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權威長谷川醫師的失智症系列(二)---失智症權威醫師的失智主治醫師:「不要因為照顧而糾正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影片中有個場景是女兒帶長谷川醫師看病,長谷川對主治醫師說:「自己會鎖好幾次門耽誤很長的時間。」

醫師問診完,長谷川離開診間,關起門後留下家屬,女兒對主治醫師說:「這個話題他說了好幾次,實際上,他自己把門鎖上外出的情況沒有親身經歷過,但還是多次重複同樣的話題,有沒有必要提醒他?」

主治醫師則說:「不要因為這樣的事情,傷害他的權威和威嚴」
圖片|來源
大部分照顧者很習慣的糾正病患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第一個是照顧者會覺得調整他錯誤的反應,就不會讓他一錯再錯,希望用這樣的糾正可以讓他的疾病不會更嚴重,也能夠保有正確的現實感。

第二個則是因為病患影響了照顧者自己正常的作息,希望用糾正後減少問題發生,讓照顧更順利。當然也有照顧者在盛怒之下的反應,這個我們在後面會繼續討論,很不幸的為了避免他疾病的更加嚴重或是減少問題的再發生的這兩個期待,恐怕都無法如照顧者所願...

本文連結:http://bit.ly/3zq9c7W
臉書追蹤「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獲得最新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3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已經邁入了50+的我,也有睡眠問題! 因淺眠,不管是情緒的亢奮、外在的環境噪音,都會讓我睡眠品質不好,真的很困擾。外面喇叭或貓狗叫聲常讓我半夜中斷睡眠,如廁後,頭腦也清醒了,開始想最近發生的問題、要寫的文章、突然靈光一現的課程設計等,腦袋裡的劇場一直干擾著我的睡眠。想越多心情越興奮...
細心的你可能會看到影片剛開始就出現,週三、週四和週五病患(本系列未來都以病患稱長谷川醫師)不容易區分。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果沒有日出日落、天黑天亮的協助,人們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改變,因為沒有任何有形的物體作為指標協助我們訂定時間。週三、週四、週五都是人為設定的,卻沒有像地點和人物的差異...
回來後淑惠就耿耿於懷,但幸好母親再也沒有遇到迷路的情形。剛好一天在電話中談到我從事的工作,她便把這個放在心裡三年的疑問,甚至媽媽半夜驚醒、找不到回家的路提出來問我。 「你真的很關心你母親」我說。 「對啊!我也很擔心,怕她出去外面會找不到路回家。」淑惠說她這三年來的擔憂...
人行為的一舉一動,都由腦部所主導,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情緒反應,一旦腦部發生問題之後便有可能改變病患的情緒,特別是額葉(frontal lobe)。 它是掌控一個人的性格、執行、計劃等能力,當這部分受損後可能便無法分辨何時該哭、何時該笑、該恐懼、該大膽,在婚禮中哭泣、或是在喪禮中嘻笑都有可能出現。
昨天晚上的讀書會有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因為時間太短,沒辦法清楚的說明。特別把我的思維與策略完整的補充在此,希望讓沒有參加的夥伴,也有機會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問題! 『最近去外婆家好幾次,你都沒來關心我!』(意思是如此,原文已經忘記)媽媽對這位女兒說! 女兒表示「她最近根本沒有去外婆家啊!」 這部分是多數
從正常人到失智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狀況: 1. 正常階段: 動機與能力都旗鼓相當,動機也高,能力也好 2. 動機低階段: 自覺自己能力開始下降,但又沒有達到失智症的階段,此時個案可能會經歷做甚麼都記不起來,開始越來越不想做,開始動機變低...
已經邁入了50+的我,也有睡眠問題! 因淺眠,不管是情緒的亢奮、外在的環境噪音,都會讓我睡眠品質不好,真的很困擾。外面喇叭或貓狗叫聲常讓我半夜中斷睡眠,如廁後,頭腦也清醒了,開始想最近發生的問題、要寫的文章、突然靈光一現的課程設計等,腦袋裡的劇場一直干擾著我的睡眠。想越多心情越興奮...
細心的你可能會看到影片剛開始就出現,週三、週四和週五病患(本系列未來都以病患稱長谷川醫師)不容易區分。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果沒有日出日落、天黑天亮的協助,人們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改變,因為沒有任何有形的物體作為指標協助我們訂定時間。週三、週四、週五都是人為設定的,卻沒有像地點和人物的差異...
回來後淑惠就耿耿於懷,但幸好母親再也沒有遇到迷路的情形。剛好一天在電話中談到我從事的工作,她便把這個放在心裡三年的疑問,甚至媽媽半夜驚醒、找不到回家的路提出來問我。 「你真的很關心你母親」我說。 「對啊!我也很擔心,怕她出去外面會找不到路回家。」淑惠說她這三年來的擔憂...
人行為的一舉一動,都由腦部所主導,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情緒反應,一旦腦部發生問題之後便有可能改變病患的情緒,特別是額葉(frontal lobe)。 它是掌控一個人的性格、執行、計劃等能力,當這部分受損後可能便無法分辨何時該哭、何時該笑、該恐懼、該大膽,在婚禮中哭泣、或是在喪禮中嘻笑都有可能出現。
昨天晚上的讀書會有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因為時間太短,沒辦法清楚的說明。特別把我的思維與策略完整的補充在此,希望讓沒有參加的夥伴,也有機會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問題! 『最近去外婆家好幾次,你都沒來關心我!』(意思是如此,原文已經忘記)媽媽對這位女兒說! 女兒表示「她最近根本沒有去外婆家啊!」 這部分是多數
從正常人到失智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狀況: 1. 正常階段: 動機與能力都旗鼓相當,動機也高,能力也好 2. 動機低階段: 自覺自己能力開始下降,但又沒有達到失智症的階段,此時個案可能會經歷做甚麼都記不起來,開始越來越不想做,開始動機變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女病患當然知道話中的意思,不就是要她走,她也只能聽話的說著:「好的,醫生。 那我們下次再打電話安排時間。」 接著,她便一臉不情願的離開辦公室。 緊接著,辦公室裡面已經只剩下了兩人,Andy率先開口說道:「c又怎麼了? 還有我們不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陳法醫回過頭,看著剛剛走進病房的小宇「你剛才有說話嗎?」陳法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面無表情地看著兒子小宇 同樣地,小宇也是面無表情地關上病房門,走向床邊的椅子「你聽到了,你剛才明明聽到我說了什麼?」接著坐在椅子上「你可以打電話請羅警官來醫院一趟嗎?又或者我們直接去警局找他吧」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女病患當然知道話中的意思,不就是要她走,她也只能聽話的說著:「好的,醫生。 那我們下次再打電話安排時間。」 接著,她便一臉不情願的離開辦公室。 緊接著,辦公室裡面已經只剩下了兩人,Andy率先開口說道:「c又怎麼了? 還有我們不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陳法醫回過頭,看著剛剛走進病房的小宇「你剛才有說話嗎?」陳法醫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面無表情地看著兒子小宇 同樣地,小宇也是面無表情地關上病房門,走向床邊的椅子「你聽到了,你剛才明明聽到我說了什麼?」接著坐在椅子上「你可以打電話請羅警官來醫院一趟嗎?又或者我們直接去警局找他吧」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