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多難興邦?

    ①多難就可以興邦嗎?
    ②是否無難就不能興邦呢?
    ③那興邦的同時,是否就必然多難呀?
    ④若不興邦,是否就沒有災難呢?

    以上四問,其實就是邏輯假然推理的四種情況,而其中的第二和第三問,在邏輯學上講是無效推理;也就是說,②和③這兩種情況,其結論都不一定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姑勿論如何,多難就可以興邦嗎?拋開邏輯推理不講,就以常識來判斷,多難是不必然會興邦的;相反的,在多災多難之後,之所以興邦,並非因多難,而是由於經此一難,國家和人民,上下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甘願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呀!

    「多難興邦」這個成語,源自《左傳‧昭公四年》。話說在公元前538年,楚國經過一場內亂之後,楚靈王好大喜功,自以為可以稱霸諸侯,於是就派遣使臣前往晉國,要求晉君協助召集其他諸侯會盟,也就是讓楚國擔當盟主。

    晉平公聽了自然就很不高興,心想你楚國算老幾呀?於是就與大夫司馬侯商議。晉平公對司馬侯說:我國地勢險要,能攻能守;盛產戰馬,軍糧充足;而楚國又經歷內亂,局勢未定。就這三個原因,楚國能稱霸於天下嗎?

    誰知司馬侯舉了兩個百多年前的歷史事例,一個是齊桓公,另一個是晉文公,這兩個曾經一度成為霸主,同樣都是經歷過多年的坎坷、多年的磨難,最後終得君民上下團結一致,發憤圖強,振興邦國。故此,楚國內亂剛平,民心穩定,這可能對楚國是有利的,而對咱們晉國反而不利呀。最後,司馬侯建議:就讓楚國暫時當當盟主吧,讓他狂妄自大,肆無忌憚,忘乎防守,自取滅亡。

    於是,晉平公答應了楚國的要求,就讓楚靈王當盟主。結果,不出幾年,楚靈王正如司馬侯預料一樣,自以為不可一世,才弱氣粗,荒棄朝政,於是又發生內亂,靈王被逼自殺。

    各位,多難之所以興邦,最主要的內在原因,是得民心呀!

    (寫於2023年8月9日於澳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