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書信 (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示智通居士 (黃提宮伯成)

從上諸聖、無言語傳授,只說「以心、傳心」而已;今時,多是師承、學解,背却此心、以語言傳授,謂之「宗旨」。

為人師者、眼既不正,而學者、又無決定志,急欲會禪、圖口不空、有可說耳;欲得心地「開通」、到究竟安樂之處,不亦難乎?

古德云:「句能剗意,意能剗句;意句交馳,是為可畏。」

又云:「意中、不停句,句中、不停意。」

如,招慶問羅山、云:「巖頭和尚道:『恁麼、恁麼,不恁麼、不恁麼』,意旨如何?」

羅山遂喚大師。

招慶應:「諾。」

山云:「雙明,亦雙暗。」

慶便作禮而去。

三日後,復來、問:「前日,和尚意旨如何?」

山云:「我盡情向汝道了也。」

慶云:「大師是把火行。」

山云:「若如是,據爾疑處、問將來。」

慶云:「如何是『雙明,亦雙暗』?」

山云:「同生,亦同死。」

慶又禮謝而去。

後,又,僧問羅山:「『同生,不同死』時,如何?」

山云:「如牛無角。」

又問:「『同生,亦同死』時,如何?」

山云:「如虎戴角。」

欲了從上來事,當以此段因緣、時時在念;然,不得著意穿鑿,穿鑿、即錯。

莫愛諸方、奇言妙句,宗師各自主張、密室傳授底、古人公案之類,此等雜毒、收拾在藏識中,劫劫生生、取不出生死岸頭;【非獨不得力,日用、亦被此障礙,道眼不得明徹】。

古人不得已,見汝學者、差別知解多,而背道、泥語言,故以差別之藥、治汝差別之病,令汝心地安樂、到無差別境界;今,返以差別語言、為奇特,執藥、為病,可不悲夫?

古德云:「佛、是眾生藥。有眾生病,即用;無眾生病,用藥,即藥、返為病,甚於有病者。」前所云:雜毒不可收拾在藏識中,亦此之謂也。

【日用、塵勞中、種種不如意事、是眾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藥;苟能於佛、於眾生,直下、不生分別,則病瘥、藥除】,始契得龐公所謂:「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之語矣。

學此道、未得箇入頭處時,覺得千難、萬難,聞宗師舉覺、愈覺難會。

蓋以取證、求歇底心不除,返被此作障礙;此心纔歇,方知:非難、非易,亦非師家可以傳授。

知迷、不悟,是大錯;執迷、待悟,其錯益大。何以故?為不覺故、迷;執迷、待悟,乃不覺中、又不覺,迷中、又迷。

決欲破此兩重關,請一時放下著;若放不下,迷迷、悟悟,盡未來際、何時休歇?

學道人,日用,空境易、而空心難:

境空、而心不空,心為境所勝;但空心、而境自空矣。

若心已空、而更起第二念、欲空其境,則是:此心未得空、復為境所奪;此病不除,生死無由出離。

不見,龐公呈馬祖偈、云:

「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此心、既空矣,心外、復有何物、而可空耶?思之。

「但得本,莫愁末」。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則種種語言、種種智慧,日用、應物隨緣,七顛、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惡、或順、或逆,皆末也。

【於隨緣處、能自覺知,則無少、無剩】。

古人,入門、便棒、便喝,唯恐學者承當、不性燥;況忉忉怛怛、說事、說理、說玄、說妙、草裏輥耶?

近年已來,此道衰微:據高座、為人師者,只以古人公案、或褒、或貶、或密室傳授、為禪道者;或以默然無言、為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事、為禪道者;或以眼見、耳聞、舉覺、提撕、為禪道者;或以猖狂妄行、擊石火、閃電光、舉了便會了、一切撥無、為禪道者。

如此等、既非,却那箇、是著實處?若有著實處,則與此等何異?具眼者、舉起便知。

【此道、無限劑,世間塵勞、亦無限劑,但看當人,日用、所向如何爾】。

故,《華嚴經》云:

「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
普觀諸法、真實之相;
發大誓願、滅眾生苦,永不厭捨、大乘志願;
滅一切見,修諸菩薩、平等行願。」

【所謂「平等行願」,乃亦無限劑心,所向處、無障、無礙是也】。

學世間事,用心不到、則學不成;學出世間法,無爾用心處。纔擬用心推求,則千里、萬里、沒交涉矣。

雖然如是,無用心處、無摸索處、無著力處,正好著力。

莫見恁麼道,又節外生枝、云:「既無用心、無摸索、無著力,却如何趣向?」若作此見,轉沒交涉矣。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示東峰居士 (陳通判次仲)
一、示清淨居士 (李堤舉獻臣)
隋代法經等撰《眾經目錄》、云: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有明一代,「大慧宗杲 (妙喜) 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之說,炎炎然盛傳。 此說、不知起自何人;傳者,未能見而思、思而察,乍見合於己意者,便婪婪然遽記寫而廣傳之。
《太乙金華宗旨》,全名《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先收於邵志琳編、六十四卷《呂祖全書》卷第四十九,後、蔣豫蒲 (元庭) 收入其編《道藏輯要》中。
* 高峰原妙 (1238~1295),號高峰;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二、示東峰居士 (陳通判次仲)
一、示清淨居士 (李堤舉獻臣)
隋代法經等撰《眾經目錄》、云: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有明一代,「大慧宗杲 (妙喜) 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之說,炎炎然盛傳。 此說、不知起自何人;傳者,未能見而思、思而察,乍見合於己意者,便婪婪然遽記寫而廣傳之。
《太乙金華宗旨》,全名《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先收於邵志琳編、六十四卷《呂祖全書》卷第四十九,後、蔣豫蒲 (元庭) 收入其編《道藏輯要》中。
* 高峰原妙 (1238~1295),號高峰;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