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情緒的身體密碼:你的姿勢說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我們卻會希望自己只展現出正向美好的一面,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不能生氣、遇到好事又要低調、對於悲傷的情緒沒有耐心,然後經常被恐懼情緒綁架。
社會化的結果讓我們習慣仰賴大腦思維的判斷,經常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知道所有訊息,頭腦忘記的、不想面對的,通通都會刻印在我們的身體裡。
我們的情緒是怎麼展現在身體上呢?
我們身體的上半部是我們情感的發源地,裡頭有心肝脾肺等重要內臟,對應我們的想法以及與他人的溝通、表達;身體下半部是我們的雙腳,代表行動力以及我們的方向和情緒穩定性
例如我們的肩膀展現出我們的主動性,你可以站在鏡子面前看看自己的肩膀,是僵硬的還是放鬆的?兩邊的肩膀有一樣高嗎?有聳肩或是駝背的狀況嗎?
如果發現自己經常處於聳肩的狀態,那個姿勢的背後可能藏著恐懼的情緒,就像動物遇到危險的時候會秉住呼吸裝死,而彺前縮的肩膀又代表什麼呢?駝背時我們把自己的前胸包起來,呈現出自我保護、害怕受傷害的狀態,想要與他人保持距離。如果是往後拉但緊繃的肩膀,則可能代表你對周圍有很多憤怒不滿,但又想要控制自己。
還有一個器官也會經常儲存我們的情緒,那就是我們的,胃裝的不只是食物,還有無形的情緒,例如如果你經常打嗝或是脹氣,除了可能因為吃飯太快造成,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太過壓抑,情緒無法消化導致。
除了可以用上下部分來區分外,身體的前後也有不同的意涵,中醫將身體前側稱為陽面、背後為陰面,前半面是我們展現給別人看的部分,而後半面則是想隱藏起來的部分,因此也經常會把負面情緒藏在背部
我們後背其實非常敏感,雖然我們的眼睛看不到後面,但是如果有人從後面盯著自己或是後面有奇怪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感覺背脊發涼跟不舒服,提醒我們可能有危險。
身體和情緒是好朋友,因為有情緒讓我們可以體驗各種生命經驗,身體對於所有的情緒都是全然接納的,沒有大腦的應該或不應該,比起用大腦強迫我們轉換情緒,從身體下手反而更有效果。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好好呼吸開始,將專注力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從表淺的胸式呼吸慢慢加深,調整為腹式呼吸,拉長呼吸的長度,這時你會慢慢感覺到體內因為情緒壓抑造成的緊繃感釋放開,然後可以試著靜靜的做身體掃描,感受身體各個部位,加強情緒跟身體的連結
如果一個人身體充滿活力,就算有憂鬱、抑鬱的感覺,這種情緒也很難長時間留在身體裡,身體不提供抑鬱的環境,那麼憂鬱的情緒很難長久留下來,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提醒自己起身起來動一動吧!
avatar-img
50會員
60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抗拒閱讀,是因為我們把書本的地位看得太高,當我們把書本當作是老師,害怕權威的心態會影響我們閱讀,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困難跟可怕的事情,如果對於閱讀會有這種情況,那麼寫作的時候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有些事情即使已經過去,畫面依舊時不時會在腦海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播放,情緒順勢被勾起,久了之後那塊區域就會變成地雷區,很害怕靠近,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被戳中,然後爆炸,但是如果沒有面對它,它會成為心裡的一個痛。​
當我在談寫作的書裡再次看到「夢想版」這個主題時,我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又來了,從自我成長類的吸引力法則、許願、到成功學的富思維,現在連寫作的書都說要製作夢想版。製作夢想版真的有用嗎?該怎麼實作呢?
想像力是我們的超能力,說故事是人類的本能,對於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我們總忍不住想了解來龍去脈,有些人比較正面,也有些人比較負面,除了提醒自己正面思考之外,還有什麼是比這更重要的事情呢?
每次跟家人聊天,讓我既開心但又會抗拒的事情是,我經常會在過程中看見我被影響的限制性信念以及價值觀的衝突,我很用力想要逃離但這些信念卻始終陰魂不散,沒想到透過心理學認知療法的REBT的四個簡單問句,讓我深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樂器跟人會互相呼應,你跟它相處的時間越長,你跟它也會越來越相似,而從你演奏出來的樂音中,也能夠知道你是怎樣的人。猜測別人可能是學習什麼樂器,是我過去很喜歡玩的小遊戲!​
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抗拒閱讀,是因為我們把書本的地位看得太高,當我們把書本當作是老師,害怕權威的心態會影響我們閱讀,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困難跟可怕的事情,如果對於閱讀會有這種情況,那麼寫作的時候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有些事情即使已經過去,畫面依舊時不時會在腦海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播放,情緒順勢被勾起,久了之後那塊區域就會變成地雷區,很害怕靠近,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被戳中,然後爆炸,但是如果沒有面對它,它會成為心裡的一個痛。​
當我在談寫作的書裡再次看到「夢想版」這個主題時,我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又來了,從自我成長類的吸引力法則、許願、到成功學的富思維,現在連寫作的書都說要製作夢想版。製作夢想版真的有用嗎?該怎麼實作呢?
想像力是我們的超能力,說故事是人類的本能,對於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我們總忍不住想了解來龍去脈,有些人比較正面,也有些人比較負面,除了提醒自己正面思考之外,還有什麼是比這更重要的事情呢?
每次跟家人聊天,讓我既開心但又會抗拒的事情是,我經常會在過程中看見我被影響的限制性信念以及價值觀的衝突,我很用力想要逃離但這些信念卻始終陰魂不散,沒想到透過心理學認知療法的REBT的四個簡單問句,讓我深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樂器跟人會互相呼應,你跟它相處的時間越長,你跟它也會越來越相似,而從你演奏出來的樂音中,也能夠知道你是怎樣的人。猜測別人可能是學習什麼樂器,是我過去很喜歡玩的小遊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動? 因為身體告訴你, 對方與你頻率共振。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身心靈的成長身為首,不輕忽身體各部位的傳訊暢通,才能讓心靈自在提升,顯化更好能量在生活日常。 如果沒有好的身體 判斷容易錯誤,思想會受限,靈感也匱乏。 身體70%由水構成,若不通暢營養無法吸收,新陳代謝也難正常。身體幾個部位警訊,也是靈性的指引別忽視,給予這些部位需要的關愛保養,會讓身體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動? 因為身體告訴你, 對方與你頻率共振。
Thumbnail
你把情緒關在身體裡了嗎?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愛分離。我們總是將「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中。 想法是流動的,每個想法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壓抑自己的想法,這個「無法被愛的我」的人格便會逐漸穩固。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情緒是我們內心的反應,理解並接納這些情緒,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收這些情緒,它們就會反覆出現,提醒我們看見並理解它們的重要性。 所謂「負面」情緒,其實是洞察心靈的珍貴鑰匙。不要給那些不舒服的感覺貼上負面的標籤,而是將它們視為無形心靈的訊息。每一個情緒,無論好壞,都是在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身心靈的成長身為首,不輕忽身體各部位的傳訊暢通,才能讓心靈自在提升,顯化更好能量在生活日常。 如果沒有好的身體 判斷容易錯誤,思想會受限,靈感也匱乏。 身體70%由水構成,若不通暢營養無法吸收,新陳代謝也難正常。身體幾個部位警訊,也是靈性的指引別忽視,給予這些部位需要的關愛保養,會讓身體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