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律變成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股票市場中,贏家往往只有一成或更少,
他們到底跟九成的輸家有甚麼不同?
自律絕對是關鍵因素
在我認識的人中
投資做得好的人,有100%都是自律能力很強的
真的是100%,不誇張
因為在這個市場裡比的不是氣盛,是氣長
但如果自律要靠意志力來維持
很快的你就會發現根本堅持不下去
尤其是你要自律的那件事你並沒有高度的興趣
於是很快的就會半途而廢
但如果你讓自律成為一種習慣
你就很容易一直的維持下去
在讓自律轉換成習慣之前
可以設定一些小小的目標
讓自己可以有動力去完成
並享受達成目標的小小成就感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了
5月時我在線上報名了一項"跑步競賽"
而這也是促使我建立持續跑步的動力
對老人家我來說,
運動的目的並非追求速度
所以我挑選的競賽項目剛好有其"限制條件": 配速設定
非常的適合我
因去年的年跑量實績是612公里
故我以提升30%當成今年的新目標
我設定的目標是年跑量800公里(612*1.3)
然後再拆分成每個月跑量目標
就以80公里/月,當成我的小小的目標
而當我報名了,就等於宣告了要完成這個目標
雖然是自己跟自己比較的目標
卻還意外的得到一個特別獎No.1的獎勵
(最符合配速設定7:00分鐘/公里)
距離則排在No.8 / Total 352參賽者
5月也跑超過100公里了,順利達成目標。
跑了一陣子,就會漸漸地變成習慣了
肌肉也會有記憶效應
以往跑了幾公里肌肉就會痠痛
隔天就沒法再跑了
現在每天跑5公里以上也不會感到全身疼痛了
雖然每天這樣跑都沒有感覺有甚麼巨大的進步
但回頭來看,已經比之前進步太多了。
雖然不能跟那些瘋馬拉松的跑者們比,
我也沒想要加入他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110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斯的分享天地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在2018年寫的一些規劃紀錄,現在回過頭來看5年前的自己,想起當時我在醫院,以及整理退休前的財務規劃及焦慮的情景,還是記憶猶新。而當時設定的方案目標,也都逐步達成了,甚至超前很多。隨著時光飛逝,回顧這五年來自己的想法改變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對財務自由的認知也有很大的轉變,而在財務規劃配置上,
近期投信發行的00919高息ETF表現出色 股價與股息屢創新高 很多散戶們因為媒體的吹捧就高潮了 又傻呼呼的追進去,幻想可以不勞而獲 彎腰撿錢真爽。 首先還是要釐清觀念, 你必須清楚你的投資目標是甚麼? 你想要的是甚麼? ETF的目標就是追求創造和指數一樣的報酬、 盡可能縮小追蹤誤差 00919高息
過了信用卡每月的結帳日(至少這個月還不用繳),我的所得稅單也送出去了,自下個月起,連續12個月要分期付款繳稅給政府了。這篇的重點不是要教大家節稅的技巧,單純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檢討應該可以做到節稅卻沒去注意的點,簡單一個觀念上的點,就讓我多花15萬送給政府了。 按照綜所稅的稅率級距計算,年度所得淨額
先引用一下2023/03/14元大投顧更新的研究報告summary: 1.上調存準率,導致升息效應不如預期 2.經濟衰退 3.銀行下修淨利差展望,淨值因防疫險影響幅度高於預期,下調 綜合以上結論:因獲利目標下調,所以目標價也下調至23.0 不過當時發出這個報告時候的股價是22.2 存準率 甚麼是存準
先說,I'm not a minimalist. 關於消費,還是得花心思規劃, 掌握把錢用在刀囗上的能力, 往往比你擁有多少錢更重要, 別小看這種能力,擁有這種能力很驚人。 20年後會讓你的資產與他人的, 天壤之別。 你回去看你的衣櫃, 裡面是不是吊掛著很多連標價牌都還沒取下 但已經發霉、或過時的一
昨天我發現我的小朋友在學校沒有吃午餐, 小朋友是自己帶餐盒、餐具 然後中午在學校吃學校供應的營養午餐。 因為媽媽晚上在洗餐盒的時候,發現餐盒異常乾淨 於是問他說你有吃午餐嗎? 他回答說,因為沒有餐具,沒辦法吃飯, 所以他只有盛湯來喝。 媽媽生氣地回他說,那你不會跟老師借餐具來吃飯嗎? 自己不會想辦法
這是我在2018年寫的一些規劃紀錄,現在回過頭來看5年前的自己,想起當時我在醫院,以及整理退休前的財務規劃及焦慮的情景,還是記憶猶新。而當時設定的方案目標,也都逐步達成了,甚至超前很多。隨著時光飛逝,回顧這五年來自己的想法改變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對財務自由的認知也有很大的轉變,而在財務規劃配置上,
近期投信發行的00919高息ETF表現出色 股價與股息屢創新高 很多散戶們因為媒體的吹捧就高潮了 又傻呼呼的追進去,幻想可以不勞而獲 彎腰撿錢真爽。 首先還是要釐清觀念, 你必須清楚你的投資目標是甚麼? 你想要的是甚麼? ETF的目標就是追求創造和指數一樣的報酬、 盡可能縮小追蹤誤差 00919高息
過了信用卡每月的結帳日(至少這個月還不用繳),我的所得稅單也送出去了,自下個月起,連續12個月要分期付款繳稅給政府了。這篇的重點不是要教大家節稅的技巧,單純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檢討應該可以做到節稅卻沒去注意的點,簡單一個觀念上的點,就讓我多花15萬送給政府了。 按照綜所稅的稅率級距計算,年度所得淨額
先引用一下2023/03/14元大投顧更新的研究報告summary: 1.上調存準率,導致升息效應不如預期 2.經濟衰退 3.銀行下修淨利差展望,淨值因防疫險影響幅度高於預期,下調 綜合以上結論:因獲利目標下調,所以目標價也下調至23.0 不過當時發出這個報告時候的股價是22.2 存準率 甚麼是存準
先說,I'm not a minimalist. 關於消費,還是得花心思規劃, 掌握把錢用在刀囗上的能力, 往往比你擁有多少錢更重要, 別小看這種能力,擁有這種能力很驚人。 20年後會讓你的資產與他人的, 天壤之別。 你回去看你的衣櫃, 裡面是不是吊掛著很多連標價牌都還沒取下 但已經發霉、或過時的一
昨天我發現我的小朋友在學校沒有吃午餐, 小朋友是自己帶餐盒、餐具 然後中午在學校吃學校供應的營養午餐。 因為媽媽晚上在洗餐盒的時候,發現餐盒異常乾淨 於是問他說你有吃午餐嗎? 他回答說,因為沒有餐具,沒辦法吃飯, 所以他只有盛湯來喝。 媽媽生氣地回他說,那你不會跟老師借餐具來吃飯嗎? 自己不會想辦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三個重要讀後感,加入自已的想法。 經過了12年投資市場的洗禮,重新回來檢視自已一開始投入市場的初衷:指數化投資。 一、投資心態:當自已的贏家,達成自已的財務目標。 作者比喻每位馬拉松跑者,在得知第一名已跑完,在通過終點都還是會比起勝利的姿勢與給自已滿足的笑容。 這是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所謂自律的自己 「自律」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其實並不常見,有時候3分鐘熱度,完成3天就不想做了,所以對我來說自律這件事其實非常難養成,今天就來說說我在自律這條路上所做的事吧 生而人的自律       生為人,自律是我最夢寐宜求養成的一件事,但是怠惰的個性總是讓我無法改變。    
Thumbnail
用跑步訓練來分享減少對別人成功的焦慮,進而找到生活中自己步調持久的執行
Thumbnail
文章探討現代社會強調追求短期成功及時享樂的文化,忽略了長期耕耘與延遲滿足的價值,並強調技巧性的『贏在起跑點』並非唯一成功之道。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透過跑步和投資資產的方式,我們可以感受到時間的累積和自己的成長,這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學習,就像是從小資金開始,通過複利和時間增長資產一樣。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三個重要讀後感,加入自已的想法。 經過了12年投資市場的洗禮,重新回來檢視自已一開始投入市場的初衷:指數化投資。 一、投資心態:當自已的贏家,達成自已的財務目標。 作者比喻每位馬拉松跑者,在得知第一名已跑完,在通過終點都還是會比起勝利的姿勢與給自已滿足的笑容。 這是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以前我是覺得人如果要有所成就,就是要自律,自律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 所以我的生活非常規律,每隔一週運動2-3次,採取168斷食,也儘量讓自己早點睡覺(這一點最困難) 最近我的想法有些改變,他發現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自律了就「應該」得到上面說的這些自由
所謂自律的自己 「自律」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其實並不常見,有時候3分鐘熱度,完成3天就不想做了,所以對我來說自律這件事其實非常難養成,今天就來說說我在自律這條路上所做的事吧 生而人的自律       生為人,自律是我最夢寐宜求養成的一件事,但是怠惰的個性總是讓我無法改變。    
Thumbnail
用跑步訓練來分享減少對別人成功的焦慮,進而找到生活中自己步調持久的執行
Thumbnail
文章探討現代社會強調追求短期成功及時享樂的文化,忽略了長期耕耘與延遲滿足的價值,並強調技巧性的『贏在起跑點』並非唯一成功之道。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透過跑步和投資資產的方式,我們可以感受到時間的累積和自己的成長,這需要持續的投入和學習,就像是從小資金開始,通過複利和時間增長資產一樣。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