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讀書__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Hammer Head: The Making of a Carpenter by Nina MacLaughlin

    昨天18:20窩在房間看書,讀完時20:51決定倒頭就睡。剛才坐到電腦前6:37看一眼時間。又是一個長覺。

    軟木與硬木的差別(P.189)在於樹的繁殖方式。

    被子植物是硬木:落葉樹,桃花心木.胡桃木.項目.柚木.梣木 (硬木中巴沙木是例外 木製玩具飛機)

    裸子植物是軟木:松木.雲山.西洋杉.紅衫.針葉樹. 生長快速 價格便宜

    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Hammer Head: The Making of a Carpenter  by Nina MacLaughlin

    「你不爛,」瑪麗說。「你只是需要練習個幾百次。」

    --想到我的木工課。

    愛斯基摩人會藉由走路來消除憤怒:「當憤怒平息時,用棍子標示自己的位置,親眼看看憤怒的力量或時間長度。」憤怒消散在你身後的步伐裡,轉過身擁有全新的視野。

    ★欣賞熟悉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看他們處理基本工作的技術與冷靜,是一大樂事。

    --真的羨慕作者遇到瑪麗。在台灣,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瑪麗師傅呢?

    ★我喜歡剛柔之間界線模糊的感覺。那是把雙性揉合在同一個身體與心智裡的強烈渴望,一種精神上的富饒。

    --作者體驗到吳爾芙寫的男人般的女人。本來性別情慾之消漲問題在她的木工生涯時是個不妙的現象,直到她也能在工作時發揮女性魅力調情。
    ★休耕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時間。生產力降低的時間是生命裡的奢侈享受。

    --聖誕節之後是木工淡季直到4.5月。
    ★讓材料告訴你它們願意怎麼屈服。用大腦思考,仔細聆聽。讓物理特性、工具和耐心幫你完成工作。
    ★這第一個孔就是犯錯的第一個機會。凝望是為了在心裡完美演練,實際操作是接受犯錯的可能性。

    前言 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決定?
    我身處的真實世界,都是打得到、也踢得到的實物,不過當時我視它們為理所當然,眼裡只有發光的電腦螢幕……

    第一章    捲尺——從這裡到那裡的距離
    任何型態的工作都有單調之處,都像史德斯.特凱爾在《工作》一書中所言,「這是一種身心暴力。」就算是我們熱愛與自豪的工作也不例外。這些年來,我幾乎只要醒著都在看電腦、按滑鼠,直到我發現我已變成坐在椅子上的一團肉塊。我的存在,只不過是辦公桌前的一副軀殼,靈魂卻像一片漸漸走味的蘇打餅。

    第二章    鎚子——揮擊的力道
    瑪麗大我十三歲:她沒有老到能當我媽,也沒有年輕到像朋友。她也沒有假裝自己什麼都會,這使她成為最理想的老師。我學瑪麗那樣斜放釘子。我舉起鎚子用力一敲,釘子飛出去。我從盒子裡拿出一根釘子再試一次,釘子彎向左邊。我從另一個方向敲,釘子被我敲得更加彎曲。「我爛透了。」
    「你不爛,」瑪麗說。「你只是需要練習個幾百次。」

    第三章    螺絲起子——關於鎖緊與搞砸
    該死的螺絲釘。我重新就定位,用全身的力氣壓住電鑽。螺絲釘彈飛旋轉,落在櫥櫃後面的角落,像滑冰選手一樣轉個不停。瑪麗遞給我一枚尖細的鑽頭。「先用這個,」她語氣平靜。「鑽一個導孔。」
    愛斯基摩人會藉由走路來消除憤怒:「當憤怒平息時,用棍子標示自己的位置,親眼看看憤怒的力量或時間長度。」憤怒消散在你身後的步伐裡,轉過身擁有全新的視野。

    第四章    螺栓夾板——壓力之必要
    螺栓夾板的材料是楓木和鋼鐵,旋轉把手就能把夾板鎖緊,很像用雙手踩腳踏車,它連最小的縫隙都能消除。血緣發揮類似螺栓夾板的功能,把我們一家緊緊夾在一起,甚至在我們極度渴望距離的時候,也不放鬆。太過靠近、太過緊密,就像那種餓到胃緊縮起來、極度匱乏的感覺。

    第五章    鋸子——與整體切割
    新工程開工時並非總是順利。每次告訴別人我是木工學徒時,他們肯定想到淺色的木屑捲、熟悉的耶誕節松木氣味、寧靜的工藝沉思。但此刻我正在陌生人的浴缸裡,刷洗冰箱蔬菜盒上的黴菌。我們想像別人的生活時,總是想到最刺激的部分。我們對別人的想像裡,住著我們最想實現的憧憬。你是木工,親手製作東西的感覺一定很棒!的確很棒。除了不棒的時候。

    第六章    水平儀——調整、沉澱,然後繼續調整
    父親打來問我有沒有空的時候,我卻步了。我心中已演練過施工步驟,但是我真的能拿起工具、把木材變成腦海中的書櫃嗎?動工等於面對自己有可能搞砸。
    小說家馬奎斯曾說:「文學的本質無異於木工。」要是他做過木工,就會知道木材跟文字並不相同。木工有一種「實現」感,寫作沒有。想發揮最精細的技巧,反而要腦袋放空,這種冥想目標必須擺脫語言才能達到。

    後記 知途者視而不見
    雖然跟著瑪麗五年了,但這份工作依然有種陌生感。現在的我安於不斷地犯錯、一再地嘗試改進,直到做對為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INFJ❤️Follow Your Highest Excitement ! ❤️如果你愛這個世界,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幸福快樂!❤️全家共創,後來變成內向怪咖獨白。在網海藉著小日記,澄清思緒,一次次頓悟與福至心靈。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