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直視許久的書名
之前我朋友推薦我閱讀一本大眾心理學的書,閱讀完朋友推薦的書後,有感而發,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我閱讀這些書籍時的省思。
書名是:
" 精神病大流行 - 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 (原文出版為2010年)
我沒有要推薦、否定或評論這本書,但還是會使用書中內容做為舉例,並且為個人臨床觀點出發,盡量保持中立闡述。有興趣並想知道書中更多內容的夥伴可以自行購買閱讀或尋找相關的書評。
身為專業背骨仔的好奇
書名很有意思,加上朋友表示書中有許多對精神醫學的批判,我眼睛為之一亮。在這體系,我是" 背骨 "仔,回母校時還曾被老師調侃: 你怎麼跑到其他陣營去了?
往往我看待病人的觀點也與同儕存有差異,有時特別愛批判與思考不同的理論模式與既定的治療方式。某層面來說我可能在這體系是個怪人..
總之,我抱著輕鬆的心情翻閱書本,卻越看越緊張。閱讀後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 " 這本書批判了精神藥物做為精神疾病的治療觀點,從精神疾病的藥物史發展、診斷統計人數的上升做為主要觀點,作者認為使用藥物治療鬱症、思覺失調症、焦慮等疾病是藥商的圖利手段,因為沒有絕對的證據表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是造成精神疾病的主因。"
天啊 ! ! 再怎麼背骨,我也沒想過這種事,本書直接推翻精神醫學的根本理論模型(傻了我的眼)
心裡頓時五味雜陳...
首先,我確實蠻同意作者對疾病診斷人數攀升、藥物的批判、藥物和疾病在歷史脈絡的爬梳,且確實引用大量期刊、公私立研究單位、醫療院所等聲明或文獻來支持自身觀點。我也曾在留學期間針對一門課做了一份專題報告,去比較ADHD在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的議題。
針對藥廠的圖利手段,我也抱持高度懷疑。但同時也發現書中的紕漏,例如: 引用的研究沒有很嚴謹,可能受試者很少、沒有精確表示研究項目等,有時我懷疑作者是否有扭曲或斷章取義原研究的內容。不過最讓我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人閱讀此書後導致自己的狀況越趨複雜,例如: 必要時不再繼續服用藥物,甚至導致醫病關係產生變化,而這樣往往沒有贏家,吃虧的還是受苦的人。因此我想分享一些在閱讀這類書籍,在吸收新的內容時亦可保持中立的思考或批判。
對我來說
有個概念很重要,在這類型的書籍作品中,作者的背景與經歷幾乎決定書籍的觀點,例如本書" 精神病大流行 "的作者Robert Whitaker是醫療文章與書報編輯者、記者。
不是指他非醫療人員因此內容不可信,而是該作者擅長爬梳歷史脈絡與文字撰寫(某層面來說,可能也會帶風向?)。另外,當他在描述疾病理論與藥理學時,是不是很可能沒有專業人士相對嚴謹呢?!
再來,只要是" 文獻與研究 "都有缺陷,例如,基於科技、倫理、技術、研究方式等造成研究上的限制。所以通常書中太過於描述單一觀點時,我們可以思考
" 真的是這樣嗎? "、" 沒有例外嗎? "、" 他人的經驗或故事在我身上適用嗎? "
並且有些書籍出版年份較久遠,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下,當年的研究是否還能於現在奉為圭臬就不一定囉。通常文獻" 存活期 "約10年左右,但也不代表超過就沒有說服力。
面對精神疾病常持批判態度
最後,本文只是提供一個觀點,精神醫學是心理學中的專業分支,甚至還有腦神經科學呢~腦神經網絡多複雜,這張圖便可有個" 概念 "
然而,心理學的根基立足於哲學。在這樣的架構下,如果只用二分法去思考分類,往往會造成文本上的誤會。我也常提醒自己,避免在閱讀片面文字敘述或資訊時,給予回應;更不隨意評斷他人的受苦經驗。
這次做為科普或是心得分享,小小地提醒讀者們,隨時保持懷疑和省思的重要性,但也同時要探索不同的觀點。有些現象值得注意,但也盡量避免勿入"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的陷阱中呦 !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和支持 ~ 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psyandnormallif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