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rnation右角度是研究,左角度是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圖源:互聯網/FB群組

但是要把它在你個人的生活中,在那個層次上來看待,那就是要理解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Right Angle(「右角度」)。「右角度」就是要做一個犧牲的羔羊。我不是說這在任何意義上都是犧牲,而是說你在為整體的進步而犧牲自己。你提供的是有待實驗的材料。你們是那些必須接受一切、處理一切的人。然後Left Angle(「左角度」)就會來了,說:「做得好。讓我們告訴所有人。」

這就是它運作的方式:研究和營銷。而生活就是這樣運作的:研究和營銷。這是這個程序的最佳狀態。但再一次,在更大的層面上,你可能會看著它,說:「多麼美好;多麼有組織;多麼了不起;多麼具體,這個整個不可思議的結構。」但在個人層面上呢?我再說一次,我認識一些「右角度」的人,他們實際上不喜歡 「右角度」這個概念。而我認為這只是他們沒有真正欣賞——首先,這不是說一個比另一個更好,很明顯。而是要讓他們欣賞什麼是「右角度」。

對我而言,「右角度」是指那些衝上沙灘,勇闖未知戰場的士兵。而「左角度」則是指那些在另一端舒適的房間裡,用攝影機記錄一切的人。

阿富汗戰爭就是一個現代戰爭的絕佳例子。美國有如此先進的技術系統,包括遙控飛機和各種複雜的攝影機。在阿富汗的重大戰役中,將軍們就坐在華盛頓,一邊看著即時的戰場景象。

但是,他們也遇到了巨大的麻煩。因為整個指揮系統都失控了。突然之間,在華盛頓的一個高級將軍會說:「你最好把那個傢伙移到那裡去。」你能想象嗎?地面上的軍官們真的很不高興。突然間,將軍們不再是他們步兵的「左角度」;突然間,他們自己也成了「右角度」,突然間,一個遙遠的機理開始運作了。

沒有無辜的人就沒有真相。你不能指望「左角度」會說出真相。你不能。但你可以指望「右角度」活出真相。這很重要。這並不是說「左角度」不能;但那不是他們人生的主題。他們人生的主題更傾向於傳遞真相,而不是活出真相。這就是為什麼「左角度」有那麼多虛偽,無論是異端邪說者還是榜樣。他們在我們的發展中扮演了如此長久的角色,簡而言之就是簡單地告訴其他人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畢竟,這是第5爻和第6爻的主題。

所以,關於整個「右角度」的過程,要認識到的一點是,你會體驗到你這個Incarnation「交叉轉世/化身/輪迴」的真相;換句話說,就是你這個時代的真相。而這就是我們需要他們的原因。而「右角度」越正確,越是真正活出自己的本性,就會揭示出越多的真相。

當我改變一個「右角度」時,那是對我來說如此令人信服的一個過程。改變一個「左角度」不是同樣的事情,因為通常是基於他們已經等了四五個世紀我來改變他們。這只是一個老故事。它不基於他們在無辜中接受它。他們不是在無辜中接受它。這只是一個老的聯繫。它是不同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一無二的Projector
107會員
603內容數
自學自修實踐及分享 Human Design 人類設計///人類圖。
2025/03/30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非我時,也會逐漸發現隱藏其後的真實自我。你只需保持耐心,去觀察非我的種種表現及其反覆遭遇的阻力。七年後,絕大部份非我程式將消散,你將回歸本真的存在狀態。請記住:非我本身依然存在,只是附加其上的程序制約(conditioning)已脫落。
Thumbnail
2025/03/30
當你開始覺察自己的非我時,也會逐漸發現隱藏其後的真實自我。你只需保持耐心,去觀察非我的種種表現及其反覆遭遇的阻力。七年後,絕大部份非我程式將消散,你將回歸本真的存在狀態。請記住:非我本身依然存在,只是附加其上的程序制約(conditioning)已脫落。
Thumbnail
2025/03/03
你如何吃、何時吃、吃多少、吃得多好,以及食物對你有多好,這一切都屬於情感層面。
Thumbnail
2025/03/03
你如何吃、何時吃、吃多少、吃得多好,以及食物對你有多好,這一切都屬於情感層面。
Thumbnail
2025/02/24
如果Mind看不到方法論,如果「乘客」沒有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自我懲罰的遊戲,它就無法解脫,無法覺知。即使它的生活因為機理上的正確而變得更好,那也無關緊要。如果你追求的是真正的轉化——而這正是這些講座的本質,轉化——那麼這必須涉及你的Mind。你的Mind必須開始看到自己的無能。
Thumbnail
2025/02/24
如果Mind看不到方法論,如果「乘客」沒有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自我懲罰的遊戲,它就無法解脫,無法覺知。即使它的生活因為機理上的正確而變得更好,那也無關緊要。如果你追求的是真正的轉化——而這正是這些講座的本質,轉化——那麼這必須涉及你的Mind。你的Mind必須開始看到自己的無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配上「逆」思維「再」思考 2.當下的我是什麼角色? 3.矛頭不是指向自己,是工具出問題 4.架是用嘴吧吵的,別往心裡去  5.享受Aha的那個剎那 6.後記:面紅耳赤的說出:「你講得有道理。」
Thumbnail
Incarnation「化身/轉世/交叉輪迴」「右角度」就是要做一個犧牲的羔羊。我不是說這在任何意義上都是犧牲,而是說你在為整體的進步而犧牲自己。你提供的是有待實驗的材料。你們是那些必須接受一切、處理一切的人。然後Left Angle(「左角度」)就會來了,說:「做得好。讓我們告訴所有人。」
Thumbnail
Incarnation「化身/轉世/交叉輪迴」「右角度」就是要做一個犧牲的羔羊。我不是說這在任何意義上都是犧牲,而是說你在為整體的進步而犧牲自己。你提供的是有待實驗的材料。你們是那些必須接受一切、處理一切的人。然後Left Angle(「左角度」)就會來了,說:「做得好。讓我們告訴所有人。」
Thumbnail
世間萬物的本質是“中性”的。所有的事物至少三個面:“正面”,“反面”還有“中立面”。
Thumbnail
世間萬物的本質是“中性”的。所有的事物至少三個面:“正面”,“反面”還有“中立面”。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這本《逆思維》從書名來看,可能會聯想到逆向思考之類的。但從原文書名來看,很好理解,就是「再次思考、重新思考」的意思。不是推翻原來的思考、也不是接受對方的觀點,而是再重新思考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能保有原來的觀點。
Thumbnail
這本《逆思維》從書名來看,可能會聯想到逆向思考之類的。但從原文書名來看,很好理解,就是「再次思考、重新思考」的意思。不是推翻原來的思考、也不是接受對方的觀點,而是再重新思考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能保有原來的觀點。
Thumbnail
你可以看到為什麼「左角度」人不是來發現什麼的。它不是。它在這裡是為了把話傳出去。它在這裡是為了溝通。它在這裡是為了把訊息傳遞給那個卦內的那個過程的新周期。這就是工作。基本上,他們所傳播的是他們從「右角度」的「純真」中學到的東西。
Thumbnail
你可以看到為什麼「左角度」人不是來發現什麼的。它不是。它在這裡是為了把話傳出去。它在這裡是為了溝通。它在這裡是為了把訊息傳遞給那個卦內的那個過程的新周期。這就是工作。基本上,他們所傳播的是他們從「右角度」的「純真」中學到的東西。
Thumbnail
雨果說 人類不是易受騙, 人類也不是預設為真。 人類是既開放,又機警。 而我們是如何處理新訊息的呢? 我們會使用兩個系統。 我們會使用 可信度查證。 我們會被道理說服。 我們會聽專家的話。 我們會聽多數人的話。 而且,我們都是理性的。
Thumbnail
雨果說 人類不是易受騙, 人類也不是預設為真。 人類是既開放,又機警。 而我們是如何處理新訊息的呢? 我們會使用兩個系統。 我們會使用 可信度查證。 我們會被道理說服。 我們會聽專家的話。 我們會聽多數人的話。 而且,我們都是理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