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7|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成群結隊小訣竅,我們如何集體行動?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譬如在上班時段的捷運站,下意識得跟著人龍走上車廂,過程中會不自覺和旁人轉向同一個方位,不過我們的注意力究竟有多廣?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新期刊與熱騰騰的新發表
  五月十六日,本文發表在2022年才出版的《PNAS Nexus》上,這顆超新星是老字號《PNAS》的姊妹刊物,由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牛津大學出版社協作出版,裡頭全是免費的開源內容!而發表團隊則來自布朗大學,任職的系所專業於認知、行為及語言學,透過多樣化的儀器與方法,學者得以用不同角度進行研究,今天要分享的專案,它的材料與方法就包含有電腦模擬、虛擬實境,還使用了紅外線攝影機追蹤即時的動作變化,聽起來是不是超科幻、超有趣!

排排隊一齊走,動物如何成群結隊?
  這個研究旨在了解人類如何形成群體,在動物王國裡,不管是飛鳥、走獸,或是昆蟲都有相同行為,但要想讓團體結構完整,不會走一走就掉隊,或是撞上隔壁小夥伴,個體間勢必要互相配合,但處在一個碩大的動物群中,並不可能注意範圍廣到「全部」夥伴吧!
  到目前為止,學界發展出三種模型解釋動物如何集結成群(翻譯不能,只能請各位見諒了......)。其一 Metric neighborhood,在這個模型中,觀察者會被處在「固定距離」中的所有個體影響,其二 Topological neighborhood 則說明會影響觀察者的鄰居「數量固定」,只受前後優先順序影響,最後的模型 Visual neighborhood 特別強調「能見度」的重要性,看不清楚的鄰居,想當然帶來的影響就相對較少。
A. 高密度 B. 低密度 紅色曲線涵蓋的範圍是 Metric neighborhood 的可互動距離,黑色虛線是依照 opological neighborhood 的定義所指出固定可互動數量的個體。C. 圖則說明了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如何運作的。
A. 高密度 B. 低密度 紅色曲線涵蓋的範圍是 Metric neighborhood 的可互動距離,黑色虛線是依照 opological neighborhood 的定義所指出固定可互動數量的個體。C. 圖則說明了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如何運作的。

說這麼多,人類又是怎麼辦到的呢?
  研究分成三階段,並以受試者的最後頭朝向與轉頭的速度判斷符合哪一個模型的預測,打個比方,如果你突然仰視天空並大喊:「ㄟ!那是什麼?」,你周圍的人也會跟著抬頭張望,這時的你就成了影響別人的干擾源,離你越近的人抬頭速度就越快,角度也會更相似,而根據不同模型的定義,因為距離、數量和可視度等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便會有所出入。   第一個實驗在虛擬實境中進行測試,受試者戴著VR眼鏡,視野裡的人群稠密度有高有低,看的方向都不太一樣,根據 Topological neighborhood 模型來看,可以互動的數量維持不變,密度的變化對觀察者來說相對沒有影響,但若參照 Metric neighborhood 的觀點,數量相同但密度比較低的情況會造成外圈距離變遠,因而超過觀察範圍,影響程度因此減少,這個差距甚至會隨著干擾源(Perturbed Neighbors)增多而趨於明顯,而如果以 Visual neighborhood 檢視這個現象,倒比較輕微,密度所造成的影響較少。
在兩個實驗中,真實數據跟電腦對不同模型模擬結果的比較。實線為真實數據,虛線是模型模擬結果。
  把模型預測結果和實驗結果互相比對後發現:人類形成群集的機制似乎遵循 Metric 跟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後者甚至更好一些。不過,這個結論卻在實驗二被馬上修正,當研究者增加一些「轉頭方向和觀察者相同」的虛擬人類,便會使得 Metric neighborhood 的預測失準!各位讀者能把他們想像成緩衝海綿,只要這些人的影響程度越顯著,觀察者的行為變化就會越小,所以在高密度的情況下,緩衝人們距離比較近,緩衝效果理應較顯著,可是預測結果卻和真實數據對不太上,三個模型中,只有 Visual neighborhood 預測得較準確
虛擬實境的俯視圖,觀察者位於 X 標記處
  結束虛擬實境的體驗後,接踵而來的是真人群測試,由於真人頭的轉向不太可能控制,所以各位可以用實驗一來做對比。結果發現,在一定的範圍內,人群密度比較高的時候,每個人看的方向會差不多,符合 Metric neighborhood 的預期,但只要距離拉太遠,就會失準,如果要同時檢視密度跟距離兩者的影響力,僅有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是始終如一的不死之軀
以距離(x)和遮蔽程度(y)作圖。符合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的預期: 當距離跟密度提高時,遮蔽程度會增加,而觀察者並不會受完全被遮蔽的行人影響

疏散方式新觀點,有趣又重要的新文章
  所以說,就結論來看,Metric 跟 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應該都能解釋人類如何形成群體,只是後者顯然可以應付更多變因,若著重於討論密度的差別,用 Metric neighborhood 模型解釋就綽綽有餘,但加上距離變因後,想在不同的情況下皆適用,Visual neighborhood 模型會是更好的選擇。
像演唱會這樣人多的地方,就需要規畫好完善的疏散措施
  今天這篇文章的研究內容很重要,試想很多人潮壅擠的場合,疏散動線如何安排攸關到參與者的生命安全,現在我們知道人類形成群體的機制如何,也就能做出更好的應對措施。順道一提,我真的好喜歡這種除了假說外,還有解釋理論的發表,希望未來自己也能進行類似的研究!

參考資料:
  1. Trenton D Wirth and others, Is the neighborhood of interaction in human crowds metric, topological, or visual?, PNAS Nexus, Volume 2, Issue 5, May 2023, pgad118, https://doi.org/10.1093/pnasnexus/pgad118
  2. PNAS Nexus:https://www.pnas.org/post/update/introducing-pnas-nexus
  3. 布朗大學:https://www.brown.edu/academics/cognitive-linguistic-psychological-sciences/about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2020大二下我加入清大焦傳金老師實驗室,做烏賊行為實驗,應該很多人對實驗室日常感到陌生,甚至覺得實驗室很無聊,這個專題就是要告訴各位「實驗室很有趣」,還會帶來一些科普知識、頭足綱簡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