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別人的幸福?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別人一句不經意的話而感到難過,甚至是耿耿於懷?

其中的一大部分原因來源於自卑感,以及我們不敢正視自己的心態。

要知道,你越在意某一件事,你就會發現這件事發生的頻率有可能會提高。

同樣的道理放在人身上也是一樣的。要是你因為在意某人的批評的話,你就會因為這個負面能量從而影響你的行事能力。

要知道,其實有些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沒那麼重要。

raw-image
不要接受那些你永遠不會去詢問意見的人的批評。

有幾次心情沮喪的時候,我就會回想起這句話。確實,我怎麼可能跟那樣的破人類詢問意見。既然如此,又為何要接受他們的鬼批評呢。真的很不合理!

減少了外界帶來的負面訊息,你會發現自己的身心變得清靜許多。

但也可能會有個別案例,比如我,一天到晚只會刷YT和ig等等而活得愈來愈焦慮。來自一位水瓶座的厭世者表示。

但好在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現在最差最後一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活得更充實,避免讓自己在深淵裡繼續躺著。

最好從三種愛好開始 — 一種刺激心靈,一種強身健體,一種充實靈魂。

其實到這裡我就不知道該掰什麼了😛。

反正暑假也到了嘛,我本人在此立個flag要好好地充實自己接下來兩個月裡的生活,三分鐘熱度趕緊退散。。。

當然了,作為一個認清現實的人我會」,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秋雨晨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秋雨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8
其實寫這篇文主要是想寫給我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麼一種經歷。 明明早上下定決心要十點前入睡,但真的到了晚上,身體就會自動拿著手機上床,滑些有的沒的。好吧,我先自首,這是我本人o( ̄▽ ̄)d
Thumbnail
2023/04/18
其實寫這篇文主要是想寫給我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麼一種經歷。 明明早上下定決心要十點前入睡,但真的到了晚上,身體就會自動拿著手機上床,滑些有的沒的。好吧,我先自首,這是我本人o( ̄▽ ̄)d
Thumbnail
2023/01/24
作為一個長期的孤獨人士,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學到了很多。 像我們這種不常說話的人,就特別容易觀察到周圍的細節。
Thumbnail
2023/01/24
作為一個長期的孤獨人士,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學到了很多。 像我們這種不常說話的人,就特別容易觀察到周圍的細節。
Thumbnail
2023/01/10
昨天騎著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我無意間掉了手機。 回到家後,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也找不到手機,才察覺到可能不見了。
Thumbnail
2023/01/10
昨天騎著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我無意間掉了手機。 回到家後,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也找不到手機,才察覺到可能不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這麼神經質的標題,對此,有些人姑且會嗤之以鼻。 可當你點進來看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呢? 你會發現自己浪費了幾秒鐘點開我這篇文章。🙃 對不起我的錯。 言歸正傳,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去相信別人勝過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遇到別人批評,別總是自責!
Thumbnail
遇到別人批評,別總是自責!
Thumbnail
當一個人陷入自我迷茫 . 自大傲慢的世界時 , 不用跟他說太多大道理或自己的 (第一人稱視角) 認識 , 這樣只會讓他更討厭你而已。 一個人做錯時 , 通常只會一錯到底 , 而且會死不認錯 , 不願意打臉自己說過的話 通常做錯事情或者遇到事情總是想用逃避或憤怒解決的人 , 都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夠自信
Thumbnail
當一個人陷入自我迷茫 . 自大傲慢的世界時 , 不用跟他說太多大道理或自己的 (第一人稱視角) 認識 , 這樣只會讓他更討厭你而已。 一個人做錯時 , 通常只會一錯到底 , 而且會死不認錯 , 不願意打臉自己說過的話 通常做錯事情或者遇到事情總是想用逃避或憤怒解決的人 , 都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夠自信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碰到愛說教的人,常叫別人做人要豁達,要看開點,不要太糾結,要大度一點,勸人很容易,因為他不是當事人,其實這種人看似豁達其實最負能量。不只愛說教,還有愛攻擊的人,不管任何人做什麼都錯,只有他是對的。這些人很多,想不當一回事,偏偏左右我們的情緒。 觀察後,發現這些人都有相同特質。 沒同理心 人際中最怕碰
Thumbnail
有時候,會沒來由地對自己很不自信。 那些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無論是一點一滴提醒無數個不足的事蹟,或是排山倒海的過多聲響將你壓垮,都是。 它真實存在,自卑,一直都在,從來沒消失過。 人都會有低潮期,無論你有多麼的愛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會沒來由地對自己很不自信。 那些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無論是一點一滴提醒無數個不足的事蹟,或是排山倒海的過多聲響將你壓垮,都是。 它真實存在,自卑,一直都在,從來沒消失過。 人都會有低潮期,無論你有多麼的愛自己。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我們只是去「看見」, 需要被我們「看見」的。 然後 放掉 它。 你也有平靜的好心情, 偶爾被打亂的時候嗎? 他人的負面情緒或抱怨 真的都與我們無關嗎? 有時候, 我們對於他人的抱怨會有感覺 即便抱怨的不是我們... 卻也認為他們打擾了我們的平靜 而感到煩躁不悅。 試著去問問自己內在
Thumbnail
我們只是去「看見」, 需要被我們「看見」的。 然後 放掉 它。 你也有平靜的好心情, 偶爾被打亂的時候嗎? 他人的負面情緒或抱怨 真的都與我們無關嗎? 有時候, 我們對於他人的抱怨會有感覺 即便抱怨的不是我們... 卻也認為他們打擾了我們的平靜 而感到煩躁不悅。 試著去問問自己內在
Thumbnail
看到自己過去的過度努力和自責的樣子,我覺得很心疼,做的那麼努力,既沒人看到,還有人會冷嘲熱諷,自己跟外人都在責怪自己,何苦呢? 結果論的文化、看分數的教育文化,都已經讓我們吃盡苦頭了,我想至少放過自己吧。
Thumbnail
看到自己過去的過度努力和自責的樣子,我覺得很心疼,做的那麼努力,既沒人看到,還有人會冷嘲熱諷,自己跟外人都在責怪自己,何苦呢? 結果論的文化、看分數的教育文化,都已經讓我們吃盡苦頭了,我想至少放過自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