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讓我看開生活不順利的3個體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我遇到生活的困難,我會用「結構主義」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構主義把自己看作是系統中的一部分,藉此看到各種事情是不是順利,以其相關的原因。
運用結構主義分析自己行為,我獲得了3個關鍵體會:
  • 體會1 - 挫折不一定源自個人問題:生活中總會遇到挫折,很容易將問題歸咎於自己。然而,運用結構主義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客觀地分析問題,發現其根源在於某個環節,而非自身的不足。
  • 體會2 - 資源有限,更需要有效利用: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通過結構主義的分析,我們可以找到關鍵的環節和元素,對症下藥,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 體會3 - 不以主觀,而以客觀視角看待問題:結構主義讓我們跳脫主觀情感,客觀地分析行為和事件。於是,我們只是整個局勢的一塊。這種視角讓我們能夠更加冷靜地檢視問題,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你都是如何看開生活中的不順利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經驗:聽到一句有共鳴的句子,立刻就忍不住發一條Twitter推文或分享到FB IG上呢? 其實,把自己所看、所聽、所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也是一種推廣自己價值觀,分享自己審美的方式。 這裡是讓我們的審美與價值觀被更多人閱讀理解3個簡單方法:
你嘗試用AI協助閱讀嗎? AI協助我閱讀,讓我寫的讀書心得是平常的5倍(閱讀52分鐘就寫出6000字的隨筆心得)! 在與AI協作的過程中,好的筆記策略給我更高品質的靈感,讓知識不斷進化,很舒服。下面是這2個月與AI朝夕相處後,我認為與AI共創數位筆記的3個最佳實踐:
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管理與工作效率嗎? 我從事知識工作已經13年,做過大大小小的研究,也在去年獲得了美國的統計博士。在這段過程,我發現,最核心的秘訣,就是「去寫數位筆記,並持續去創造」。 保持持續創造的心態,可以讓你的數位筆記有生命力。相較於傳統紙本筆記,數位筆記的優勢在於持續更新與修改內容的方便
快速撰寫原子短文,讓我高速找到資訊的價值。 掌握A、Q、C、S框架,每個人都可以更容易創建具有邏輯和結構的短文,節省寫作時間,又收穫滿滿。 這是我寫作原子短文的三大關鍵步驟,讓你從不同方向創建出有趣且富有內容的原子短文:
你是一位想要提高寫作素材收集能力的人嗎? 你是否常為寫作而發愁,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本文將提供你3個利用Obsidian來提高素材收集能力的方法,讓你能夠像編輯一樣收集豐富的素材,並輕鬆寫出優質的作品: 方法1 - 紀錄對話,掌握寶貴素材:與他人交談時,使用Obsidian來做筆記,紀錄重要的話題和
對於熱愛寫作的人而言,GPT-4是一個非常好的寫作夥伴! 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會花52分鐘與GPT-4一起寫作,把我日常的靈感轉為4篇500字的文章(如同你看到的這篇一樣)🥰! 與GPT-4共同寫作的這3個月裡,以下是GPT-4助力我成為更高產作家的3個巨大紅利: 紅利1 - 閱讀時得到的靈感,直接轉
你是否曾經有過類似經驗:聽到一句有共鳴的句子,立刻就忍不住發一條Twitter推文或分享到FB IG上呢? 其實,把自己所看、所聽、所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也是一種推廣自己價值觀,分享自己審美的方式。 這裡是讓我們的審美與價值觀被更多人閱讀理解3個簡單方法:
你嘗試用AI協助閱讀嗎? AI協助我閱讀,讓我寫的讀書心得是平常的5倍(閱讀52分鐘就寫出6000字的隨筆心得)! 在與AI協作的過程中,好的筆記策略給我更高品質的靈感,讓知識不斷進化,很舒服。下面是這2個月與AI朝夕相處後,我認為與AI共創數位筆記的3個最佳實踐:
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管理與工作效率嗎? 我從事知識工作已經13年,做過大大小小的研究,也在去年獲得了美國的統計博士。在這段過程,我發現,最核心的秘訣,就是「去寫數位筆記,並持續去創造」。 保持持續創造的心態,可以讓你的數位筆記有生命力。相較於傳統紙本筆記,數位筆記的優勢在於持續更新與修改內容的方便
快速撰寫原子短文,讓我高速找到資訊的價值。 掌握A、Q、C、S框架,每個人都可以更容易創建具有邏輯和結構的短文,節省寫作時間,又收穫滿滿。 這是我寫作原子短文的三大關鍵步驟,讓你從不同方向創建出有趣且富有內容的原子短文:
你是一位想要提高寫作素材收集能力的人嗎? 你是否常為寫作而發愁,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本文將提供你3個利用Obsidian來提高素材收集能力的方法,讓你能夠像編輯一樣收集豐富的素材,並輕鬆寫出優質的作品: 方法1 - 紀錄對話,掌握寶貴素材:與他人交談時,使用Obsidian來做筆記,紀錄重要的話題和
對於熱愛寫作的人而言,GPT-4是一個非常好的寫作夥伴! 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會花52分鐘與GPT-4一起寫作,把我日常的靈感轉為4篇500字的文章(如同你看到的這篇一樣)🥰! 與GPT-4共同寫作的這3個月裡,以下是GPT-4助力我成為更高產作家的3個巨大紅利: 紅利1 - 閱讀時得到的靈感,直接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困境的定義? 讓自己遭遇困境的根源在於自己的能力&準備{不足}。 在工作、生活中,現代人在例行事務中,因突發事件、意外、疾病、金錢、生存問題,影響了正常規律的運作,在遭遇中斷的過程中,若無法順利解決,就進入了所謂的困境。而為什麼會無法順利解決,通常是你缺乏了對這件事...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四、如何辨識結構主義   德勒茲於〈如何辨識結構主義?〉提出結構主義的七條準則,分別為:1.象徵、2.局部的或設定的、3.微分與奇異(獨特)、4.分化者、分化、5.系列的、6.空格、7.從主體到實踐。以下先說明個準則之內容,再據此分析野性的思維的結構。   第一條準則:象徵。結構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困境的定義? 讓自己遭遇困境的根源在於自己的能力&準備{不足}。 在工作、生活中,現代人在例行事務中,因突發事件、意外、疾病、金錢、生存問題,影響了正常規律的運作,在遭遇中斷的過程中,若無法順利解決,就進入了所謂的困境。而為什麼會無法順利解決,通常是你缺乏了對這件事...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四、如何辨識結構主義   德勒茲於〈如何辨識結構主義?〉提出結構主義的七條準則,分別為:1.象徵、2.局部的或設定的、3.微分與奇異(獨特)、4.分化者、分化、5.系列的、6.空格、7.從主體到實踐。以下先說明個準則之內容,再據此分析野性的思維的結構。   第一條準則:象徵。結構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遇到問題和挑戰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可能是小的、大的、簡單的或是複雜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過度強調它們,而不是尋找解決的方法。這種心態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還可能使我們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悲觀情緒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轉變觀念,專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