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小談"孝"的不同觀點

日前大略敘述了黃大米的故事:父親生病,出錢出力,不辭勞苦,竭盡心力,只希望父親好轉,嗯,稱得上"孝"吧?儒家倡導孝道,希望兒女能盡孝,所以大米的行為最少稱得上儒家所謂的"孝"吧?。
最近看莊子,他的看法與儒家的"孝"有些不同,他認為父親生病,為人子女者服侍身邊,親伺湯藥,我們認為這就是"孝"。可是這一個孝名卻來自父親有病這個不幸的事態。與其因父親有不幸的事態而得孝名,還不如父親平安無事,健康如常而不得孝名,來得可喜,來得更好,不是嗎?
孝順與否的判斷標準要看不幸事件發生後的表現,那這個孝還值得稱許嗎?還值得提倡嗎?為什麼平常不好好相處,和樂但平淡的過活呢?如此一來,或許沒有孝名,但卻有孝之實哩。
所以說:「家亂出孝子,國亂出忠臣。」但孝子,忠臣真的值得稱許嗎?
你認為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