無資金的狀況下創業、用 iPhone 和幾位朋友拍攝一部電影。刻意給自己一些外加的限制,反而會激發意想不到的創意、創造出最傑出的作品。
我認為這點跟人生十分相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生真正的贏家,是先懂得要輸掉什麼的人。」如果什麼都想要,反而會無法專注重要的事情;創意也是,如果什麼都想要添加,反而成了四不像。

臣服實驗

臣服(surrender)這一詞聽起來有些消極,叫人投降認命,放棄對事情的改變的動力,然而臣服不是消極的接受一切改變,相反地,臣服是一種深邃的智慧,所有事情的出現,都是以最好的順序,出現在你的面前,
《臣服實驗》的作者認為,所有的人生選擇,似乎都是由個人喜好所決定的,例如我喜歡那部電影,我選擇去看;我不喜歡這個邀約,所以選擇拒絕。
於是作者開始了一項奇妙的實驗,如果拋棄掉個人的喜好,不再根據自己喜歡,抱持著接納的態度去面對眼前所有的事情與選擇,他不再管自己喜不喜歡,而是開放的接受生命中出現的各種機遇,這個實驗也讓他的人生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他獨自一人跑去了墨西哥旅行,接受了朋友的邀請去大學當教授,獨自在森林中隱居修行,學會了自己蓋房子。
這些事情過去的他不曾想過,也不會去做,但通過這個實驗,他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一個又一個的際遇,並且盡力做好眼前的事情。
「我在大半生的時間都認為自己知道什麼事情對我是最好的,但生命本身似乎比我更清楚。」
拋開自己平時處理事情的方法,突破自我設限的藩籬,開放心胸面對所有事。
Jack Anstey on Unsplash

寫出一篇文章不難,難的是持續寫

寫作靈感不是每天都有,因此不需要每天都是完美演出,只要保證每天都有進度即可。一位作家,無論是否有靈感,每天都堅持寫3000個字;一位籃球員,無論是否有心情,每天都堅持完成500顆投籃練習。
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每周寫一篇文,為此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必須坐在書桌前20分鐘,一開始建立習慣很容易中斷,寫日記或是記錄自己的的失誤,可以讓你回頭去檢視原因,你必須了解自己都把時間花在哪裡,或是因為什麼事情而耽擱,可以被觀察檢視,才有機會被修正。
每天花一點時間坐在書桌前,是建立一種儀式,即使什麼都不寫也沒關係,而這段時間就是看看自己的筆記,思考這周要寫什麼,或是記錄平常聽podcast的想法,整理讀書心得。

留意你在關注什麼

「對於任何想找出自己人生要幹嘛的人:請留意自己在關注什麼。很多你所需要的訊息都會在其中。」──艾美‧克蘿思‧羅森塔爾(Amy Krouse Rosenthal),美國童書作家。
你的注意力是你擁有的一項最珍貴的資產,每個人都想從你身上偷去。所以,首先你要保護它,然後你得將它引導到正確的方向。
你選擇去關注的事物就是組成你人生與作品的東西。「我的經驗就是由想去關注的內容所組成,」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1890年寫道。「唯有那些我注意到的,形塑了我的心智。」
我們會去注意我們真正在乎的事情,但有時候我們真正在乎的卻是被隱藏起來。我一直維持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原因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寫日記可以幫助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每天早上坐下來,寫下生活點滴,讓我自然會去留心自己的生活,時間一久,我等於記錄了自己一直以來在關切的是什麼。很多寫日記的人不會去重讀自己的日記,但我發現重看會加倍日記的力量,因為我能夠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辨認出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還有更認識自己。
如果創作是始於我們把注意力引導致何方,那麼人生就是由注意自己在關切什麼所組成。設定一段固定的時間,注意自己都在關切什麼。重讀自己寫的日記。翻翻自己的速寫本。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改變你所關注的。「我們藉由關注而賦予事物意義,」作家傑莎‧克里斯賓(Jessa Crispin)寫道,「所以把你的注意力從某個事物轉移到另一個事物,絕對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

靈感乍現的時機點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沙爾(R. Keith Sawyer) 指出,創意研究領域常以「三B」(bathtub、bed、bus),也就是浴缸、床與公車,為三個常見的靈感爆發場所。
沙爾指出,當你從事放空單調的活動時,是最容易產生「靈光乍現」的時刻。
浴室是絕佳的靈感發想地,釣魚或是運動也都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在這些不需經過太多思緒的活動中,你的大腦會進入自動導航。
美國卓克索大學心理學家克尼斯(John Kounios)指出,人的大腦通常會根據脈絡(context)幫事物進行分類(例如窗戶是大樓的一部分,或是星星會出現夜空中)。當我們全心全意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思緒會被窄化為線性的。
然而當我們去洗澡的時後,洗澡由潛意識導航,並進入預設模式網絡,這些思緒會被打斷,讓大腦可以隨意漫遊,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爾森(Shelley Carson)有一項非常反直覺的發現,擁有高度創造力的人有一個共通特質,也就是非常容易分心,這也反映了為什麼澡堂是一個適合尋找靈感的環境,因為洗澡本身就是一個在讓你分心的活動,它會允許你的思緒漫溢,並且讓大腦進入預設模式網絡。
最後,洗好澡擦乾身體立刻去把點子兌換,全部寫下來。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鉉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