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的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練習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當中,我回想到以前準備考試的時候,強者我同學它也是用類似的方法,用自己的話寫下自己的筆記,且一次次的看完課本後做簡單摘要,直到那份筆記逐漸完整。那時候大學的我,有點懶得做筆記,覺得作筆記需要花很多時間,只有用筆在書本上畫線而已,而且每次要去圖書館時都要搬著很重的書磚塊走來走去,回想起來如果那時候我就懂得用這樣的方法念書,是否我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念教科書了XDDD,可以拿去玩樂。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自己只是畫畫線,就是會覺有點可惜,沒有累積成自己的筆記,真嘔。
原則一,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寫作的前提,就是要閱讀,當你閱讀越多,素材越多,也就累積越多筆記,這也促進思考。物理學大師費曼,就曾經表明他是在紙上思考,而不是在大腦中思考。寫作是為了促進大腦思考,且筆記就是自己的思考過程,當思考放在紙上時,才是真正了解這件事情。當沒有寫下來的時候,很難誠實面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懂,因為到真正要寫下來解釋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漏洞百出,不然就會沉浸在「我好聰明,知識變多了呢」的喜悅
從閱讀中學習,闡述,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用書寫強迫用自己的話講出來。不用死記的方式把東西背下來,因為大腦不是這樣用的。沒有花時間闡述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也就是用自己的話講一次。我在網路上看到永和耕莘方識卿醫生說,他念書的時候,在隔天拿一張白紙寫下來,劃一條線,左邊代表你寫出來的東西;右邊代表是你忘記不清楚的地方,這也代表不夠理解的地方,更該好好重視回去重讀,並且試圖去回答看看,這樣讓你更加能夠記憶。
原則二,越簡單越好,目的就是之後可以用到筆記得目的,應該是越整理越為我們所用才對,但往往要用筆記的時候,卻找不到可以用的筆記;寫筆記得目的應該是讓我們很好找筆記,且很容易寫出文章才對,這才是我們平常做筆記的目的。
區分3種筆記
通常會無法順利寫出文章,通常是筆記是雜亂的或找不到,也就是比較要區分靈感、永久、專案筆記3種筆記。
靈感一、兩天就要整理,加工後進入分類的永久筆記;專案筆記是專案過了就刪除了,是為了任務而寫。

利用微筆記(150-200字左右)

把寫作的目標放在結果,想要寫完一篇文章往往無法達到,更重要的是把目標放在執行步驟,也就是所謂的系統或執行步驟,例如:每天都寫3篇微筆記、重讀前一天的筆記、檢視所有的文獻筆記、這樣的「步驟」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自己的寫作目的,也可以調整期望,且做出行動指引。

運用複利筆記法

我們往往寫筆記都是單獨成立,沒有堆疊筆記,這樣無法發揮加成效果(就如同1+1),應該要被歸類在相似的脈絡下面,重要的是找出現在這個筆記和原有筆記的「連結」。 也就是1.01*1.01的效果。永久筆記的寫作標準是你不管什麼時候來看都能看的懂,當你整理越多、應該越容易寫出有用的文章才對,加入永久筆記的時候,盡可能要找出與原本筆記相關聯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筆記間的「反向連結」,也就是可以互相串連,這是寫筆記的關鍵所在。
例如:關於時間管理,生時間講到「每日精華」、注意力協定講到時間管理是痛苦管理等等,所以拉出時間管理這個主軸後,就可以看到「每日精華」及痛苦管理,2個關鍵字,假設每個筆記單獨為1.01,但兩個放在一起,就可以一起檢視,並且看到往往就是時間管理就是管理痛苦,因為寫作的過程當中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注意力,所以需要放在每日精華的時刻,也就是把相關的筆記放脈絡當中,才會發生複利效應。
書中也有提到,安東尼,每天早上5點半寫筆記,15分鐘就可以寫出250字左右,一天可以寫出10多頁,一年可以出3部各3冊的小說,一生產出47本小說,外加16本其他的書;但是魯曼58本及數百篇文章,魯曼一天寫6則筆記而已,總共寫了41年就可以到9萬則筆記了。前後者的差異就是有沒有善用筆記的方式,如同你的資金投進銀行及分別放入股市隨著大盤成長,前者10年後可以有一筆錢出去玩;後者可以有一筆錢買一棟別墅。
原則三,寫作不是從零開始 寫作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一般而言,都是先決定題目後找素材;應該相反,先累積素材後發展題目、發現題目,這樣反過來的過程,讓寫作的阻力越小,其中保持開放的心是讓我們有更多思考模式的重點,尤其是反對我們論點的觀點更要寫進筆記內,因為篩選的條件是「相關與不相關」不是「支持或反對」,這樣才能讓你的結論保持開放性,避免「確認偏誤」,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達爾文曾言,「強迫自己寫下與自己研究結論相反的,一定會馬上記下來,因為我從經驗得知,這些事實與看法比那些我喜歡的意見,更容易被遺忘。」相反的意見,讓你更強大,且會讓你更有智慧,就如同大亨小傳作者所說,一流的人才可以在腦袋中保持不同相反的意見。
原則四,讓工作帶著你前進寫作的飛輪,因為獲益所以逐漸進步,添加能量,不是消耗,我以前要寫文章的時候很逼迫自己,因為壓力大就不想寫了。後來我改進了我的方法,用卡片盒筆記法,自然而然,減少很多的阻力,久而久之就習慣,且或的很多成就感,就越來越喜歡寫作、閱讀。更重要的是在寫筆記當中的自我回饋(自我滿足),讓我感覺到有進步和改進的空間,也就是所謂的,成長型心態主要重視的是內在回饋機制(自我滿足、激勵);相反固定型心態,是依賴外在讚美,為了維持美好形象,不願意尋求回饋,寧願短暫的美好,久之表現就逐漸落後。當我們把筆記放到一個脈絡當中,也是一種回饋,因為當你之前勉強寫下自己看不懂的東西,未來要再度把筆記放到相關的脈絡當中,你會發現你看不懂,所以強迫把筆記放到脈絡上下關聯筆記,也是一種強迫回饋機制。
最後盡可能,保持專注力幾個小方法:
  • 準備分心紙及分心紀錄表:柴加尼克效應,未完成的事物會一直佔據我們的心思,所以搞定這本書才會說所有事情都要被記下來,這樣才能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所以當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像是重新整理靈感筆記、專案筆記等事情也是需要被記下來的。
  • 盡量SOP化:減少注意力耗損,用相同的筆記方法寫永久筆記、用同樣的數位軟體等等,不要一直做決定,這樣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寫作上面。也就是當我們要保留注意力給重要的事情,盡可能讓所有事情減少作決定的次數,所以也難怪,賈伯斯都穿黑色的衣服,以減少日常做決定的次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曾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沒有累積專業?或在公司覺得委屈,做起事來十分費力,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成果? 我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曾經為了沒有專業這件事情感到十分焦慮,似乎離開公司後,自己就什麼也沒有了,看向別人似乎都有成果,而自己似乎一直保留在原地,沒有專業。 看到了這不平等優勢這本書,提出了MILES,重
這本書「內容電力公司」是關於內容創業的書,這和一般行銷不同的地方,他是一個和TA培養信任感的過程,也特別的需要「耐心」,和長期的投入,絕對不是個短期暴衝的過程,通常不會,但這樣的累積也是最為扎實的。 「內容電力公司」提出內容創業模式,當今最好的產品絕對不是先推出產品,而是打造出吸引並培養觀眾群的「系
障礙即是道路,也是我最近看到很喜歡的書,這本書提到面對「障礙」的觀點, 一個人看見危機,另一個人卻看見機會。一個人被成功沖昏頭,另一個人卻看見無情的客觀現實。一個人情緒失控,另一個人卻能保持冷靜。感覺窮途末路、絕望、恐懼、無力,這些都是「認知」的作用,改變對於障礙的態度,也是我可以控制的。 一、專注
為什麼你需要筆記?我們的腦部主要的功能不是用來記事情,他有刻意遺忘機制,避免塞了過多的資訊,大腦最重要的工作上是「思考」,更具體一點說,是在筆記間思考,也就是在平常累積的資料當中,整理、系統化並且找出關聯性。更重要的是,優秀的人、專業人士大多都有系統化的筆記方法,累積專業。卡片盒筆記作者曾寫:「寫筆
Q1你想要訴求的對象是你的同行還是你的真正的TA呢? 你會覺得你越寫專業?但是都沒有人看嗎?我們雖然可以把東西講的越來越專業,但是這樣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還得到同行的讚美?讓我們回到根本,是你的「同行」還是「一般大眾」可以養活你呢? 答案如果是後者,那這樣回到更基礎的「人話」,物理學獎得主理
你常常要寫作的時候,分心上網開始google作研究嗎?或是腦海當中一直盤旋著昨晚和老公吵架的事情、或公司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是有事沒事就想拿手機看訊息、忍不住一直刷youtube影片,你有這樣情形,過了半天一篇文章也都還沒寫出來,感到無比懊惱的情形? 注意力協定這本書,布瑞可所言,大家可以輕易辨識
你曾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沒有累積專業?或在公司覺得委屈,做起事來十分費力,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成果? 我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曾經為了沒有專業這件事情感到十分焦慮,似乎離開公司後,自己就什麼也沒有了,看向別人似乎都有成果,而自己似乎一直保留在原地,沒有專業。 看到了這不平等優勢這本書,提出了MILES,重
這本書「內容電力公司」是關於內容創業的書,這和一般行銷不同的地方,他是一個和TA培養信任感的過程,也特別的需要「耐心」,和長期的投入,絕對不是個短期暴衝的過程,通常不會,但這樣的累積也是最為扎實的。 「內容電力公司」提出內容創業模式,當今最好的產品絕對不是先推出產品,而是打造出吸引並培養觀眾群的「系
障礙即是道路,也是我最近看到很喜歡的書,這本書提到面對「障礙」的觀點, 一個人看見危機,另一個人卻看見機會。一個人被成功沖昏頭,另一個人卻看見無情的客觀現實。一個人情緒失控,另一個人卻能保持冷靜。感覺窮途末路、絕望、恐懼、無力,這些都是「認知」的作用,改變對於障礙的態度,也是我可以控制的。 一、專注
為什麼你需要筆記?我們的腦部主要的功能不是用來記事情,他有刻意遺忘機制,避免塞了過多的資訊,大腦最重要的工作上是「思考」,更具體一點說,是在筆記間思考,也就是在平常累積的資料當中,整理、系統化並且找出關聯性。更重要的是,優秀的人、專業人士大多都有系統化的筆記方法,累積專業。卡片盒筆記作者曾寫:「寫筆
Q1你想要訴求的對象是你的同行還是你的真正的TA呢? 你會覺得你越寫專業?但是都沒有人看嗎?我們雖然可以把東西講的越來越專業,但是這樣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還得到同行的讚美?讓我們回到根本,是你的「同行」還是「一般大眾」可以養活你呢? 答案如果是後者,那這樣回到更基礎的「人話」,物理學獎得主理
你常常要寫作的時候,分心上網開始google作研究嗎?或是腦海當中一直盤旋著昨晚和老公吵架的事情、或公司上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是有事沒事就想拿手機看訊息、忍不住一直刷youtube影片,你有這樣情形,過了半天一篇文章也都還沒寫出來,感到無比懊惱的情形? 注意力協定這本書,布瑞可所言,大家可以輕易辨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手寫書目卡不僅是整理閱讀心得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思考質量和寫作深度的預寫作技巧。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取並有效整理知識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尤為重要。它能幫你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觀點,並以此促進個人的思想成長和寫作技巧的提升。這裡有三大理由說明為何手寫書目卡能成為你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的有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 專注在寫作上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別看似不錯以及真正優質的論點 卡片盒筆記讓人可以專注在思考上,而不是記憶 關於寫作,你需要知道這些 處理複雜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盡量讓事情愈簡單愈好,只遵守幾個基本原則 改變工作習慣,會經歷一段一直回想到舊有模式的時期 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
對於那些渴望從閱讀中獲取更深刻見解並提高寫作質量的人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個強大的預寫作技巧。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精選和整理閱讀時的想法,還能夠增強思考的深度和寫作的結構。如果你希望使你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並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手寫書目卡值得一試。下面是三個關鍵的理解,解釋了為什麼這個方法如此有效。 理解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手寫書目卡不僅是整理閱讀心得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思考質量和寫作深度的預寫作技巧。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取並有效整理知識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尤為重要。它能幫你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觀點,並以此促進個人的思想成長和寫作技巧的提升。這裡有三大理由說明為何手寫書目卡能成為你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的有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 專注在寫作上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別看似不錯以及真正優質的論點 卡片盒筆記讓人可以專注在思考上,而不是記憶 關於寫作,你需要知道這些 處理複雜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盡量讓事情愈簡單愈好,只遵守幾個基本原則 改變工作習慣,會經歷一段一直回想到舊有模式的時期 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
對於那些渴望從閱讀中獲取更深刻見解並提高寫作質量的人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個強大的預寫作技巧。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精選和整理閱讀時的想法,還能夠增強思考的深度和寫作的結構。如果你希望使你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並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手寫書目卡值得一試。下面是三個關鍵的理解,解釋了為什麼這個方法如此有效。 理解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