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偽魚販指南心得—他說,記得要幫家裡,要好好賣魚,沒有再提好好讀書

作者:林楷倫

背景介紹:

1986年生,想像朋友寫作會的魚販。林榮三文學獎2020年短篇小說首獎、2021年三獎,時報文學獎2021年二獎、台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人生的愛片是周星馳跟李力持導演的《喜劇之王》,若自己能有張柏芝的泛淚眼珠那就太好了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穿上怎樣的服裝,又能變成怎樣的人。但作為魚販,是黏著在皮膚上的魚鱗,沒有感覺便嵌在那,覺得癢的時候想拔下那些魚鱗,才發現體膚已經有不一樣的顏色了。

Highlight

  1. 拿下洗衣籃,洗衣籃的底是肉魚的血,氧化的血變成水泡久的木頭,有幾塊凝血,不就是海盜船下的腐蝕?拉開洗衣籃的拉鍊,魚身的水分被帶走,皮皺縮,發出氧化鋁的銀,也能看到原有的紫藍綠的鱗光。
  2. 站在魚攤,拿起一尾尾冰冷的死魚,秤重刨鱗殺肚,換取更多更多的家庭奉獻。 常有客人說我很乖,我不知道要怎麼壞。早上起床穿起雨鞋,橡膠的雨鞋悶困了腳,長襪勒緊了腿。久了,腿上有了一圈的黑線。那一圈腿上的黑線像卡在網縫間脫鱗的魚體。
  3. 手內外揮舞,鱗片撒在衣服,卡在手臂,黏在眼鏡上。從那片魚鱗看到的光線是虹彩,可是什麼也看不到。那片魚鱗看到的光線是虹彩,可是什麼也看不到。那尾魚光脫只剩體膚,嘴不斷張著,那不是呼吸,那是將要窒息,在找尋木砧上積留的水。就算能呼吸到積留的水,也不能游了。
  4. 一直以為我也是他的物件,這間房子或說這個家,就是台冰箱,他將我冰在冷藏,涼涼冰冰的,隨時可以食用的狀態,情感可以是冷的,當有需求時,加熱一下就好。他總覺得他活在那冷冷的世界,誰也不要管他就夠了
  5. 市場魚販要觀察顧客,是透過買魚、賣魚的過程,知道顧客的生活與習性。當批發魚販的我,則是在餐廳叫貨完,透過幾通廚師的電話知道餐廳的生態,更重要的是那些廚師的私人生活。我沒有跟他們說我的夢想不是賣魚,總是很實際地分析他們想做的事與那些夢。十句話裡七句不正經,一句夢想,一句感嘆人生,最後一句是叫他們加油。
  6. 海生館裡的小白鯨和所有缸裡的魚們隨意游擺或迴繞,每尾都像活得好好的樣子,病了會被撈起,觀眾看到同類咬食反而興奮。牠們死了不會沉入水裡腐壞又成沃水,或許會像我臭掉的魚一樣,被丟入廚餘桶。開著車想這些,更睏了。我們也是裝成活得好好的樣子,病了沒人撈起,要人撈還會被問幹麼不自己來。觀眾看到有人被咬時依舊興奮,死了旁人哭一哭,不會成沃土。
冰箱冰的東西怎麼可能會壞?

印象最深的片段

女人魚攤:
女人魚攤中的阿娥姐,面對丈夫的無能以及外遇,她選擇不去面對以及冷處理,這社會已經加諸很多東西在她身上,她藉由聚集一群有相同背景的女人們,經營一個在社會中容許她們可以控制的東西—攤販,想讓自己可以強大到對抗社會中的流言蜚語,也說服自己沒有男人也可以,男人不是好東西,但這社會太狠心,硬要把壞東西給她們背,她們只好背著然後努力的證明自己。

東港現流:
一個總是說自己攤販的魚來自東港的東港仔,做生意方式很古怪魚目混珠卻很早可以收攤,他曾經跑船走私也跟別人搶生意搶得頭破血流,到台中魚市後喊起了東港直送的生意,他悟出的道理是在外地生存就是賣當地人喜好的魚,而不好賣的魚就算產地在天堂也沒用,他賣的是來自東港的他自己。

弓魚
弓魚是一個使魚看起來新鮮的手段,將魚頭魚尾用一條繩子纏起來,讓腮可以微開微闔,將弓繩剪斷後,魚就死了,就好像中風插管的阿公一樣,成了弓人,只能唉唉叫,夢囈時手擺動就像魚腮開闔,將所有插管的現拔掉後,就會引來護理師將管線插回去,就像魚販將掙扎的魚弓起來。但弓魚是延命的魚不好吃,這是作者想要教阿公的第一件事,就像阿公國中時教他賣魚時第一件事是教他弓魚,並且問他要不要賣魚,就好像可以延續他們家的完整一樣。
我用手拍了魚頭,魚的鰓蓋有動有活。拉起一尾鱸魚,紅色的繩拉得更緊,魚的身體變成拉撐的弓。繃住魚頭與魚尾,魚自以為活著,其實是死不了。剪開弓繩,就都沒了。魚體肌肉鬆弛,癱軟在刀痕斑斑的砧。

心得: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職人寫作,這種寫作方式擺脫了過去文學界對雅俗分明的劃分。職人寫作的作品類似於他們的工作日誌,袒露在眾人面前。然而,優秀的職人寫作並不僅僅是紀錄,更像是他們通過自己的角度去詮釋世界。與其他文學類型一樣,職人寫作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許多可以書寫的素材。這些素材不需要過於華麗的筆觸,也不必過於寫意。
如果這本書只有輯三的話,我想就跟許多散文一樣,僅僅是簡單地記錄家庭、生活和情感,這樣的書缺乏這麼多不同流動的人背景故事來作為記憶點,就像許多語錄體一樣,浮泛於空氣中,沒有任何具體角度的依憑,單看好像被深刻理解了,卻只能說出跟語錄體一樣浮泛的感想。一個好的文章應該讓讀者能夠在腦海中重現幾個生動的片段,這些片段不必和原文的字句完全一樣,而是這些字句曾在腦中形塑出的畫面,帶來的衝擊,也不用像語錄一樣那麼(看似)一針見血,而是要輕輕薄薄的,在心中疊上這本書的影子,在某個時刻舉止動作突然跟書中描述的一樣重疊時讓讀者會心一笑。
這本書從作者與不同顧客或是攤販互動間,展現了許多日常生活面向,如傳統男女觀念、人生哲學、經營生意態度、以及原生家庭影響。這些主題或許很普通,但是在不同人或同一個人身上呈現,呈現出來的觸角卻各不相同。每個篇章都不長,僅僅十幾頁,但作者觀察的角度也很精煉,不會一股腦地把所有主體灌輸給讀者。相反的,更多的是畫面感,一種與自己生活日常重疊的既視畫面感,從一棵男生最喜歡聚集東聊西聊的樹,就像小便斗是最坦誠的空間;到魚販情侶連日常生活都能夠與魚、魚干有關,就像各行從業者總能將自己工作術語用來形容某些日常片刻;老人總喜歡將冰箱塞滿各式東西,以為放在冰箱東西就不會壞,就像家人間總是因為太過親近,而覺得會維持在一個新鮮的狀態中,即使腐敗到不忍直視,只要不打開不直視就好。
另外,魚之占卜,我的結果是鮪魚以及紅喉人,我想作者的確是魚之國師吧,很努力的身為一名魚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但丁快書漫想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