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希望組織團隊內的互動良好時,不妨從以下幾個點切入改善:
1)先清晰每個人的權責範圍
權責清晰是讓各自有自己的當責範圍,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責任範圍,是當責的第一步。
許多工作環境所以人員之間的工作範圍常常沒有劃分清楚,這其實是很大的錯誤。這樣不但無法促成彼此幫忙,更容易因為事情沒有歸屬而導致無法進化,也無法有效溝通,因為每個人都有意見,但沒有誰對什麼事情負責。
工作職責範圍定義,是當責的第一步,也是基礎
2)再鼓勵團隊之間的協同工作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見,被肯定和支持。為什麼不能夠支持彼此呢?組織之間,溝通開放是很重要的關鍵,也需要領導人帶動,鼓勵團隊工作時候,同理他人的狀況,彼此透明交流訊息,讓彼此都好做事。
上位者或者領導人,不要只說跟團隊說要什麼,也不要只給予指令卻不讓對方或者彼此理解為什麼。
知曉為什麼是很重要的。理解後,大家有預期心理,知道要如何準備好狀態迎接下一步。
3)鼓勵經驗分享 Best Practice Sharing
經驗分享是最好的內部培訓,經驗分享可以互相傳承經驗,互相學習交流,也可以促進彼此的進步切磋。
4)領導人要經常engage團隊帶著他們回顧反思可以做更好的可能 retrospectives 的帶動。 回顧的過程,可以再次領悟,可以多層次的用高維度視角看見哪些好,哪些可以改善。也可以結合上述第三點,促進學習迭代進步。
Retrospective 是很重要的動作
5)根據工作表現指標,獎勵績優貢獻者
有了明確的工作範圍,就會有預期的工作成效指標和目標需要完成。領導人鼓勵成長,鼓勵目標達成,提供資源和協助,幫助團隊完成任務。
為了避免有不公平獎勵,任務目標清晰連動工作職責範圍,達成高低就是每個人各自努力,獎勵的也是每個人的貢獻成績。落後的夥伴,是領導者責任,必須想辦法幫助他們,但若發現不合適,就應該積極輔導轉換。
適才適所是領導者對團隊組建的工作
以上這些都是EAS(Enterprise Architect Structure)架構運作之論證,也是幫助加強組織溝通協同動能的方法。
EAS理論架構,由陳致瑋提出的理論,已經累積數百家企業的導入實戰經驗。EAS具有九大循環模組,善用可以釋放組織潛力,讓團隊貢獻度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