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記__法性的修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下紀錄:
不會得罪人就是修行.
說場面話.
噓寒問暖
所有話都是假話.真話也是假話.讓人開心
維摩詰居士生病才讓人有機會去探病.問問題.讓彼此有關係
佛與佛之間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的關係
少病少惱否

法性覺有情

把衝突抱怨化解.擺平.重視
要重視才能修才能體驗法性
衝突怨恨抱怨
恩怨情仇→和諧

修得法性的功夫
把衝突擺平
送往迎來.噓寒問暖.

實際案例
1.化解疙疙瘩瘩.即解脫掉.即覺有情.已進入法性
好疼惜他/她
2.我所碰到的一切都是來度我的.一切發生都是佛菩薩來度我的cases啊
大家都是普門三昧啦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
一切都是普門三昧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Thumbnail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Thumbnail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這不就是我們執著於有和無,這個觀念己經跳脫出來!面對人間的現實不要去想人間的障礙。尤其是對人人,沒有怨親的分別,自然就沒有煩惱的因緣所以事事提起感恩。 這就是我們平時學佛,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我們化得開、做得到,這就是真功夫。 所以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學在應用,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Thumbnail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Thumbnail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Thumbnail
    修身養性正是一個人積福的管道,不生氣、不罵人、不計較、和藹可親、善解、包容,這樣圓融的德性不僅不會耗掉一絲福,人緣還能從四面八方來,人緣就是福氣。一個人做很多好事,朋友有困難也很願意伸援手,可是嘴巴不好,動不動就罵人損人眨人,或是心胸不寬大,別人說錯話,他就半年一年不跟對方說話。這樣子的人很耗福,做
    這不就是我們執著於有和無,這個觀念己經跳脫出來!面對人間的現實不要去想人間的障礙。尤其是對人人,沒有怨親的分別,自然就沒有煩惱的因緣所以事事提起感恩。 這就是我們平時學佛,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我們化得開、做得到,這就是真功夫。 所以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在這裡,學在應用,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Thumbnail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