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長輩說出不是事實的事』背後的思維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晚上的讀書會有位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因為時間太短,沒辦法清楚的說明。特別把我的思維與策略完整的補充在此,希望讓沒有參加的夥伴,也有機會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問題!
『最近去外婆家好幾次,你都沒來關心我!』(意思是如此,原文已經忘記)媽媽對這位女兒說!
女兒表示「她最近根本沒有去外婆家啊!」
這部分是多數照顧者會質疑的部分,沒有的事,為何這樣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3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正常人到失智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狀況: 1. 正常階段: 動機與能力都旗鼓相當,動機也高,能力也好 2. 動機低階段: 自覺自己能力開始下降,但又沒有達到失智症的階段,此時個案可能會經歷做甚麼都記不起來,開始越來越不想做,開始動機變低...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有位居服員問:「有研究顯示失智症有可能改善,因為他們發現在許多失智症患者身上,卻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是嗎?」 讓我想到多年前的一本書「優雅的老年」。的確,這本書的內容源自於一個修道院的修女研究,她們願意參加十幾年的所有訪談、衡鑑、甚至是研究日記內容和寫作,到最後願意奉獻自己的大腦給研究人員分析..
乍看之下,其實照顧者非常有同理心,知道幫她找到印鑑之後,她會比較安心,會更相信照顧者真的在照顧自己,卻沒想到失智者的想法卻與照顧者不一樣,病患想到的卻是照顧者一定把印鑑藏起來了她才能找到放在哪裡。 『同她的理』不太會是簡單的幾步驟就可以完成,如果需要改變必須要真的摸清楚病患的思維模式。
無法干涉那些潛在可能成為風險的孩子,無論孩子的性格、工作等的問題所產生的風險,老實說,這些都不容易被改變,所以建議可以連結幾個有可能團結在一起的子女,在生活中釋出讓他們可以合作的機會,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就是賭某個人在父母有疾病的時候單獨照顧。
黃耀庭臨床心理師將在『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的線上讀書會中,為您拆解書中幾個常見的照顧問題的處理策略、心法與技法,讓您帶回家!
從正常人到失智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狀況: 1. 正常階段: 動機與能力都旗鼓相當,動機也高,能力也好 2. 動機低階段: 自覺自己能力開始下降,但又沒有達到失智症的階段,此時個案可能會經歷做甚麼都記不起來,開始越來越不想做,開始動機變低...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有位居服員問:「有研究顯示失智症有可能改善,因為他們發現在許多失智症患者身上,卻沒有出現失智症的症狀,是嗎?」 讓我想到多年前的一本書「優雅的老年」。的確,這本書的內容源自於一個修道院的修女研究,她們願意參加十幾年的所有訪談、衡鑑、甚至是研究日記內容和寫作,到最後願意奉獻自己的大腦給研究人員分析..
乍看之下,其實照顧者非常有同理心,知道幫她找到印鑑之後,她會比較安心,會更相信照顧者真的在照顧自己,卻沒想到失智者的想法卻與照顧者不一樣,病患想到的卻是照顧者一定把印鑑藏起來了她才能找到放在哪裡。 『同她的理』不太會是簡單的幾步驟就可以完成,如果需要改變必須要真的摸清楚病患的思維模式。
無法干涉那些潛在可能成為風險的孩子,無論孩子的性格、工作等的問題所產生的風險,老實說,這些都不容易被改變,所以建議可以連結幾個有可能團結在一起的子女,在生活中釋出讓他們可以合作的機會,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就是賭某個人在父母有疾病的時候單獨照顧。
黃耀庭臨床心理師將在『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的線上讀書會中,為您拆解書中幾個常見的照顧問題的處理策略、心法與技法,讓您帶回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一創造討論空間的運動若要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最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從這一刻起就直接去進行公共討論。直接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核心立場,並從討論的過程中和他人的觀點進行互動。一方面在當前的議題上找出更多雙方觀點異同的理由、尋求進步方法,一方面也在這些討論中讓那一可以討論的氛圍一點一點被建立出來。
Thumbnail
回顧九月~十月在備忘錄上的文字,我看見我心態上對於「分享」充滿徬徨。 今天鼓起勇氣整理了這疊思緒,想給這一個月的自己,一份階段性整理。
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以近乎腦力激盪的方式撰寫論文,往往適得其反。在那樣的狀態下,心裡想著的是「趕快寫出來」,卻少了「反覆思考」的過程。
只有不懂事的兒子,沒有孝不孝順的媳婦。 這是我最近在FB看到一直反覆的一句話。 兒子們呢,總以為把媳婦娶進門,就什麼事...都是媳婦的事。 而兒子都以上班為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上班很忙,很累,很辛苦... 難道..就只是先生在上班嗎? 常在路上聽到婆媽們最常說的一句話,這是我公公
Thumbnail
這是我認識一個好幾年的姐姐跟我說的,因為她發現我都發一些關於私生活的貼文,她覺得很「奇怪」所以就跟我說這些。當然她是沒有惡意的。雖然她這句話很去脈絡,但這句話並沒有惡意。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自從阿嬤失智後,我很少踏進她房間,一方面觸景傷情,一方面我一直避免自己聽見那個鈴鐺聲。 其實阿嬤在失智症前到確診失智症的中間,經過一段退化過程,那時候阿嬤還沒完全失智,但基本上很多行為都有失智跡象。她最常把錢包放到一個地方然後忘記,就會慌張地要我們幫她找錢包。所有的孫子都會在阿嬤的房間東翻西找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一創造討論空間的運動若要落實到每一個個人,最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從這一刻起就直接去進行公共討論。直接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核心立場,並從討論的過程中和他人的觀點進行互動。一方面在當前的議題上找出更多雙方觀點異同的理由、尋求進步方法,一方面也在這些討論中讓那一可以討論的氛圍一點一點被建立出來。
Thumbnail
回顧九月~十月在備忘錄上的文字,我看見我心態上對於「分享」充滿徬徨。 今天鼓起勇氣整理了這疊思緒,想給這一個月的自己,一份階段性整理。
在高度壓縮的時間內,以近乎腦力激盪的方式撰寫論文,往往適得其反。在那樣的狀態下,心裡想著的是「趕快寫出來」,卻少了「反覆思考」的過程。
只有不懂事的兒子,沒有孝不孝順的媳婦。 這是我最近在FB看到一直反覆的一句話。 兒子們呢,總以為把媳婦娶進門,就什麼事...都是媳婦的事。 而兒子都以上班為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為上班很忙,很累,很辛苦... 難道..就只是先生在上班嗎? 常在路上聽到婆媽們最常說的一句話,這是我公公
Thumbnail
這是我認識一個好幾年的姐姐跟我說的,因為她發現我都發一些關於私生活的貼文,她覺得很「奇怪」所以就跟我說這些。當然她是沒有惡意的。雖然她這句話很去脈絡,但這句話並沒有惡意。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自從阿嬤失智後,我很少踏進她房間,一方面觸景傷情,一方面我一直避免自己聽見那個鈴鐺聲。 其實阿嬤在失智症前到確診失智症的中間,經過一段退化過程,那時候阿嬤還沒完全失智,但基本上很多行為都有失智跡象。她最常把錢包放到一個地方然後忘記,就會慌張地要我們幫她找錢包。所有的孫子都會在阿嬤的房間東翻西找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