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50+關注美好與冒險生活》 Day11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昨天聽到一個podcast節目~

「靈魂相談室」

覺得很不錯,

裡頭有幾集是冥想引導,

今早我聽著節目做了

「開啟美好的一天」和「療癒內在小孩」的冥想,

做「療癒內在小孩」冥想時,

不是很愉快,

因為內在小孩不快樂,

我也沒什麼能力去安慰他。

心理學溝通分析學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認為,

每個人都有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

分別是父母(P)、

成人自我狀態(A)、

兒童自我狀態(C)。

這樣的自我狀態是對於人格結構的假設,因此也稱作 PAC 模型。

也剛好對應佛洛伊德提出人格組成的三部分,分別為本我、自我、超我。

面對不同事件,

我們常會以PAC的不同狀態來應對。

我發現內在小孩和實際已成年的我,

都處於兒童模式,

自然沒法給內在小孩撫慰。

但「內在小孩冥想」快結束時,

引導詞中提到要跟著說: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我自己」,

我跟著唸了幾次後,

發現變得有能量可以去擁抱內在小孩,

冥想做完後感覺心裡的雜物被清空,

有種自在感。

當然這種清理不會ㄧ次就完全。

晚上上了個線上課程~

「善用AI,賦能自媒體經營」

談如何善用Chatgpt。

raw-image

邊聽課我邊跟ChatGPT討論「內在小孩冥想」的事,

ㄧ開始ChatGPT胡謅ㄧ通,

被我質疑後,

它問我「內在小孩」是什麼意思,

搞懂後,就給了很多想法和建議,

還可以討論冥想過程和感受。

之前也曾幾次使用ChatGPT辦事,

不得不說,它真是個好幫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2會員
118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退休前規劃好生活節奏,如同為退休生活做前哨演練,提早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建立不焦慮、不空虛的穩定生活。
2025/05/12
退休前規劃好生活節奏,如同為退休生活做前哨演練,提早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建立不焦慮、不空虛的穩定生活。
2025/05/10
退休不等於閒著沒事做,文中分享許多退休後生活空虛,身體反而出狀況的案例,並提出「給自己留一點空,也留一點事」的建議,維持生活目標與節奏,才能健康快樂地享受退休生活。
2025/05/10
退休不等於閒著沒事做,文中分享許多退休後生活空虛,身體反而出狀況的案例,並提出「給自己留一點空,也留一點事」的建議,維持生活目標與節奏,才能健康快樂地享受退休生活。
2025/05/09
退休不等於沒收入!本文提供三種退休後創造現金流的方法:投資理財、出租房產和運用專長,幫助你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Thumbnail
2025/05/09
退休不等於沒收入!本文提供三種退休後創造現金流的方法:投資理財、出租房產和運用專長,幫助你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