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書信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示清淨居士 (李堤舉獻臣)

佛言: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覺聖智」之境界也;

決欲知:此境界、不假莊嚴修證而得,【當淨意根下、無始時來「客塵煩惱之『染』」,如虛空之寬曠】;

【遠離意識中諸「取」,虛偽不實妄想、亦如虛空】,則此無功用妙心所向、自然「無滯礙」矣。

佛又言:

「不應於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道於如來;
應徧於一切處、見於如來。」

「佛」者,「覺」義,謂:於一切處、常「徧覺」故;

所謂「徧見」者,見自己本源自性天真佛,無一時、一處、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界中,而不徧故也。

眾生迷此,而輪轉三界、受種種苦;諸佛悟此,而超諸有海、受殊勝妙樂。然,苦、樂,皆無實體,但迷、悟差別,而苦、樂異途耳。

故杜順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眾生現時、法身不現」是也。

擔荷此段大事因緣,須是有決定志,若半信、半疑,則沒交涉矣。

古德云:

「學道如鑽火,逢煙且莫休;
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

欲知:「到頭」處,「自境界」、他境界一如是也。

既學此道,【十二時中,遇物、應緣處,不得令惡念相續、或照顧不著,起一惡念、當急著精彩、拽轉頭來;若一向隨他去、相續不斷,非獨障道,亦謂之無智慧人】。

昔,溈山問嬾安:「汝十二時中,當何所務?」安云:「牧牛。」山云:「汝作麼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山云:「子真牧牛也。」

學道人制惡念,當如嬾安之牧牛,則久久、自純熟矣。

他弓莫把、他馬莫騎、他人之事莫知,此雖常言,亦可為入道之資糧;但常自檢察,從旦至暮、有甚利人自利之事?稍覺偏枯,當須自警,不可忽也。

昔,道林禪師、居秦望山長松之上,時人謂之鳥窠和尚;白居易侍郎、鎮錢塘,特入山謁之,乃問:「禪師坐處甚危險。」師曰:「老僧有甚危險?侍郎險尤甚。」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

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遂作禮而去。

今、欲省心力,莫管他三歲孩兒道得、道不得,八十老人行得、行不得,但「諸惡莫作」,便了此語,信也著、不信也著,請思之。

世人現行無明,矯而為善,善雖未至,豈不勝寡廉鮮恥、託善而為惡者?教中謂之:「因地不真,果招紆曲」;【苟能直心、直行、直取無上菩提,可謂:真大丈夫之所為矣】。

塵劫來事、只在如今,如今會得,塵劫來事、即時瓦解冰銷,如今不會,更經塵劫、亦只如是。

如是之法、亘古恒然,未嘗移易一絲毫許。

此事,許聰明靈利漢擔荷;若使聰明靈利,則無擔荷分。

【聰明靈利者,雖易入、而難保任;蓋「入處不甚深」、而「力弱」故也】。

聰明靈利者、纔聞善知識說著箇中事,便眼目定動,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礙,永劫無有悟時。

外鬼作殃猶可治,此乃家親作祟、不可禳禱也;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此之謂也。

士人博覽群書、本以資益性識,而返以記持古人言語、蘊在胸中,作事業、資談柄,殊不知:聖人設教之意,所謂:「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

看讀佛教亦然,當須見月、亡指,不可依語、生解。

古德云: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
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有志之士,讀書看教能如是,方體聖人之意少分也。

昔,李文和都尉、參石門慈照聰禪師,悟臨濟宗旨。

有一偈、曰:

「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
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妙哉!斯言,可以為光明種子、發機之助也。

世間塵勞之事,如鉤鎖連環、相續不斷,得省處便省;【為無始時來、習得熟,若不力與之爭,日久月深、不知不覺、入得頭深,臘月三十日、卒著手脚不辦】。

要得臨命終時、不顛錯,便從如今作事處、莫教顛錯;如今作事處顛錯,欲臨命終時不顛錯,無有是處。

古德有言:

「尋牛須訪跡,學道訪無心;
跡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

所謂「無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頑然無知。

謂:【觸境、遇緣、心定不動,不「取、著」諸法,一切處蕩然、無障無礙、無所染污,亦不住在無染污處】,觀身、觀心、如夢如幻,亦不住在夢幻虛無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謂之真「無心」。

且非口頭說底「無心」,若未得真「無心」、只據說底,與默照邪禪、何以異哉?

佛是眾生藥,眾生病除、藥亦無用。

或病去、藥存,入佛境界、而不能入魔境界,其病、與眾生未除之病等;

病瘥、藥除,佛、魔俱掃,始於此段大事因緣、有少分相應耳。

歸宗斬蛇、南泉斬猫兒,學語之流多謂之:「當機妙用」,亦謂之:「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殊不知:總不是這般道理。

具超方眼,舉起、便知落處;若大法不明,打瓦、鑽龜、何時是了?

欲空萬法,先淨自心;自心清淨,諸緣息矣;諸緣既息,體用皆如;「體」、即自心、清淨之本源,「用」、即自心、變化之妙用。

【入淨、入穢、無所染著,若大海之無風、如太虛之雲散】。得到如是田地,方可謂之學佛人;未得如是,請快著精彩。

近日叢林,以古人奇言妙語問答、為差別因緣,狐媚學者,殊不本其實。

諸佛說法、唯恐人不會;縱有隱覆之說,則旁引譬喻、令眾生悟入而已。

如,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於此悟入,又有何差別?於此不悟,即此「即心是佛」、便是差別因緣。

凡看經教、及古德入道因緣,心未明了、【覺得迷悶沒滋昧、如「咬鐵橛」相似時,正好著力,第一不得放捨,乃是意識不行、思想不到,絕分別、滅理路處】。

尋常可以說得道理、分別得行處,盡是情識邊事;往往多認賊為子,不可不知也。

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佛懺悔,晚間、縱口業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窮年、以為日課,此乃愚之甚也。

殊不知: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謂之:【斷相續心】。一斷、永不復續,一懺、永不復造,此吾佛懺悔之意,學道之士、不可不知也。

學道人,十二時中,心、意、識常要寂靜,無事、亦須靜坐,令心不放逸、身不動搖,久久、習熟,自然身心寧怗,於道、有趣向分。

寂靜波羅蜜、定眾生散亂妄覺耳;若執寂靜處、便為究竟,則被默照邪禪、之所攝持矣。

趙州和尚云:「老僧十二時中,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餘無雜用心處。」

此是這老和尚真實行履處,不用作佛法、禪道會。

善惡皆從自心起,且道:離却舉足、動步、思量分別外,喚甚麼作自心?自心却從甚麼處起?

【若識得自心起處,無邊業障、一時清淨】,種種殊勝、不求而自至矣。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知得來、去處,方名學佛人。

知生死底、是阿誰?受生死底、復是阿誰?不知來去處底、又是阿誰?忽然知得來去處底、又是阿誰?看此話、眼眨眨地理會不得,肚裏七上八下、方寸中如頓却一團火相似底、又是阿誰?

【若要識,但向理會不得處識「取」】;若便識得,方知:生死、決定不相干涉。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

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喜怒靜鬧處、亦須提撕。

第一不得用意等悟;若用意等悟,則自謂:我即今迷,執迷、待悟,縱經塵劫、亦不能得悟。

但舉話頭時,略抖擻精神看:是箇甚麼道理?

趙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

「佛」字尚不喜聞,想無閑工夫、管閑事,逐日波波地、檢點他人也。

古人提持此事,或就理、或就事,或據時節、或向上提持,俱無定準;教中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是也。

獻臣道友,在富貴中、不為富貴所迷,知有此一段大事因緣、決定透脫生死。

予得譴、來衡陽,與之相聚、首尾四年、只同一日。

守官、政事不苟簡、凡百從寬,廉謹重厚、未嘗談人過惡,此真佛菩薩所行之行也。

因以此軸、求指示,故書此二十六段似之;亦以其純誠、向道甚力故,欲贊成之。

庶幾依此做工夫,將來發明大事,如楊大年、張無盡諸大老,作吾家內外護菩薩,則予之言、不虛發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隋代法經等撰《眾經目錄》、云: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有明一代,「大慧宗杲 (妙喜) 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之說,炎炎然盛傳。 此說、不知起自何人;傳者,未能見而思、思而察,乍見合於己意者,便婪婪然遽記寫而廣傳之。
《太乙金華宗旨》,全名《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先收於邵志琳編、六十四卷《呂祖全書》卷第四十九,後、蔣豫蒲 (元庭) 收入其編《道藏輯要》中。
* 高峰原妙 (1238~1295),號高峰;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鳩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道場法全 (1114~1169),號無庵,北宋 (960~1127)、南宋 (1127~1279) 交際時僧;嗣育王端裕。
隋代法經等撰《眾經目錄》、云: 「《大乘起信論》一卷,人云:真諦譯;勘真諦錄,無此論,故入疑。」
有明一代,「大慧宗杲 (妙喜) 大悟一十八遍、小悟不計其數」之說,炎炎然盛傳。 此說、不知起自何人;傳者,未能見而思、思而察,乍見合於己意者,便婪婪然遽記寫而廣傳之。
《太乙金華宗旨》,全名《先天虛無太乙金華宗旨》,先收於邵志琳編、六十四卷《呂祖全書》卷第四十九,後、蔣豫蒲 (元庭) 收入其編《道藏輯要》中。
* 高峰原妙 (1238~1295),號高峰;南宋 (1127~1279) 末、元 (1271~1368) 初時僧。
[鳩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道場法全 (1114~1169),號無庵,北宋 (960~1127)、南宋 (1127~1279) 交際時僧;嗣育王端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