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潛意識模型-10

後記──感想篇:
精神分析的沒落,但凡了解過當代心理學的人應該都會有所察覺。心理學從Wundt提倡以科學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至今,已經經歷了數次的派典轉移,Freud與他算是同時代的人,兩人的理論雖然沒有太多交集,卻都難以抵擋時代的浪潮,精神分析至少還有少數擁磊,Wundt則大概只有在講述心理學史時,會短暫提起他的名字。
但我覺得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儘管研究和發展隨著時代不斷演進,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會逐步趨近於真理;然而有些時候人們會驀然發覺,某個新興的、突破性的「發現」,其實早在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前就曾被人提出過。
其中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有十八世紀曾經風靡歐洲的顱相學。顱相學認為人的大腦是由數十個區塊組成,這些區域各代表不同的心理特質,有些負責記憶,有些負責人格、情緒等。要形容當時的顱相學在做什麼的話,我覺得可以理解為「科學化」的算命──顱相學家透過摸索一個人大腦的形狀,來判斷他的人格特質。
顱相學 (圖片來源於網路)
顱相學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經歷了五十年的發展後,顱相學被認定屬於「偽科學」。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一點也不稀奇,人格會受先天基因、後天環境的影響,現代想要探知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必須透過專門的人格測驗如MBTI等,且整個過程需要蒐集超過一百個問題才能斷定。「摸骨」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個性?想想就不太可能。
但顱相學真的是錯的嗎?可怕的地方來了,近代神經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確實是由數十個區塊組成,且這些區塊負責不同心理功能,負責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情緒等的腦區都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在兩百年後,心理學家反而重新驗證顱相學,在理論基礎上其實正確無誤。錯誤的是顱相學家並沒有探索腦區功能性的能力,只能透過一些未經實驗設計的歸納法胡亂推測,所得自然也就謬以千里。
有時候我會覺得,精神分析就是這樣超越時代的學科。他就像幾百年前的顱相學一樣,發現了「潛意識」這個神秘難解的領域,卻又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加以探索──這些學者透過某些特殊方法提前窺探到了部分真理,但解開了一部分,其中又有更多的疑難和困惑無法被解答。也許未來有一天,心理學的發展足夠先進到,能夠解析意識的內容、分辨意識與潛意識的界線,那個時候才是潛意識理論真正發揚光大的時刻。
--------------------
除了理性面的分析,我會對潛意識領域情有獨鍾其實還有一個私人原因,與我的夢境有關。
我始終覺得夢境是另一個層面的真實世界。有些夢境或許只是瞬生瞬滅的泡泡,是對現實的扭曲與映射;但也有些,會讓你覺得它是否在某個地方真實存在,比如集體潛意識。
我曾經做過連續的夢(內容大部分忘記了),在現實中可能間隔幾天、甚至半年,我會重新化身為那個我,開始在新世界的生活。夢境裡面的我讓人印象深刻,有很多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最特別的是他的心理更強大、比我更聰明,有很多被我忘記的事情、知識,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就好像那些遺忘的記憶、壓抑的潛意識,全部被那個隱藏的我給承擔了一樣。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解離性人格障礙(舊稱多重人格)。當年在學變態心理學時就曾經疑惑,所謂「新的人格」到底是如何出現的,這個第二人格承受了那些被壓抑的創傷記憶,是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這個經驗帶給我的猜測是,也許每個人天生就有形成多重人格的因子,每個人的第二、第三人格,其實始終就潛藏在自己的潛意識裡。
潛意識就像海水底下的冰山,浮上水面的機會相當稀微,而解離性人格障礙的盛行率只有1%,恰恰就顯現了這種困難性。對多數人來說,潛意識裡的東西大概永遠都只會是潛意識,哪怕只是「在夢裡相見」,也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寫這篇文的時候,距離遇到「那個我」也已經是超過一年以前的事了。可能我這輩子都沒辦法驗證這個猜測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