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一場離別帶來的漣漪

最近的日子,因為一些突發狀況打亂了原本的規劃;期待已久且睽違三年多的國外旅遊及一些學習日程的安排,因為奶奶過世而都暫停或延期了!
與奶奶的關係,因為語言跟距離的隔閡,沒有那麼地親密;雖然是家人,但其實對於奶奶的認識都是間接的、朦朧的。超過九十歲的奶奶,跟很多台灣當時的女孩一樣,被送到爺爺家做為未來的媳婦撫養長大,也就是俗稱的童養媳;因此,奶奶從小並沒有受教育的機會,看不懂文字,也不會說中文,只能用台語溝通。對於純正腔調的台語苦手如我,從小其實就聽不太懂奶奶說的話,尤其是爺爺還在世的時候,更是聽不到奶奶的聲音!看著活生生地過去傳統社會女性地位與人生經歷的展現,對於從小就被女強人外婆帶大且台語不好的我,一直沒能放下成見好好地去傾聽奶奶的人生故事與她真實的想法;畢竟,時代與環境造就了這樣的女性,並不是她自己選擇要成為這樣的女人、過這樣的人生。
而整個與奶奶告別的儀式與過程,長達半個月的時間,依循較傳統的方式辦理;這些過程,也讓老大不小還未婚的我,切實地感受到過去傳統女性的身分被賦予及幸福的定義。
整個儀式中,對於不同身分的家屬都有其地位的分別,例如,男女有別,而已婚未婚的女子也有分別。因為擔心對於未出嫁的我不好,所以身為孫女的我在整個儀式的過程中不能跟孫子有一樣的身分,有指定不一樣的服飾、告別式不得跟身為兒子、媳婦跟內孫子們一起站在家屬代表的位置等;當然,這些古禮家屬都可以跟負責葬儀活動的人員溝通調整,但我知道家中的長輩們只是希望一切不要違背傳統與古禮,希望讓奶奶最後一程過得圓滿,不要勿踩了什麼禁忌而對後代留下什麼不好的影響,畢竟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還是會有些擔心與憂慮的!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連串法會與告別式的過程,也讓我深深體會到過去的女性被社會期待的樣貌、被定義的幸福,真的就是如此地狹隘:「妳必須嫁做人婦,然後完美地成為夫家的人。」
因為與奶奶年紀相近的外婆,對當時的社會來說,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新時代女性;雖然她也以夫為尊,但是她在日治時期就有受過教育,與外公結婚不久就大膽融資取得資金做小本生意,一直到現在都還守著她小店!已經八十幾快九十歲的外婆,直到現在都可以跟我們孫字輩的家人們天南地北的聊天,於是,過去我往往對於小時候曾對我說:「查某人,讀那麼多書要幹嘛」的奶奶很不認同,不能真正的理解她,甚至覺得她根本就不關心身為女人的我。
直到這次奶奶的告別式,我才真正的想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與價值觀,而奶奶也是在她的成長背景下所生成的價值觀中,用她的方式在關心著我,無論我是否認同這樣的價值觀,我不應該去否定她的初衷!
一年來,有意識卻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自行進食,也只能無止盡的昏睡,不斷地往返醫院與安養院間;身為子女的爸爸跟姑姑們,能做的也只有每週去看看幾乎都在昏睡中的奶奶。終於,奶奶可以安心的休息了,也終於不會再有病痛了!希望奶奶在另一個世界,可以過不一樣的人生,也能自信地交朋友、做自己真正喜歡和想要做的事情,體驗看看不同的人生!
⚾【JellinaC~潔莉娜】⚾ 潔莉娜,無可救藥的白飯! 認真生活,聊聊各種經驗與趣味,分享快樂分享愛,讓我們更勇敢的往前走! https://linktr.ee/jellinac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