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理科腦?文科腦?誰適合學程式設計?

多數學生都覺得程式是在看一堆亂碼,找不出方法可以理解,看到程式碼就頭疼,因此放棄的不在少數.更有人覺得自己是文科生不適合碰程式,因為理解能力不夠.
多數學生都覺得程式是在看一堆亂碼,找不出方法可以理解,看到程式碼就頭疼, 因此放棄的不在少數.更有人覺得自己是文科生不適合碰程式,因為理解能力不夠.
  每學期第一天上課,只要學生一看到程式碼,不論男女,就哀鴻遍野......
你也有過這樣頭疼的經驗嗎?
  其實很多學生,甚至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要邏輯性很強的人才能學會程式設計,讓想學習程式的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當然,在108課綱後,STEAM教育裡增加學習一些程式相關初階概念,如利用不插電程式,圖形或積木邏輯訓練等,但其實邏輯一直都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論早起設定鬧鐘,然後刷牙洗臉吃早餐,穿好衣服上學去......到你的目標完成之前,你都需要用到邏輯.
  生活中其實充滿著邏輯,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如果你覺得學習某個科目很困難,沒有興趣,其實不妨試著從生活中去找尋答案.我常跟學生說,你會訂票嗎?你會玩遊戲嗎?看得懂攻略嗎?你會看電影嗎?你會設定鬧鐘嗎?你要出去旅遊所要經過的目的地該如何設定路線呢?其實邏輯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難,更何況跟程式溝通,其實你只要知道起點跟終點,中間的流程,就是你思考的邏輯.
  有一本暢銷書本書《我們如何思考》,作者約翰.杜威是20世紀對美國與中國的思想界非常有名的知識份子,裡面就說到以『邏輯思維的方法』及『教育的方法』兩種方法來激勵我們的思考,尤其是『思維五階段』裡面的重點
發現問題-->定義問題-->大膽假設-->套用假設-->小心求證.
  等等,先不說這是一本哲學書,但這不就是我們在寫程式流程的時候,會使用到的嗎?其實程式的起源都是來自於人們希望透過編程與電腦溝通,透過 發現問題(待解決的事情或計算)-->定義問題(定義變數)-->大膽假設(制訂處理的流程或心智圖)-->套用假設(編程)-->小心求證(除錯)
  STEAM教育主張動手做,做中學,學中做.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經歷錯誤,修正錯誤,不再是把錯誤隱藏,甚至不去觸碰,就覺得自己都學會了,看過就是思考了?只有自己去經歷過,明白自己還有哪邊不清楚,才能更加認識自己.
  沒錯,邏輯就是一種幫助自己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不論你是讀哲學,還是程式設計,其實都在幫助你更多更深的思考.所以,你還會覺得這是文科腦還是理科腦的問題嗎?不,各種學習只是在幫助你更多層面的去了解自己,找出更多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你能夠更方方面面的看待事情.
  我常常告訴學生,不論你遇到甚麼樣的學習上的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目的.看不懂的就去拆解問題,解析問題,找到答案,這就是你的邏輯.找出你的邏輯,找出適合你學習的方法,你不是其他人,你是你,獨特的你,你一定可以成為更好的你.
  若有同學對如何找出對自己有利的程式邏輯學習方式有興趣,歡迎在底下討論留言.
  下一個單元,我們將討論,『動動嘴就可以寫程式,Chat GPT橫空出世,程式還要學甚麼?』歡迎追蹤點讚收藏,更新的時候就可以馬上通知到你喔.
  *另外推薦好書《思想與方法》作者殷海光,若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透過學習,你一定可以成為最棒的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