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越多、獲得更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為皈依佛門前,有好幾年都去算紫微斗數的流年,老師很有趣,似乎是有一些神通力,可以看到前世今生,有時聽起來真的蠻有趣的。
從這個老師口中,第一次聽到「福德(福報)池」這個名詞,她跟我解釋,每個人的福報,都存在這個水池中,水池的水位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高有時沒有,端看平常是否有惜福培福,譬如本來可能會發生一些比較嚴重的事情,可以藉由你福德池中的福報,可能會化險為夷,然後福德會減少,直到沒有,遇到事情可能就沒有福德幫忙擋了。
那位老師提到蠻重要的概念是:要培福,可以藉由幫助別人,奉獻自己,做佈施讓自己的池中水位增加,她建議的方式是捐錢給公益團體、助印佛經、及捐血等方式,在自己學佛後,才知道這些都是佈施的一種。
皈依佛門後,佈施是修菩薩行的品德「六波羅蜜」特質之一,可以分為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
財佈施除了是金錢去幫助他人以外,亦可以用自己的時間、體力、才能等去幫助他人,譬如做義工也是一種方式;而法佈施則是分享佛法讓別人也能跟著受惠;無畏施則是幫助他人消除恐懼。
在日常生活中,財佈施方面,除了固定捐款給流浪動物協會及助養流浪狗外,也會供養三寶,及有時間會讓自己去當義工;法布施目前則考量到假如讓宗教感太重的跟別人說,有可能會害到其他人可能會產生謗佛的狀況,如果不是佛教徒,我都會將「佛說」先隱藏起來,然後再將佛法的智慧分享給其他的同事與學生們;無畏施則是因為自己目前能力不足,頂多只能在學生在面對挑戰產生不確定及恐懼時我想辦法去安撫學生讓他們敢於接受智慧。
「佈施」除了是修福報以外,也是對治自己的「貪」,最後學到如何放下的智慧。
前兩天到寺院當義工時,除了佈施以外,也遇到許多義工都是善知識,他們總教我會提醒我早已忘記的基本原則。
在掃外面落葉時,有一位錦鐘前輩跟著我一起打掃,當時我們要掃一個冷氣戶外機的地方,地上固定好的各種管線,由於在室外,有些落葉要掃乾淨,錦鐘前輩已經七十幾歲,還嫌單純用掃把掃不乾淨,拿了夾子將所有卡在管線底下的落葉都挖出來再掃,並告訴我做義工「盡心盡力第一」就好,有些掃不到的固然不執著,但可以掃的,要把它盡力掃乾淨。
在回程的時候,同車的師兄也分享了他讀《地藏十輪經》的心得,從佛經中有解釋為何就是有些眾生會去當義工,他留了一點點懸念,說如果想知道,可以去讀經,在這部經典裡面有解釋為何有些人要做義工,也讓我知道原來還有這部經,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認真的在努力學習。
做完義工後,都會有一個迴向的地方,都會把功德迴向給大家,在迴向文字中,也說到「願將今天所學習到的…」其中不只佈施,藉由當義工的過程,其實自己學到的東西更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8年,因為寶可夢的關係而購入當時的任天堂新主機Switch,皮卡丘版快速玩完後,沒有任何遊戲的狀況下,我便開始搜尋是否有推薦的遊戲。
學校最近迎來一波剛考完的統測生,除了看待學生醉生夢死的樣子,各大科技大學也如火如荼的進來學校入班宣導,今年關於自己對未來的看法的不同,也會仔細的去聽各科大如何去推薦自己。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在京都參訪了十幾間佛寺中,雖說佛法是心法,在日本文化中,似乎「精緻」也融合進佛教寺院與藝術之中。 瓔珞,原為印度貴族「編玉而懸於身」的裝飾品,後於犍陀羅藝術的菩薩立像中,用瓔珞莊嚴菩薩造像
在京都的佛寺之旅中,我發現日本佛寺的香,與台灣的不太相同,相較於台灣佛寺多用檀香與沉香供佛,日本每個佛寺的香味都略有不同,第一次注意到香的味道,也是在清水寺的時候。 當時在接近本堂要禮拜觀音時,在本堂前面的香爐傳出的香味引起我的注意...
適逢所在縣市舉辦全中運,趁連續假期搭上飛機,到睽違三年的日本旅行,或許是久沒出國,一直到關西機場接機大廳出口開門的剎那,我才有「阿!我在日本!」的感覺,去年皈依佛教後,對於這次要去的京都,有了不同的想法。
2018年,因為寶可夢的關係而購入當時的任天堂新主機Switch,皮卡丘版快速玩完後,沒有任何遊戲的狀況下,我便開始搜尋是否有推薦的遊戲。
學校最近迎來一波剛考完的統測生,除了看待學生醉生夢死的樣子,各大科技大學也如火如荼的進來學校入班宣導,今年關於自己對未來的看法的不同,也會仔細的去聽各科大如何去推薦自己。
禪或是冥想因它對於大腦的放鬆有很大的幫助,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關注,許多佛教團體甚至也常常以禪坐放鬆作為弘化的課程,期待讓大家能一起體驗禪坐的美好。
在京都參訪了十幾間佛寺中,雖說佛法是心法,在日本文化中,似乎「精緻」也融合進佛教寺院與藝術之中。 瓔珞,原為印度貴族「編玉而懸於身」的裝飾品,後於犍陀羅藝術的菩薩立像中,用瓔珞莊嚴菩薩造像
在京都的佛寺之旅中,我發現日本佛寺的香,與台灣的不太相同,相較於台灣佛寺多用檀香與沉香供佛,日本每個佛寺的香味都略有不同,第一次注意到香的味道,也是在清水寺的時候。 當時在接近本堂要禮拜觀音時,在本堂前面的香爐傳出的香味引起我的注意...
適逢所在縣市舉辦全中運,趁連續假期搭上飛機,到睽違三年的日本旅行,或許是久沒出國,一直到關西機場接機大廳出口開門的剎那,我才有「阿!我在日本!」的感覺,去年皈依佛教後,對於這次要去的京都,有了不同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D%88%E6%96%BD 修養自性,佈施善德,稱為種福田。 一、財佈施: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二、法佈施:佈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使人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自動發心修行、追求真理。 三、無畏佈施(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多修隨喜,隨喜讚嘆別人,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不要總覺得人家表現好、做善事,就對你有威脅 、超越你,讓你不能專美於前等。要隨喜讚嘆他,越隨喜他,你福報越大,最後大家都變成有福的人。什麼是「財神法」?就是念〈財神咒〉,讓世界上所有的錢都來到我一個人的口袋,叫「財神法」嗎?當然不是。「財神法」是希望
Thumbnail
我從一個人來學佛,度第二個人......學佛到今天,今天各縣市道場都在做善事、做護生法會,都在誦經迴向,我要有一點功德,有的時候是因為各位。那要怎麼算(功德)?沒辦法算!這個時候再來普皆迴向:「我如果有一點點小小的善功、善德,我願意迴向一切的如母有情眾。」迴向到什麼程度?一個毛孔都不留!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世間有很多的善神護法會保佑人民,你跟祂求財......現在運勢比較低、經濟比較差,求祂會保佑你、幫你一把,或者賜一點福給你。只要是善神都希望你能夠積極向上,也以幫助別人的愛心、慈悲心,自己如果度過了經濟的低潮、人生的低潮,站穩腳跟以後再去幫助其他眾生。這是人同此心,神也同此心了。
Thumbnail
佛菩薩慈悲化現五個種姓或其他的財神來護佑修行人,不是暫時解決經濟上或生活所需的問題而已,主要是幫助你邁向佛法的解脫道。實踐佛法精神、實踐菩薩道,就是符合財神保佑、賜福給你的要件。 「我要修行、我要做善事、我要持戒。」資財短缺的時候,財神就會保佑,很多同修都有感應。要修行,離不開行善利他,所以布施是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不管是佛的形象、舍利、塔廟我們都應該要供養,也要勸導眾生一起來作供養,因為供佛福德無量無邊,所以一定要親手去做,就算時間不允許,也要用其它方式盡量參與,把握這樣的修福機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D%88%E6%96%BD 修養自性,佈施善德,稱為種福田。 一、財佈施: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二、法佈施:佈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使人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自動發心修行、追求真理。 三、無畏佈施(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導讀: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Thumbnail
多修隨喜,隨喜讚嘆別人,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不要總覺得人家表現好、做善事,就對你有威脅 、超越你,讓你不能專美於前等。要隨喜讚嘆他,越隨喜他,你福報越大,最後大家都變成有福的人。什麼是「財神法」?就是念〈財神咒〉,讓世界上所有的錢都來到我一個人的口袋,叫「財神法」嗎?當然不是。「財神法」是希望
Thumbnail
我從一個人來學佛,度第二個人......學佛到今天,今天各縣市道場都在做善事、做護生法會,都在誦經迴向,我要有一點功德,有的時候是因為各位。那要怎麼算(功德)?沒辦法算!這個時候再來普皆迴向:「我如果有一點點小小的善功、善德,我願意迴向一切的如母有情眾。」迴向到什麼程度?一個毛孔都不留!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世間有很多的善神護法會保佑人民,你跟祂求財......現在運勢比較低、經濟比較差,求祂會保佑你、幫你一把,或者賜一點福給你。只要是善神都希望你能夠積極向上,也以幫助別人的愛心、慈悲心,自己如果度過了經濟的低潮、人生的低潮,站穩腳跟以後再去幫助其他眾生。這是人同此心,神也同此心了。
Thumbnail
佛菩薩慈悲化現五個種姓或其他的財神來護佑修行人,不是暫時解決經濟上或生活所需的問題而已,主要是幫助你邁向佛法的解脫道。實踐佛法精神、實踐菩薩道,就是符合財神保佑、賜福給你的要件。 「我要修行、我要做善事、我要持戒。」資財短缺的時候,財神就會保佑,很多同修都有感應。要修行,離不開行善利他,所以布施是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不管是佛的形象、舍利、塔廟我們都應該要供養,也要勸導眾生一起來作供養,因為供佛福德無量無邊,所以一定要親手去做,就算時間不允許,也要用其它方式盡量參與,把握這樣的修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