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失序建構論小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書上讀到一件讓我感興趣的事。內容提到在精神失序的理論中,有一種方法叫「建構論」,裡面提到David Rosehan在1973做過的一個實驗:他和其他7名假病人,分別謊報自己聽見奇怪的聲音,到不同的精神病院要求入院。雖然入院後他們就回到一般人的行為模式,但除了一人之外,其餘七人都被判定有精神分裂症而分別住了7到52天。而當這些假病人要求出院時,醫護人員皆認為這些人「妄想症」加劇,甚至發明了新的詞彙來形容這些症狀。
Rasehan對於此實驗的結論是「精神疾病的標籤有自己的壽命和影響。一旦形成病人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形象,一般人也期待他將繼續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因此,精神疾病的標籤,經常成為病人及家屬、朋友自我實現的預言。在他人期待之下,病人最後也承認這種診斷,表現出相應行為。」
關於標籤的壽命和自我強化。我想到之前上情緒管理課的時候,講師提到「經過測量,一個情緒的發生與消滅,平均為九十秒。但我們很常在這段時間內主動再去開啟下一個輪迴,讓這些感受不斷疊加。這個狀況可以透過正念來清空腦內想法獲得改善,但不一定有效,如果真的忍無可忍,還是要發洩出來比較好。」以及我自己的經驗,在我為精神擺盪而困擾的時候,曾透過大量的閱讀來尋求解答。但每看完一本書,總會有種「這個症狀我也有」的感覺,有一段期間,覺得自己混身是病。現在想來,會不會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不斷地在經歷被理論和個案說服,從而自我強化的過程呢?迴圈的起點,或許可以從「害怕誤會」開始。我永遠相信,單一事件的結果,必是多項變因之總和。每當發生事情時,深怕自己的思慮不夠全面,進而誤會、傷害了對方,於是不停想尋找一個圓滿的解釋。因為害怕討厭一個人,而那負面的情緒又找不到具體結論或可令我信服的標的做投射,於是開始自我毀滅。下結論似乎就等於偏頗,以至於我把耽溺於負面情緒這件事,視為一種追尋的象徵,因為我還在尋找答案的路上前進,所以我不快樂。所以我必須不快樂。
但這個理論和我一直以來的立場相仿,「正常」一詞,從古至今都只是方便管理的便宜行事。最終還是回歸到工業化社會汲汲於揀選單一標準人才的需求。由於社會整體結構的改變,才讓現代醫學界定的瘋狂成為可能。或許精神疾患者是真的需要幫助與扶持,但真的是因為他們有「病」嗎?我們是否為了建立規則,在無意中將某些事物嚴重化了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河野若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邊,我們今天的主角想告訴大家,相遇是多麼不易,相惜又是多麼難得。既然各位貴賓今天願意來此參加儀式,應該和我們主角的關係不算淡薄,也應該都知道他的個性。」主持人手中拿著的不是一般寫著佛號的詞本,在唸之前先和在場的人提醒 「今天的話,都是主角自己寫的。」
這篇的風格會和其他篇不太一樣,主要為書中的內容經過我理解後的樣子,並把書中後段的內容加進書的最初所提出的大框架下去補充。如有不懂,或想引用原文建議還是可以去把書拿來直接做抄錄。另外,書末有附上一場研討會的內容,裡面主要有「中國與台灣」以民族的觀點所進行的相關討論。但我覺得大概沒有人敢出這類題
當時法治觀念仍混沌,巫術和神蹟才是顯學,而蒙昧也讓殘忍失去了分寸。法蘭茲的文字裡,奪走他人生命者佔了大部分的篇幅,各式犯罪紀錄不斷刷新我腦中對於「猖狂」一詞的極限。
長時間凝視著衰老,似乎能夠體會為何有人會說「一切都是借來的」,該還時,誰都逃不掉。只能在那不斷飛馳的間隙裡偷一點是一點。
信宏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個粉絲專頁,也時常上傳溫暖的家庭照。雲端的明亮對比筆下的慘然無光,讀者的窺伺慾望被猛烈地勾起,跟著融入眼前這場名為日常的大戲。
每當我望向孩童或動物的眼睛,總會想從他們眼眸中,那純粹又深邃的黑暗裡,讀取某種存在於這個宇宙,早在被定義之前就已存在的東西。 ⠀⠀⠀⠀⠀⠀⠀⠀⠀⠀⠀⠀ 那份尚未被灌注蠱毒的純粹,是否就是所謂生命的本質?
「在這邊,我們今天的主角想告訴大家,相遇是多麼不易,相惜又是多麼難得。既然各位貴賓今天願意來此參加儀式,應該和我們主角的關係不算淡薄,也應該都知道他的個性。」主持人手中拿著的不是一般寫著佛號的詞本,在唸之前先和在場的人提醒 「今天的話,都是主角自己寫的。」
這篇的風格會和其他篇不太一樣,主要為書中的內容經過我理解後的樣子,並把書中後段的內容加進書的最初所提出的大框架下去補充。如有不懂,或想引用原文建議還是可以去把書拿來直接做抄錄。另外,書末有附上一場研討會的內容,裡面主要有「中國與台灣」以民族的觀點所進行的相關討論。但我覺得大概沒有人敢出這類題
當時法治觀念仍混沌,巫術和神蹟才是顯學,而蒙昧也讓殘忍失去了分寸。法蘭茲的文字裡,奪走他人生命者佔了大部分的篇幅,各式犯罪紀錄不斷刷新我腦中對於「猖狂」一詞的極限。
長時間凝視著衰老,似乎能夠體會為何有人會說「一切都是借來的」,該還時,誰都逃不掉。只能在那不斷飛馳的間隙裡偷一點是一點。
信宏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個粉絲專頁,也時常上傳溫暖的家庭照。雲端的明亮對比筆下的慘然無光,讀者的窺伺慾望被猛烈地勾起,跟著融入眼前這場名為日常的大戲。
每當我望向孩童或動物的眼睛,總會想從他們眼眸中,那純粹又深邃的黑暗裡,讀取某種存在於這個宇宙,早在被定義之前就已存在的東西。 ⠀⠀⠀⠀⠀⠀⠀⠀⠀⠀⠀⠀ 那份尚未被灌注蠱毒的純粹,是否就是所謂生命的本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長期以來,到底一個人怎麼樣才是「精神正常」?怎麼樣才是「精神異常」?一直有許多爭論。它真的是陰謀論裡面所說的,是一群人為了牟利而創造的「診斷準則」,並藉以催眠大眾,進行「不當圖利銷售」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它是有權有勢的人,針對弱勢族群,設法在行為上貼上「異常」的標籤,藉以剝奪這些弱勢族群的權利呢?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但是我在成為精神病之後, 我所做的事情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啊, 我都不知道我在不知不覺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我只知道我把我的腦袋像海綿一樣扭乾還不夠, 榨乾還不夠, 我還用除濕機把水徹底的抽乾了, 我腦袋裡面的水一滴不剩, 今天的這個時候我真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精神出軌是比較難以定義、抽象的心靈問題。這篇文章將探討精神出軌的自我檢測,原因和應對方法。處理精神出軌的情況時,保持冷靜和整理思緒很重要。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長期以來,到底一個人怎麼樣才是「精神正常」?怎麼樣才是「精神異常」?一直有許多爭論。它真的是陰謀論裡面所說的,是一群人為了牟利而創造的「診斷準則」,並藉以催眠大眾,進行「不當圖利銷售」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它是有權有勢的人,針對弱勢族群,設法在行為上貼上「異常」的標籤,藉以剝奪這些弱勢族群的權利呢?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但是我在成為精神病之後, 我所做的事情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啊, 我都不知道我在不知不覺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 我自己都不知道啊, 我只知道我把我的腦袋像海綿一樣扭乾還不夠, 榨乾還不夠, 我還用除濕機把水徹底的抽乾了, 我腦袋裡面的水一滴不剩, 今天的這個時候我真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精神出軌是比較難以定義、抽象的心靈問題。這篇文章將探討精神出軌的自我檢測,原因和應對方法。處理精神出軌的情況時,保持冷靜和整理思緒很重要。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