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住的離公司近一點,還是遠一點? (寫作練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實際上前兩者無辦法由我們單方面決定,唯有離家近一項是可以由自己所決定。但還是有一個問題:到底住的離公司近一點或遠一點,何者對自己的生活較佳?
不過為了方便討論或是避免重點失焦,而且考慮到每個城市的交通、居住環境等因素有所差異,這邊先給定一個假設:「在不為工作而在同一城市內搬家」,而單純看公司與 (雷打不動) 的住家位置之距離。
在這個假設之下,其實公司離家近一點,個人認為這倒是忽略了一些離家遠一點對生活的一些好處。
首先,若果只在乎通勤距離的話,其實會使得自己的選擇變少。其實很簡單,相信很多人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都建基於自己想做的事情、個人願景,以至最基本的薪水及員工福利為何。在這些考慮之下,通勤距離的重要性相對而言其實就不太重要,如果真的剛好在住家附近找到相關工作的話固然是美事一椿;但若相關的工作要跑到離家通勤要一小時的地方,個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天秤的兩端:要不就是放棄想做的事情,享受極短的通勤時間;要不就是忍受較長的通勤時間和距離,換來將來的個人發展。至於如何選擇,個人會偏向後者。
其次,通勤時間還是可以有所效用。如果單看上一點,大概會有人認為通勤時間到頭來都是被浪費的,畢竟就只是開車、騎車、搭乘大眾運輸,然後就只是坐著或站著。雖然貌似浪費,實際上通勤時間可以作為零碎時間被利用,例如聽音樂、聽podcast、聽英文單詞自我學習,有餘裕的話還可以閱讀等等。哪怕什麼也不做,單是看看風景、觀察周遭的發生的事情也是一種調節自己上下班心情的好方法,某程度上這也是一種感官上的刺激,甚至乎可以把這些行為當成一種「儀式感」。這些都是通勤距離過短 (甚至是在家工作) 都難以做到的事情。
最後,公司離家越近其實越容易遲到。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不管是約了別人去什麼地方做某件事,或是知道要在指定時間到某個地方,只要知道那個地方離家近,內心都肯定會鬆懈,「這地方從家裡出發步行兩分鐘就到啦~不怕」。通常這樣去想的話往往都會出事,上班也不例外。畢竟人皆有惰性,有時還會過於自信,總覺得把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拿來睡晚一點,讓自己在上班時更有精神更好,但往往是當鬧鐘第N次響起時,一切都為時已晚。相反的,公司離家越遠,個人反而更有警覺性知道該在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出門,更有能力留下餘裕空間,更不容易遲到。順帶一提,當公司知道某位員工的住家離公司距離近,當公司發生緊急狀況,需要有人在非辦公時間趕回去處理時,這位員工很可能就會被召喚 (不管事情是否與其相關或者是有否意願處理)。如果無法馬上趕到可能會給人一種「住那麼近還說趕不及回去?」的不可靠印象,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也可能留下陰影。
所以,個人認為在符合本文開頭假設的情況之下,公司離家有一定距離其實並非缺點。反而是給予自己機會去進行心情調適、利用零碎化時間學習、培養時間紀律的好機會,而且還不會因為在乎那一點點的通勤距離而限縮了自身的個人職業發展空間。
這裡放一些寫作練習、雜談、或是自由寫作一類的東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真實發生的事情而寫出來的練習
只是普通的寫作練習,但除了一些小細節外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只是普通的寫作練習,非真實發生
以真實發生的事情而寫出來的練習
只是普通的寫作練習,但除了一些小細節外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只是普通的寫作練習,非真實發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居家工作兩年多,治好了我多年職場老毛病。不再有職場倦怠,也不會覺得人生只為了工作而活。但其實多數時間,還是同樣的工作,一樣被會議綁架,一樣得被信件追著跑。甚至有說不完的網路電話⋯⋯
Thumbnail
每天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之間的生活:從家裡去公司,再從公司回到家, 頂多再多一個路徑就是買點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吧。 如果工作場所是在辦公室, 整天面對電腦鋪天蓋地的資訊、五顏六色的色彩, 感官正過度刺激中,轟炸著我們的視覺、聽覺 以及長時間久坐所導致的身體疲勞不適, 隨著時間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通勤時間一直是影響我上班心情的最大因素,單趟一小時的通勤,每天就有兩個小時浪費在交通上,早上必須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回家也比別人多一小時,導致每天都有兩個小時感到焦躁,因此在通勤過程中,找到有意義的事情,能大大減緩焦慮的心情。以下分享四個我認為通勤最適合做的事。
Thumbnail
當人們想到自由的工作時,常常會想到業務性質的工作,例如賣保險或賣房子。儘管這些工作方式彷彿很自由,但實際上卻不盡然。業務工作需要隨時配合客戶的時間,維持客戶關係的時間成本不容忽視,使得工作時間其實是最不自由的。
Thumbnail
居家工作兩年多,治好了我多年職場老毛病。不再有職場倦怠,也不會覺得人生只為了工作而活。但其實多數時間,還是同樣的工作,一樣被會議綁架,一樣得被信件追著跑。甚至有說不完的網路電話⋯⋯
Thumbnail
每天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之間的生活:從家裡去公司,再從公司回到家, 頂多再多一個路徑就是買點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吧。 如果工作場所是在辦公室, 整天面對電腦鋪天蓋地的資訊、五顏六色的色彩, 感官正過度刺激中,轟炸著我們的視覺、聽覺 以及長時間久坐所導致的身體疲勞不適, 隨著時間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常常在職場上聽到人家在談論這個標題,其實我自己本身就是身體力行者。
Thumbnail
通勤時間一直是影響我上班心情的最大因素,單趟一小時的通勤,每天就有兩個小時浪費在交通上,早上必須比別人早起一小時,回家也比別人多一小時,導致每天都有兩個小時感到焦躁,因此在通勤過程中,找到有意義的事情,能大大減緩焦慮的心情。以下分享四個我認為通勤最適合做的事。
Thumbnail
當人們想到自由的工作時,常常會想到業務性質的工作,例如賣保險或賣房子。儘管這些工作方式彷彿很自由,但實際上卻不盡然。業務工作需要隨時配合客戶的時間,維持客戶關係的時間成本不容忽視,使得工作時間其實是最不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