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WHO 新運動指南!針對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者的建議 (詳細版)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距離上次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發表身體活動指引,已經是 10 年前的事情了;今年,2020 年,不僅更新了,還多了給孕婦與產後婦女、慢性疾病與身障患者的建議,不過整體指引與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差別不大。


WHO 2020 年的新指引有分別給兒童,青少年,成人,高齡者、孕婦、產後婦女、慢性疾病與身障患者有新的具體建議,大致的重點摘要如下:

兒童與青少年以每天至少 60 分鐘為目標

兒童和青少年,之前是每天累積60分鐘,現在則是平均每天60分鐘的中度到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

成年人不論時間長短,動起來!

對於成年人,以前建議應每次運動至少10分鐘,才能計算在運動時間內,現在是任何中等強度的時間都應包含在內。

比較理想的建議是每週做 150–300 分鐘,中等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或 75–150 分鐘的高強度以上,當然,中等和其他強度的組合也是可以的喔。

高齡者肌力 Up

除了行動不便,高齡者與成年人的運動建議大致相同,不過會特別強調平衡、肌力訓練與身體功能,以防止跌倒。

孕婦與產後婦女也可以運動喔

除了醫療需要的運動禁忌症外,運動還是可以帶來很多幫助。適當的運動也不會增加早產或孕期的副作用,如果未達所建議的運動量,也是一樣可以從少少的身體活動量開始,逐漸增加頻率、強度與持續時間。另外,需要每天進行骨盆底肌的訓練,以減少尿失禁風險。

慢性病患者運動可以幫助控制疾病

除了有運動禁忌症外,有慢性病患者的成年人,運動其實是相對安全的,不論是癌症、心血管代謝疾病與愛滋病等,整體益處都大於運動傷害風險。

失能族群也需要運動

只要肯動幾乎都有正面幫助,但還是建議諮詢專業人員。


然後,撇開不同生命期階段,所有年齡的人都需要做肌力訓練,避免長時間坐著。


不管是對誰,不運動會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大於有運動;如果還沒有運動習慣,可以先從少量的身體活動開始,並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強度和時間,隨著運動量上升,可以減少危害健康的風險。

指引中也提到,大部分人開始運動前通常不需要醫療許可證明。也就是說,像目前沒有規律運動習慣且沒有禁忌症的人,運動前不需要醫療許可證明,只要逐步增加身體活動量,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與頻率即可。

已經習慣中等運動強度的人,可以漸漸上升至到高強度運動,也不需要醫療許可證明。但如果在在增加運動量或運動強度時,出現不舒服或新的症狀時,就先停下,去找醫療專業人員協助幫忙,再來進行。

此外,也沒有針對運動員增進運動表現所需要訓練的運動類型與訓練量等進行建議,但為了提高運動表現與參加比賽的身體素質,必須要有可以執行這些運動內容的能力。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

首先來看看,不同族群對不同健康議題的重要性吧!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1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1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2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2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3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3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4

2020年全球指引針對不同族群劃分的證據審查的結果4

*關鍵:對決策至關重要的結果。 重要:對決策重要但非關鍵的結果。

PA:physical activity,身體活動

SB:sedentary behaviour,久坐行為

HT,hypertension,高血壓

T2D,type 2 diabetes,第二型糖尿病

MS,muscular sclerosis,多發性硬化症

SCI,spinal cord injury,脊髓損傷

ID,intellectual disability,智能障礙

PD,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氏症

Stk,in stroke survivors,中風後患者

Sch,schizophrenia,思覺失調症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MCD,major clinical depression


不同族群的運動指引

針對不同族群的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指引詳細內容如下

兒童和青少年的建議(5–17歲)

運動可以改善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心理認知和健康。

建議每天平均60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兒童與青少年有很大的健康益處,如果超過60分鐘的話,幫助更大。但無法提供足夠證據說明不同種類的運動或專項有著的特定的健康益處。

可以確定的是,增加中到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時間可以提升心肺功能。

增強肌力訓練也可以增加肌肉的適應性。也有證據說,心肺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同時進行也有益處。

特別注意的是,2010年的指南指引是說「至少60分鐘」2020是改成「平均60分鐘」。最後還提到久坐時間越多與對健康越有負面影響,不過沒有說久坐的時間多長會有影響。

兒童和青少年(5–17歲,包含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兒童和青少年(5–17歲,包含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成人建議(18–64歲)

建議全部的成年人都該規律運動,動了比不動好。

包含每週中等運動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每週150–300的中強度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或兩者混搭。

與2010年建議最大差別是,之前是每次運動至少要10分鐘才算累積時間,現在是不論時間多久,只要有執行中等強度以上運動時間都應該計入。

心肺有氧運動

有中等證據表示,運動量會與一些健康狀況 (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率)、癌症與糖尿病等有著曲線的劑量反應關係。

支持「有動總比沒有動好」,即使身體活動量低於建議量,還是能產生健康益處。基本上,運動量當然越多越好,直到達到建議範圍,超出建議範圍後,雖然還是有幫助,但相對的健康益處會漸漸變少,不過還沒有研究出,運動量到多少後對健康益處開始下降的劑量。

因此新的建議認為每週大於300分鐘的中強度或大於每週150分鐘的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具有更多的健康益處。

阻力訓練

每週大於2天以上中等及更高強度的肌力訓練也對身體有幫助,但目前還沒有確定不同運動領域而相對應的健康益處是什麼,因此不論在在工作、休閒時候或通勤時等產生身體活動都可以計入在新的建議運動訓練量中。

特別強調的是,久坐時間越多對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率有著密切關係,死亡率會因身體活動量上升而下降,但沒有說久坐的時間多少死亡率會上升。

成人(18–64歲,包含慢性病患者與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成人(18–64歲,包含慢性病患者與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高齡者的建議(65歲及以上)

成年人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也適用於高齡者。

同時還多了其他相關健康議題:

  1. 預防跌倒
  2. 與跌倒有關的傷害
  3. 身體功能能力 (類似日常生活能力)
  4. 衰弱症
  5. 骨質疏鬆症有

高確定性的證據說明,心肺有氧運動的訓練量與高齡者身體功能降低受限的風險有著反比關係,也就是說,執行心肺有氧運動能減少身體功能變差的風險。

從事不同的運動可以幫助改善各種身體功能要素,例如進行平衡與功能性訓練可以降低跌倒的比例。

透過平衡、肌力、肌耐力與步態與身體功能性訓練的結合,可以降低跌倒與跌倒的傷害風險。

與2010年建議最大差別是,不僅是行動不便的高齡者,而是所有的高齡者都要運動。

透過運動也可以幫助骨骼健康與預防骨質疏鬆症。

同時,對於建議成人不要久坐,也適用於高齡者。

高齡者(65歲及以上,包含慢性病患者與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高齡者(65歲及以上,包含慢性病患者與身障者)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孕婦和產後婦女的建議

有高度確定性的證據表明,對於肥胖或過重的孕婦,懷孕期間運動可以降低體重與妊娠糖尿病的風險,而有運動的孕婦,產後與產前時發生妊娠高血壓也不會變高。

運動也不會增加早產或讓嬰兒體重過輕的風險,有進行高強度運動的孕婦,可以稍微降低早產的風險。

同樣在肥胖或過重的孕婦,運動也不會增加早產的風險。

但目前的研究,除了醫療需要的運動禁忌症外,建議盡量還不要久坐。

孕婦和產後婦女的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孕婦和產後婦女的身體活動與坐式生活建議


慢性病患者的建議

除了有運動禁忌症外,有慢性病患者的成年人,運動其實是相對安全的,不論是癌症、心血管代謝疾病與愛滋病等,整體益處都大於運動傷害風險。

包含

  1. 第二型糖尿病,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與體重。
  2. 高血壓,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與血壓。
  3. 癌症,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包含女性乳癌與直腸大腸癌的癌友。
  4. 愛滋病,現在已經把愛滋病納入為慢性疾病的一種,因此首次運動指引有愛滋病。運動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最大攝氧量、運動耐力、整體健康狀況與身體功能。規律運動不會增加病毒,CD4+或疾病進程加速,所以,運動不會導致疾病惡化。
  5. 憂鬱與焦慮症,運動也可以減緩。

運動也可以減少體脂肪百分比與增加肌肉量,但與腰圍或BMI相對比較無關。

至於久坐嘛,還是一樣,建議盡量還不要久坐。


失能族群的建議

包含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智能障礙、帕金森氏症、中風患者、思覺失調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同時檢視合併症、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生活品質。

但非每種情況都有證據支持,因此與無殘疾者一起考慮,並推斷出對於身障者合適的建議。

運動對失能者身體健康有正面益處且無害處,且在適合的身體素質的運動下,無嚴重的風險危害。

但還是建議諮詢專業人員,以確保適合的運動類型與運動量。

脊髓損傷,運動可以改善肩痛與其血管功能。

沒有足夠證據確定對於智能障礙與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運動和合併症關係多發性硬化症、脊髓損傷與中風過的患者,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功能。

思覺失調症與嚴重憂鬱症患者,運動可以增加生活品質。

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中風過的患者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運動對改善認知功能。

特別是輪椅使用或行動不便者,可經由專業人士協助。


各族群的附加說明與注意事項:

動起來總比不動好。如果現在體能尚未到達此建議量,可以從少少的身體活動量開始,逐漸增加頻率、強度與持續時間。

對於無禁忌症的人,進行低至中強度的運動,通常不用進行運動前的醫療證明許可,也不會超過快走或日強生活要求的強度。

兒童與青少年,需提供安全與公平的機會,鼓勵他們參加適合其年齡與能力,且愉快的各種運動。

高齡者應在身體功能能力範圍允許內進行身體活動,並依照他們健康條件下調整運動強度及內容。

慢性病患者,當身體素質尚未可達到運動建議量時,應根據自己身體能力調整運動內容,不訪諮運動專業人員或適合的醫療人員,以諮詢適合的個人需求、能力、限制條件、併發症、藥物等,計畫整體治療與運動計畫。

孕婦或產後女性,同樣的,未達所建議的運動量,也是一樣可以從少少的身體活動量開始,逐漸增加頻率、強度與持續時間。另外,需要每天進行骨盆底肌的訓練,以減少尿失禁風險。

對孕婦進行運動時,還應考慮以下安全因素:

  1. 避免在太熱(尤其是高濕 )下進行運動;
  2. 進行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水分;
  3. 避免參加身體接觸或碰撞的高跌倒風險或可能限制氧合作用的運動 (例如不住在高海拔的地區的人,突然去高海拔地區)
  4. 懷孕後三個月避免仰躺的活動;
  5. 懷孕中如果考慮參加體育競賽或進行明顯超過建議的訓練量,應尋求專業醫療保健人員的協助。
  6. 如果發生一些會限制身體活動的徵狀,請告知該專業醫療保健人員。
  7. 自然生產後及剖腹產分娩後逐漸恢復身體活動時,應諮詢專業醫療保健人員者。


身障者,只要適合自己現在的身體活動水準與健康狀況,進行運動即可,可得到得益處大於壞處。但還是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保健人員者或其他適應體育專家,以幫助確定適合運動類型與運動量。


備註:鼓勵各國採用這些新的全球指引並將其傳播給大眾,持續國家公共教育交流活動的基礎,響應各國情和文化,種族多樣性和社會規範等因素。這些新準則應作為國家政策和行動,以促進體育活動和減少久坐行為,使國家公共衛生行為監測系統保持一致,以追蹤實現國家和全球目標的進展。仍然缺乏一些研究證據,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證,特別是在失能者中,運動量或運動強度與健康結果之間的劑量反應關係,以及來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弱勢或缺乏公共服務資源的地方,需要更進一步研究證明。



結論

  • 對所有人來說,久坐的風險比不運動對健康的危害更大。
  • 可以透過漸進式增加運動量來管理運動風險
  • 對未達到該族群的建議的人來說,動起來總比不動好,先從簡單的身體活動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頻率、強度與時間。


如想知道心肺運動的運動強度及阻力訓練的簡單解釋,可參考下方連結。

哪種運動強度對減脂的效果最好?

3階段認識阻力訓練!第1階段:阻力是什麼?有哪些種類?


本文僅供參考,如有疑慮,請依照專業醫事人員的醫療診斷為主要建議,本文發佈時盡可能找尋可靠證據,但不排除有其他證據或未來更新證據推翻目前結論。


References:

  • Bull, F. C., Al-Ansari, S. S., Biddle, S., Borodulin, K., Buman, M. P., Cardon, G., … & Dempsey, P. C. (202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4(24), 1451–1462.https://bjsm.bmj.com/content/bjsports/54/24/1451.full.pdf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8).
  •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Tenth edi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150.


    avatar-img
    2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大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減肥,是世界性經濟的問題與健康的問題,也是許多人一輩子的課題。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對於預防癌症和改善癌症相關健康結果的重要性。對於癌症患者,適度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身體狀況,並提供了美國運動醫學會的整體運動建議。
    此文章內容涵蓋了自由重量與器械的貢獻,運動順序、組間休息時間、肌肉動作速率、運動頻率等訓練要素。建議在透過阻力訓練提高肌肉力量時,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應能力、以及訓練目標進行調整。
    不要坐著不動,保持規律運動還是很重要的~ 規律運動對於維持或保持健康狀況很重要,除了一些工作或是有著重度活動的人,大部分人醒著的時候,總是長時間坐著,而這種坐式生活,則是一種危害健康的風險因子之一。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人們漸漸減少外出,以減少接觸病毒而感染的風險;一直宅在家裡,花更多的時間
    減肥,是世界性經濟的問題與健康的問題,也是許多人一輩子的課題。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對於預防癌症和改善癌症相關健康結果的重要性。對於癌症患者,適度運動可以幫助改善身體狀況,並提供了美國運動醫學會的整體運動建議。
    此文章內容涵蓋了自由重量與器械的貢獻,運動順序、組間休息時間、肌肉動作速率、運動頻率等訓練要素。建議在透過阻力訓練提高肌肉力量時,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適應能力、以及訓練目標進行調整。
    不要坐著不動,保持規律運動還是很重要的~ 規律運動對於維持或保持健康狀況很重要,除了一些工作或是有著重度活動的人,大部分人醒著的時候,總是長時間坐著,而這種坐式生活,則是一種危害健康的風險因子之一。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人們漸漸減少外出,以減少接觸病毒而感染的風險;一直宅在家裡,花更多的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不能因為不懂這檔股票,等它脫韁野馬式飆漲時,就認定本蛙是主力同路人 技術分析要精確,要懂得看趨勢,也就是要從月、週、日K觀察趨勢的有效性及強度 買的巧比買的低重要,請務必「以技術面驗證基本面,千萬別用基本面等待技術面」
    Thumbnail
    新聞形態的訊息,如果涉及實質商業謀利模式,根本不是新聞而是廣告,不該在新聞自律與言論自由範圍 三芳技術型態即將突破原想推薦,「假新聞」出現後噴出,思考為什麼會突襲漲停,因為主力才不管這個的,確認有炒作題材就好,急速發動讓你無法細想,散戶才會毫不思索追價 覺得可疑沒有推薦逃過一劫,懸崖勒馬寶貴經驗
    Thumbnail
    投資人管理的不是「股票」,而是「投資組合」~正確的觀念應該是,記得投資「現金」,那是最重要的「標的」,且是唯一「穩賺不賠」的部分~管不好「現金水位」者,通常是長期大輸家 本蛙給了你投資標的,但是需要你慧心巧思去組合,你的持股內容及比例,才是你真正成績單 不然,對不起裡面的優質股票~更對不起你自己
    Thumbnail
    在這封2020年的股東信中,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回顧了公司成長的歷程,強調創造價值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公司如何為股東、員工和客戶創造價值的具體數據,並闡述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員工福祉及社會責任方面的承諾。這封信不僅是他作為CEO的壓軸之作,也提供了公司未來願景的指引。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什麼事情是最重要?我相信大家會一致認為「健康的身體」絕對要擺第一。要健康除了要做到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運動。 一講到持續的運動,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本身對運動的喜好、堅強的持續力、堅定的毅力。否則斷斷續續無法長久。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心理健康與福祉簡介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雖然治療和藥物治療是管理心理健康狀況的寶貴工具,但將定期運動納入您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對您的情緒、心態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好處。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五種必須嘗試的運動方法,它們可以幫助促進您的心理健康和福祉,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不能因為不懂這檔股票,等它脫韁野馬式飆漲時,就認定本蛙是主力同路人 技術分析要精確,要懂得看趨勢,也就是要從月、週、日K觀察趨勢的有效性及強度 買的巧比買的低重要,請務必「以技術面驗證基本面,千萬別用基本面等待技術面」
    Thumbnail
    新聞形態的訊息,如果涉及實質商業謀利模式,根本不是新聞而是廣告,不該在新聞自律與言論自由範圍 三芳技術型態即將突破原想推薦,「假新聞」出現後噴出,思考為什麼會突襲漲停,因為主力才不管這個的,確認有炒作題材就好,急速發動讓你無法細想,散戶才會毫不思索追價 覺得可疑沒有推薦逃過一劫,懸崖勒馬寶貴經驗
    Thumbnail
    投資人管理的不是「股票」,而是「投資組合」~正確的觀念應該是,記得投資「現金」,那是最重要的「標的」,且是唯一「穩賺不賠」的部分~管不好「現金水位」者,通常是長期大輸家 本蛙給了你投資標的,但是需要你慧心巧思去組合,你的持股內容及比例,才是你真正成績單 不然,對不起裡面的優質股票~更對不起你自己
    Thumbnail
    在這封2020年的股東信中,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回顧了公司成長的歷程,強調創造價值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公司如何為股東、員工和客戶創造價值的具體數據,並闡述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員工福祉及社會責任方面的承諾。這封信不僅是他作為CEO的壓軸之作,也提供了公司未來願景的指引。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什麼事情是最重要?我相信大家會一致認為「健康的身體」絕對要擺第一。要健康除了要做到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更重要的是持續的運動。 一講到持續的運動,必須具備一些條件,本身對運動的喜好、堅強的持續力、堅定的毅力。否則斷斷續續無法長久。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心理健康與福祉簡介 在當今快節奏的世界中,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和福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雖然治療和藥物治療是管理心理健康狀況的寶貴工具,但將定期運動納入您的日常生活也可以對您的情緒、心態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深遠的好處。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五種必須嘗試的運動方法,它們可以幫助促進您的心理健康和福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