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斷捨離_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30322_布衛生棉
從2022年看了一部紀錄片“Dominion”開始,我便沉浸在各種素食、營養、環保相關的紀錄片巡遊中。而因應觀念上的逐漸改變,生活習慣也隨之調整。
在一次Youtube觀看時,有介紹布衛生棉。立即購買使用之後,才發覺相較於傳統拋棄式確實減塑,但清洗對我而言是關鍵問題。我忽略了自己的性格懶散又容易積累壓力,根本無法耐心浸泡搓洗,又擔憂洗不乾淨造成副作用。
布衛生棉的確是好物,然而,明白了我不適合。之後便將全新未使用的,送給有需要的朋友。
也許在生活一次次的行為背後,能使我們更有自知之明。從而有餘裕選擇越適合自己的,不論是事物,或者是人?我想重點是,還是不要勉強。無論出發點為何,在抵不過過程的變數時,也可以選擇放手(棄)吧?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0310_花了2千多塊購買的考試用書,只留下英文一本(因為本身對英文還有興趣,就算不為了考試),其他的第一次在網路的分享社團,算得上是幸運的我,首次分享體驗遇上的團友就很好。 如果加上報名費用1千塊,其實也是白忙活一場。我想說的是,在心裡不踏實不知所措的那時候,我想著之前有補過習,也許準
想跟小美說:“媽謝謝妳把我生下來,給我這段人生旅程的機會,在此時此刻可以體驗這個豐富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很抱歉。當小時候外婆在告訴我妳是不負責任的沒用的媽媽時,若是那時的我能夠開導外婆就好了。外婆不是壞人,要是當時的我可以告訴她,請外婆就當是投資在我身上,大家不也都說我是她的小女兒,往後我長大會好好
有時開不了口拒絕。有時說了也拒絕不了。接受了卻百般抗拒的懊惱心情,接著懊惱又牽扯到自責。甚至,在當下的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潛藏著的討好信念。 習慣性討好身邊的人。習慣性接受要求。習慣性忽略自己的心聲。這習慣是從何而來?諮詢專業人士的話,可以得到許多關於“原因”的解答,例如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每個人狀況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20230310_花了2千多塊購買的考試用書,只留下英文一本(因為本身對英文還有興趣,就算不為了考試),其他的第一次在網路的分享社團,算得上是幸運的我,首次分享體驗遇上的團友就很好。 如果加上報名費用1千塊,其實也是白忙活一場。我想說的是,在心裡不踏實不知所措的那時候,我想著之前有補過習,也許準
想跟小美說:“媽謝謝妳把我生下來,給我這段人生旅程的機會,在此時此刻可以體驗這個豐富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很抱歉。當小時候外婆在告訴我妳是不負責任的沒用的媽媽時,若是那時的我能夠開導外婆就好了。外婆不是壞人,要是當時的我可以告訴她,請外婆就當是投資在我身上,大家不也都說我是她的小女兒,往後我長大會好好
有時開不了口拒絕。有時說了也拒絕不了。接受了卻百般抗拒的懊惱心情,接著懊惱又牽扯到自責。甚至,在當下的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潛藏著的討好信念。 習慣性討好身邊的人。習慣性接受要求。習慣性忽略自己的心聲。這習慣是從何而來?諮詢專業人士的話,可以得到許多關於“原因”的解答,例如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每個人狀況
我在想要不要用“人類”這個詞,似乎若用了,有點以偏概全。如果用“我們”,又感覺也不是所有人想法都一致。 總之,對於現實生活的不理解,常想著尋求一個答案。例如, “為何事與願違?”“為何他有的我沒有?” “為何我不能擁有那樣的父母?”等。 因此,產生了“因果報應”、“業障”或者歸咎給不可考的上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近幾年段捨離的盛行,很多人都漸漸開始意識到極簡的生活,能為忙碌的現代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 減少身邊的物品、捨棄一些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東西;但是你聽過「數位段捨離」或是「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嗎?   (圖片出處:https://www.applemint.tech/zh-hant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近幾年段捨離的盛行,很多人都漸漸開始意識到極簡的生活,能為忙碌的現代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 減少身邊的物品、捨棄一些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東西;但是你聽過「數位段捨離」或是「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嗎?   (圖片出處:https://www.applemint.tech/zh-hant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