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壞女孩後,我才真正感到被愛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這麼聽話,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最近在網上刷到一個片段,戳中了很多女孩的痛點。
雨涵是一名乖乖女,從小就非常聽媽媽的話。她有一個相愛的男朋友,可是媽媽覺得男孩家庭條件不夠好,學歷也不夠高,硬是拆散了他們。
媽媽按照門當戶對的標準,找到了一個看起來老實本分的男人,雨涵就乖乖地嫁給了他。
她一直秉承媽媽的要求,做一個賢慧的妻子,懂事乖巧,聽話包容,但是卻換來了老公對她的多次家暴。
當她跟媽媽說要離婚的時候,媽媽第一反應是質問她:
“我一直怎麼教你的你都忘了嗎?”
女孩脫下外套,露出滿身傷痕,她平靜地問媽媽:
“你教我的我都照做了,為什麼還是不幸福?”
“你說考試成績好才會有未來,所以我一直都是前三名”;
“你說婚姻要門當戶對,所以我嫁給了你選擇的男人”;
“你說女孩要包容,所以我打兩份工供老公讀書”;
“你說女孩要體貼,所以他打我的時候我沒有說”……
女孩往往從小就被要求聽話懂事,要做爸爸媽媽的小棉襖。
可是當她們真的這麼做了,她們讓所有人都滿意了,換來的卻是痛苦和傷害。
我一直很好奇,把女孩養的乖巧懂事,
到底是女孩本身的需要,還是父母的需要?
要求女兒懂事,是父母的能力不足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到底是壓抑需求扮演懂事,更能有利於他們發展,還是真實釋放自然野性更利於他們成長?
答案必然是後者。
可是父母卻總會要求孩子聽話,要求孩子小心翼翼照顧他人感受,不給他人惹麻煩。
那是因為一個真實的孩子不好管教,一個順從的孩子更容易照顧。
父母是在選擇更容易的方式,而不是更有利於孩子的方式。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裝乖”的,3歲之前他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就是毫無顧忌地探索世界。
如果養育者能夠提供抱持的環境,那麼孩子的天性就能得到接納與發展,也能夠生長出適應世界的規則。
可是,一般情況下,養育者是無法很好地接納孩子的“野”。
尤其是女孩子,一個不那麼乖巧的女孩子,會刺激起媽媽的恐懼。
她會擔心女兒不夠端莊,擔心女兒不夠討喜。
媽媽自己小的時候,都沒有被接納過,她自然無法接納自己女兒的天性。
女孩為了更好地生存,會自然地生出一副面具,也就是“假自體”
乖巧的假自體,對父母和女孩都是有利可圖的。
——女孩小心隱藏起真實的自己,拿出父母喜歡的面孔,用來換取父母的認可和喜愛。
——父母可以放肆地把負面情緒投射給女兒,讓女兒做自己的“情緒垃圾桶”,還不用擔心受到任何頂撞和反擊。
相比之下,一個有血有肉有個性的女兒,和一個乖巧順從的小棉襖,自然是後者更容易在家庭中生存,也更容易父母養育。
女孩太乖,是一種PUA
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被要求聽話懂事。而女孩面臨的這方面要求,比男孩更多更嚴格。
一個女孩出生的時候,父母往往會長舒一口氣:
“太好了,不用給她買房買車了。”
在我們亞洲的文化中,女孩沒有平等繼承權,她們生存是要依賴男人的。小時候依賴父親,嫁人後依賴丈夫。即使父母說要寵愛女兒,要把女兒當成公主,這背後的潛臺詞或許也是充滿惡意的。
他們仿佛在說:“女兒當個寵物養就好了,早晚要嫁人的。”
寵物的一個特徵,就是能夠聽主人的話,能夠被主人隨意操控,不給主人惹麻煩。要求女孩乖巧一點,把女兒養的“可人”一點,就是對女孩的PUA。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一名17歲的女孩跳河自殺。
像這樣的新聞,並不罕見。
她一直都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心裡有什麼事不會跟父母說。因為告訴父母就是給父母添麻煩,這太不懂事了!她在自己崩潰的時候,還耐心在幫助同學,安慰同學的情緒。直到她去世,父親還在說:這孩子平常挺乖的。
言外之意就是,這麼乖巧的孩子,怎麼能做出這麼出格的事情?怎麼這麼不讓大人省心!
在男權凝視下,女孩是被要求做“聖母”的。
她們沒有情緒,沒有自我,所有的精力都要用來包容他人。
在她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被要求容納父母的情緒。長大之後,她們自然要容納伴侶、孩子、同事、家人的情緒。
至於她們自己的情緒,對不起,“聖母”不能有情緒。
所以要求女孩乖巧,到底對女孩有什麼好處?或許最大的好處就是,作為一個“物”,她們更容易被使用,更能夠愉悅主人,更能夠完成她們的聖母職責。
女孩的成長,本身就是不易的
男孩經過俄狄浦斯期,發展出的重要心理特徵,就是認同並打敗更強大的父親。
而女孩的成長就複雜得多,她們先要與母親保持連接,認同母親,又要獲得父親的認可,發展自己的女性魅力。
就像《厭女》一書中說的:
女人有兩種價值,一種是靠自己掙來的,另一種是被男人賦予的,後者的價值高於前者。
男性只需要追求自我價值,女性卻要在追求自我價值的之外,還要追求男權凝視下,自己被男性賦予的價值。
所以女孩的心理成長之路本身就是不容易的,被要求懂事順從的女孩,在這條路上更是走得鮮血淋漓。

養育女孩,應該有這三種意識:
①雌雄同體意識。
有沒有人規定過,女孩必須做大家閨秀,必須喜歡洋娃娃,必須溫柔賢淑?
如果有人這麼規定,那是因為他們想要PUA女性。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無限可能的,女孩可以喜歡機槍,女孩也不必做小棉襖。
允許女孩調皮搗蛋,允許女孩不那麼淑女,允許女孩雌雄同體。
我們最終的原則,並不是培養一個賢妻良母,而是培養一個心理健康,自由向上的大女孩。
②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一直在教女孩,如何討別人喜歡。卻忘了告訴女孩,如何自我保護。
社會新聞中,有多少被侵害卻又不敢說出來的女孩,她們都是怕給爸媽惹麻煩。家庭瑣事中,有多少面對丈夫不忠或被家暴的妻子,她們都是在努力扮演寬容。
把女兒養成聖母,她們一定不會獲得幸福。女兒沒有必要搖尾乞憐,沒有必要去扮演乖巧。
她們要學會做自己,要懂得自我保護。
要知道,讓別人滿意沒什麼難的,讓自己滿意才更加珍貴。她們只需做讓自己自洽的選擇,而父母永遠為她們兜底。
③獨立自私意識。
很多女孩都是走出半生之後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家庭和社會都告訴她們,只要乖巧就能獲得認可,只要做個聖母就能在親密關係中生存。
但是實際上,委屈不能求全,討好無法換來被愛。
她們只是被馴化,被豢養了。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她用三十多年的時間學習如何討男人喜歡,卻沒有學過如何保持獨立。
她的媽媽只教過她女孩該怎麼嫁個有錢人,卻沒有告訴她從男人手裡搞錢,不如自己從工作中搞錢。
千萬不要告訴女兒“結了婚就好了”、“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做女人就要寬容”。女孩應該學會自私,應該擺脫男權凝視,應該拒絕做個聖母。
我的媽媽從小教育我,如果別人不喜歡你做某件事,那你就要改正。
所以我曾經一度是討好型人格,委屈到自己偷偷哭,也不敢表達自己。
後來我慢慢發現,媽媽教我的是錯的。
她自己利用這套準則,受了一輩子欺負,過得苦大仇深。
於是我試著學習表達自我,學習“六親不認”,學習做個“壞”女人之後,才真正在親密關係中獲得被愛的感覺,才真正被看見被尊重。
我終於明白,自古以來都對女性要求的準則,不一定是對的,可能只是為了讓女性更容易被控制。
聽媽媽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如果她們這麼對,她們自己為什麼不幸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25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段親密的關係,必然是伴侶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自愛的忠誠”,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一段美好愉悅的戀情。
接納是成長的動力,而排斥則是摧毀的開始。當你真正接納了自己後,那些接納你的人自然就會出現。
在自戀者的世界裡,你從來不是主角,主角是他們自己的欲望。 無論是你還是別人,一旦被捲入到自戀者遊戲中,都將會面臨一個充滿傷害的世界。只有保持鋼鐵般意志,堅決不為他們提供任何形式的自戀供養,傷害才有可能終止。
在關係中,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被捲進“自戀者遊戲”中,輕則被否定、被打壓,重則情感PUA、煤氣燈操控, 時間一長,往往會令人持續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甚至抑鬱。 我們該如何識別和應對“自戀狂”?
有情飲水飽。沒錯,戀愛前期的這種“心動”,有助於變瘦是有科學依據的。
12/14,期盼已久的《阿凡達2》終於在台上映了,激動啊~
一段親密的關係,必然是伴侶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自愛的忠誠”,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一段美好愉悅的戀情。
接納是成長的動力,而排斥則是摧毀的開始。當你真正接納了自己後,那些接納你的人自然就會出現。
在自戀者的世界裡,你從來不是主角,主角是他們自己的欲望。 無論是你還是別人,一旦被捲入到自戀者遊戲中,都將會面臨一個充滿傷害的世界。只有保持鋼鐵般意志,堅決不為他們提供任何形式的自戀供養,傷害才有可能終止。
在關係中,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被捲進“自戀者遊戲”中,輕則被否定、被打壓,重則情感PUA、煤氣燈操控, 時間一長,往往會令人持續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甚至抑鬱。 我們該如何識別和應對“自戀狂”?
有情飲水飽。沒錯,戀愛前期的這種“心動”,有助於變瘦是有科學依據的。
12/14,期盼已久的《阿凡達2》終於在台上映了,激動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如果爸媽沒讓你感受到真愛、或是在你的人生中做出惡劣的行為,請保持安全距離,對方太過分,直接失聯,不用管那些鄉愿、理盲者的情勒,他們不會為你的幸福負責。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灰姑娘,一個家政婦衝破逆境變成王妃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如果爸媽沒讓你感受到真愛、或是在你的人生中做出惡劣的行為,請保持安全距離,對方太過分,直接失聯,不用管那些鄉愿、理盲者的情勒,他們不會為你的幸福負責。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灰姑娘,一個家政婦衝破逆境變成王妃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