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熬湯系列#4 憑什麼

🎙前言

「憑什麼他可以...」「憑什麼決定權在你手上?」相信大家聽到「憑什麼」這句話的時候,總是某個人砲口對外的正在抱怨一件不公的事情。但尼爾今天,應該說好幾天前想到這個題目時,正處於很大程度的多愁善感與自我懷疑(沒有到很糟糕的自我控告,只是反思比較多)。因此這個「憑什麼」比較像是尼爾要問自己的。

付出與成就

尼爾想在探討自己或他人「憑什麼」之前,先來探討一下我們在問出「憑什麼」時,是為了什麼緣故在發出這種「疑問」的。

「憑什麼他薪水比我高?」「憑什麼她可以交到那種男朋友?」「憑什麼他人品這樣還可以有這麼多粉絲?」很多時候,人們在說出「憑什麼」的時候,總是在把人與人的遭遇做比較,而常見的癥結點就是,說話者認為「被說憑什麼」的那個人的「付出」或「條件」,在「理論上」應該要比自己還要差,卻得到超乎他「該獲得」的利益。

尼爾想要粗糙暴力的做個以偏概全的解釋:人們對於付出所獲得的(不管是錢、名聲或其他資源),會有很理所當然去做比較的習性,而這種比較的習性原先是幫助人類在成長的過程,形塑出一把尺來理解事情的發展。

我的理解過頭?

簡單舉個例子,小朋友看到旁邊的小孩有糖果可以吃,自己卻沒有,於是開始哭鬧,爸媽這時會開始跟小朋友說:「誒你看啊,旁邊的哥哥因為有乖乖的把玩具收好啊,而且人家沒有哭哭,所以有糖果吃!你如果也聽話不哭,而且玩具都有乖乖收好,也會有糖果喔!」這個時候爸媽確實可以控制在小孩完成指定任務後,就給他糖果作為獎勵。

然而,上面的例子卻在長大的社會當中,因為擁有太多因素影響,且沒有一個絕對的權力在試圖將你導向某個終極目標,所以常常發生「沒做事有糖吃,有做事卻沒有糖吃」的情況。而當某個人沒有充足的資訊跟思考去判斷這個情況,且又容易沒糖吃的時候,就會開始「抱怨」。這正是因為他的「期待落空」。

(以下的內容又是被方格子吃掉後重打的... 可能會有點不連貫...因為很氣?)

那我又憑什麼

尼爾其實是從他人身上看到許多更好的資源或享受,準備心生妒忌時,好久不見的老朋友「道德」突然來訪,讓尼爾開始思考自己又是憑什麼得到現在有的這些資源跟待遇。

憑父母給我的健全身體
憑父母給我的小聰明腦袋
憑父母給我的經濟條件跟教育環境
憑父母給我的家教與心態建設
甚至
憑我出生在台灣而不是某個開發中地區
憑我從小到大沒發生過嚴重事故(不是立Flag)
憑我成長過程幾乎都被友善的對待(吧)

尼爾仔細想了一輪,才發現原先以為付出才會有收穫這件事,也不全然可解釋這一切,更多的是我無法掌控的「命運」

結語

尼爾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跟碰到生活中許多需要「抱怨」的朋友們分享。希望這不僅僅是一碗雞湯,而是真的可以透過思考練習,讓自己面對不如意,或者前面提到的這種「不公平」,甚至講廣泛一點就是「期待落空」這件事,能有更豁達的心態去面對。

人生沒有所謂公平,但你可以選擇用不同心態去面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