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佛教中,「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從照見五蘊皆空的解釋來看,空並不是指某個具體的東西,而是指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的。


這包括了人的身體、感受、思想、行為、認知等各個方面的本質都是空的。


要理解空這個概念,請你先閉上眼睛時,眼前浮現的空間就是空。


這個空間像是一個水槽可以容納各種各樣的事物,比如我們想要一間房子的願望、想要吃飯的感覺等等。我們也許想到了,但眼前並沒有這些具體的東西。


如果我們沒有完成某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會一直存在,一直佔據我們的意識,


於是你就被困住了,這也稱為「執著」,然後就產生痛苦。


如果我們做了某件事或是完成了某個想法,就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感覺


1.感到滿足

2.就覺得完成了,沒什麼

3.注意力就移開了

4.覺得有點空虛

5.鬆了一口氣

6.或比較不在意了


而這種完成所感受的感覺就是空。


只有當你完成你的想法的時後,這個空間就變得空了,我們也能夠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的異想世界
7會員
47內容數
傑克的異想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4/01/22
我覺得彿教所說的把功德「迴向」給某人,是個很有趣的東西。 先看一下迴向的定義:「迴向」通常指的是將某個人或某些行為的好意、祝福或功德,以某種方式轉向他人,特別是轉向亡者或有需要的人。 而在自由書寫裡,有時會有對某人感覺到抱歉或是擔心等各種情緒,都可以用迴向這個方法來緩解自已的心情。
2024/01/22
我覺得彿教所說的把功德「迴向」給某人,是個很有趣的東西。 先看一下迴向的定義:「迴向」通常指的是將某個人或某些行為的好意、祝福或功德,以某種方式轉向他人,特別是轉向亡者或有需要的人。 而在自由書寫裡,有時會有對某人感覺到抱歉或是擔心等各種情緒,都可以用迴向這個方法來緩解自已的心情。
2023/04/11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翻譯: 弟子呀。萬事萬物離不開想法「空」,而想法「空」離不開萬事萬物。甚至想法「空」就是萬事萬物,萬事萬物就是想法「空」。感受、想法、行動、認知,也是這樣。 說明: 在一些佛教文獻中,有時也可以將佛陀的弟子稱為“舍利子”。 要理解
2023/04/11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翻譯: 弟子呀。萬事萬物離不開想法「空」,而想法「空」離不開萬事萬物。甚至想法「空」就是萬事萬物,萬事萬物就是想法「空」。感受、想法、行動、認知,也是這樣。 說明: 在一些佛教文獻中,有時也可以將佛陀的弟子稱為“舍利子”。 要理解
2023/04/10
一、什麼是聰明: 聰明通常指一個人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學習能力強、能快速的解決問題,學習事務。 二、什麼是智慧: 智慧則指一個人對於生活、人類存在等深刻問題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1.整合不同意見的能力是智慧的一個特點,因為這個能力需要對多方觀點進行理解和整合,而這種理解和整合能力是聰明所不能取代的
Thumbnail
2023/04/10
一、什麼是聰明: 聰明通常指一個人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學習能力強、能快速的解決問題,學習事務。 二、什麼是智慧: 智慧則指一個人對於生活、人類存在等深刻問題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1.整合不同意見的能力是智慧的一個特點,因為這個能力需要對多方觀點進行理解和整合,而這種理解和整合能力是聰明所不能取代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人們常常追求物質的滿足和享受,但卻常常感到內心空虛和痛苦。然而,在佛教教義中,釋迦摩尼強調了追求物質色的欲望只會帶來無盡的渴望和煩惱,而真正的幸福和解脫來自於追求本質、修行和深化對自我的認識。其中,咒語作為佛教修行的一種方式,對於理解本質和探索人類存在的意義有著獨特的角度。 咒語與佛教: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人們常常追求物質的滿足和享受,但卻常常感到內心空虛和痛苦。然而,在佛教教義中,釋迦摩尼強調了追求物質色的欲望只會帶來無盡的渴望和煩惱,而真正的幸福和解脫來自於追求本質、修行和深化對自我的認識。其中,咒語作為佛教修行的一種方式,對於理解本質和探索人類存在的意義有著獨特的角度。 咒語與佛教:
Thumbnail
一花一草、一事一物, 整個宇宙萬法,都在因緣裡面。 花沒有開,是什麼?「色即是空」; 花開了,又是什麼?「空即是色」。
Thumbnail
一花一草、一事一物, 整個宇宙萬法,都在因緣裡面。 花沒有開,是什麼?「色即是空」; 花開了,又是什麼?「空即是色」。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有什麼就看什麼,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沒關係 靜坐時出現的內在畫面,無論是光球、法身佛像、諸大導師⋯⋯都是很好的, 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或是自己出現的,有什麼就看什麼。 若有畫面出現,即使是觀想出來的,也代表著心已經靜止到某種程度, 而畫面若是自己出現的,那靜止的程度就更加深層了。僅此而已。
Thumbnail
有什麼就看什麼,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沒關係 靜坐時出現的內在畫面,無論是光球、法身佛像、諸大導師⋯⋯都是很好的, 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觀想出來的,或是自己出現的,有什麼就看什麼。 若有畫面出現,即使是觀想出來的,也代表著心已經靜止到某種程度, 而畫面若是自己出現的,那靜止的程度就更加深層了。僅此而已。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可藉由「內觀」來洞察自我,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可藉由「內觀」來洞察自我,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humbnail
破解了情緒,了解小我的運作,二元思維會訂標準,再回來看佛經就非常容易了。  佛教談空性,什麼是空? 意識會去訂標準,本來沒有,訂了才有,只要你把標準拿掉,就又沒有了,全在於你要不要那個標準,決定權在意識本身,因為本來沒有。抓住了標準,就落入人間現象,標準拿掉就超脫了。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