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1%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過去一週數據多如預期,就業佳、通膨緩、美元穩,不過政策上日本來個突襲,先說不要卻又臨時調整了殖利率曲線控制YCC。雖然週五收盤風險性資產看來是虛驚一場,美股依舊堅挺,雖然沒破4,600也跌不下去,仍有必要探究後續可能的影響。

日本央行的作風,介於西方歐美與東方中國之間。歐美這些年來是走透明路線,以和市場溝通清楚為原則,不希望造成過多的shock,而中國即使方向出來,就是不讓你猜到什麼時候做又會做多少。日本擺盪其中,也不時出現髮夾彎行為,這次先說不會調整YCC,突然又在前一晚透過媒體爆料會做調整,上一次這樣的經典出現在2016年1月,沒有任何預告實施負利率,本來希望給市場驚喜最後變成驚嚇。

還好這次動作不大。

原則上維持50bp的區間,但可以容忍到1%的上限。確實不是貨幣政策正常化,因為沒有升息也沒有縮表,然而就YCC本身而言,可以說名存實亡。這樣說的原因是,日本2Y-10Y curve達1%的時候,上一次是2012年,尚未實施QQE政策。

下一個問題是,去年底調整成50bps區間後,馬上就跳到0.4-0.5%,那半個月美債10年殖利率也至少上彈30bps,這次比照辦理將會挑戰前高4.1%。更何況現在距離1%還有40幾bps,恐怕30bps並不是worst case,至少是base case。

債券八月還會面臨一個死灰復燃的風險:200bn國庫券發行。六到七月狂發的國庫券完美被RRP吸收,使得市場擔心的流動性緊縮顯得杞人憂天,不過RRP的規模已經回到2022年第二季的水準,那時FED才升息不久,表示後續肯定是排擠到更長天期的需求,甚至讓存款下降的夢靨再起。

你可能會問,週五通膨數據出來後,連華爾街日報傳聲筒都說很可能真的要結束升息了,還怕什麼利率上揚?第一、上述兩項因素都屬於短期急遽型、而結束升息是一件中長期的事情。第二、違反直覺的是,如今暫停升息反而使得長債利率更容易上去。

理想的狀態是,暫停升息=短率預期不動了,curve也不動了,長率也不會動了。現在的狀況是,經濟衰退被拋到明年去,持續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以及再度蠢動的油價,會透過成長與通膨預期帶動curve變陡,因此長率會更傾向上升。

今年八月恐怕會像去年十月一樣精采,讓信仰債券送分題的懷疑人生,然後才會重生。


avatar-img
4會員
70內容數
十多年投資管理經驗淬鍊的架構,真希望剛入行就可以知道的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免責聲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兩週美股接近4,600再度超越筆者的想像力,即使不可思議也不再言短期overshooting可能會到哪裡。不過依然在下半年認為downside高於upside,worst case 到3,900-4,000的可能。
過去兩週終於見到強弩之末,不過弱者恆弱強者恆強,中國有如阿斗美國仍屬堅挺,俄羅斯兵變似乎船過水無痕,雖然氣氛不算融洽卻也沒看到大家在怕。似乎經濟數據怎樣都比預期好,升息變成升升不息也沒衰退,七月終將晴空萬里,還是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
上篇開宗明義,表明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也簡述了價格是如何影響。接下來要進一步瞭解價格變動,有兩大學問必知,缺一不可。
回顧這週還沒端午就變盤,最後利多中美關係只是一日情。"是技術性調整,不要怕"或是"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瓦格納旋風式叛變又會帶來什麼蝴蝶效應?
在我們航向投資的航道,探索無盡的荒野之前,先問問自己,展開這一切蝴蝶效應的初始點,投資的定義是什麼?
本週持續新高,雖然時間上還未超出封面魔咒的經驗法則,幅度上卻是超越筆者的想像。不可否認自債務上限解決/S&P 500突破4,200之後,我低估了認錯的力量,利空出盡也不會立馬變成利多出盡,固然沒人可以每次抓到頂部,但既然要抓,容忍空間就只能在5%以下。
這兩週美股接近4,600再度超越筆者的想像力,即使不可思議也不再言短期overshooting可能會到哪裡。不過依然在下半年認為downside高於upside,worst case 到3,900-4,000的可能。
過去兩週終於見到強弩之末,不過弱者恆弱強者恆強,中國有如阿斗美國仍屬堅挺,俄羅斯兵變似乎船過水無痕,雖然氣氛不算融洽卻也沒看到大家在怕。似乎經濟數據怎樣都比預期好,升息變成升升不息也沒衰退,七月終將晴空萬里,還是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
上篇開宗明義,表明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也簡述了價格是如何影響。接下來要進一步瞭解價格變動,有兩大學問必知,缺一不可。
回顧這週還沒端午就變盤,最後利多中美關係只是一日情。"是技術性調整,不要怕"或是"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瓦格納旋風式叛變又會帶來什麼蝴蝶效應?
在我們航向投資的航道,探索無盡的荒野之前,先問問自己,展開這一切蝴蝶效應的初始點,投資的定義是什麼?
本週持續新高,雖然時間上還未超出封面魔咒的經驗法則,幅度上卻是超越筆者的想像。不可否認自債務上限解決/S&P 500突破4,200之後,我低估了認錯的力量,利空出盡也不會立馬變成利多出盡,固然沒人可以每次抓到頂部,但既然要抓,容忍空間就只能在5%以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作為本週央行超級週中第一個宣佈利率決議的央行,週三日本央行即便預計不會做出利率變動的決定,但有兩大關注點將給市場帶來震蕩。 自日本央行3月份將基準利率從-0.1%上調至0%-0.1%以來,對其下一步行動的時機一直沒有達成共識。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此次會議上將不會加息,因其希望提振
Thumbnail
日本央行將於週三進行利率決策會議,外界預期升息0.1%至0.25%,並縮減購債金額。取消負利率政策和殖利率曲線控制,這一改變旨在防止通膨問題。對幣圈的影響取決於日元匯率變動,如日元大幅升值,可能引發市場恐慌,但總體而言,市場預期穩定,小幅下跌或是進場機會。
Thumbnail
上週來自於日本央行的最新決議意外給市場帶來了波動,儘管宣布基準利率將維持在0-0.1%的區間符合預期,日本央行表示:要等到7月會議上再了解其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的細節,這引發日圓再次走軟,市場跟隨推遲了下個月升息的押注。
Thumbnail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Thumbnail
群友問:日本央行BoJ升息,並取消YCC政策、取消購買日股ETF。理論上都是偏緊縮的政策,為何日圓不升反而貶值?
Thumbnail
大家好,新的一週迎來第一季最大的變數,美國聯準會以及日本央行的利率會議。央行開會一直很重要,這次尤其關鍵,日本國內「春鬥」加薪幅度將是5.28%、33年來最大幅度,薪資上漲外,同時因為物價及日圓貶值兩大擠壓效應,當前全市場都在猜想日本央行極有可能決議17年來首次升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作為本週央行超級週中第一個宣佈利率決議的央行,週三日本央行即便預計不會做出利率變動的決定,但有兩大關注點將給市場帶來震蕩。 自日本央行3月份將基準利率從-0.1%上調至0%-0.1%以來,對其下一步行動的時機一直沒有達成共識。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此次會議上將不會加息,因其希望提振
Thumbnail
日本央行將於週三進行利率決策會議,外界預期升息0.1%至0.25%,並縮減購債金額。取消負利率政策和殖利率曲線控制,這一改變旨在防止通膨問題。對幣圈的影響取決於日元匯率變動,如日元大幅升值,可能引發市場恐慌,但總體而言,市場預期穩定,小幅下跌或是進場機會。
Thumbnail
上週來自於日本央行的最新決議意外給市場帶來了波動,儘管宣布基準利率將維持在0-0.1%的區間符合預期,日本央行表示:要等到7月會議上再了解其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的細節,這引發日圓再次走軟,市場跟隨推遲了下個月升息的押注。
Thumbnail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Thumbnail
群友問:日本央行BoJ升息,並取消YCC政策、取消購買日股ETF。理論上都是偏緊縮的政策,為何日圓不升反而貶值?
Thumbnail
大家好,新的一週迎來第一季最大的變數,美國聯準會以及日本央行的利率會議。央行開會一直很重要,這次尤其關鍵,日本國內「春鬥」加薪幅度將是5.28%、33年來最大幅度,薪資上漲外,同時因為物價及日圓貶值兩大擠壓效應,當前全市場都在猜想日本央行極有可能決議17年來首次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