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 》面對未知的下一步,享受自我實踐的過程

閱讀| 《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 》面對未知的下一步,享受自我實踐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追求自我夢想的實現過程中,他人目光往往如同現實社會裡的各種預訂人設,左右著我們的決定。唯有當你十分確定那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時,才會想辦法克服萬難去完成。終究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答案,而非回應旁人的疑問
raw-image



這本書的作者原本在出版業工作了好幾十年,在42歲這年,決定要出國念運動管理碩士,完成他內心想做的事情。
他發現,最難放下的,是過去所建立的「人設」。這之中包括了社會的期待、未知恐懼、他人的不解、要放下經營許久領域的自我質問...等等。


► ⋯ 準備好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了嗎?


去年底決定要裸辭,成為自由工作者時,也經歷了差不多的心境。
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準備好要reset人生了嗎?」

最後讓我堅定心意的,是把自己從現在的維度,拉到五年之後。「hi,五年後的妳,會後悔給自己一年的gap year時間,去探索人生嗎?」

我心中有個聲音很明確:才不會後悔!正因為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才更要去找。也許在找的過程,就會往想去的方向更靠近了。

⋯ gap year過了半年的感受?

最深的感受是:人生是自己的,想清楚了就去行動。
這段期間一樣會出現許多考驗,但那都只是讓我檢視,為了一個自己想要創造的理想生活,我願意犧牲什麼、那什麼交換?
目前在這條路上,還是很有生命力的在過每一天。



►⋯ 如何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關於這一題,我有了新的認知。

每種選擇背後,都伴隨著或大或小的損失。
像是離開了穩定的上班族生活,就失去了過還不錯生活品質的機會。以前可以常常去電影院看電影、喜歡的歌手開演唱會不管票多貴都買、看到喜歡的活動就參加、下班後常常跟朋友聚餐、購物時不用考慮這麼多.....等等。

現在則是得更有意識的每筆開銷的必要性。

但這樣的選擇,也開創了許多可能性。
而這些是金錢買不到的,來自內在的滿足感。

像是可以在平日的下午逛書店、去咖啡廳,享受沒人時的悠閒。
還有開始慢慢建立自己的事業,即使短期內無法盈利,但有種看著小樹苗在慢慢茁壯的成就感。

做出一個充滿未知的選擇,究竟是損失還是獲得?
對我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我享受這個過程每個當下。

可以確定的是,所有帶著恐懼而做的選擇,會讓自己走得辛苦,一點都不快樂。



這是一本在徬徨迷茫時,陪伴我的書,彷彿有個在平行時空也經歷同樣狀態的人,寫下他的人生故事,告訴我不要害怕,真的給了很多勇氣。
也推薦給所有正處於人生的交叉路口,對於下一步躊躇不前的人。

📒《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  》
作者:黃俊隆
出版:2021年by 早安財經

raw-image




avatar-img
我的正念生活旅程
20會員
18內容數
我曾經是一位在外商工作的上班族,因職場壓力身心失衡,接觸了正念,學習自我照顧、平衡身心。 現在是一位正念引導師,這裡與大家分享正念練習方法,一起鍛鍊覺察力、學習與壓力共處、提升生活幸福感,感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正念生活旅程 的其他內容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時間多寡與幸福感未必成正比。史丹佛商學院博士Cassie Holmes的研究指出,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如何運用時間。本文從《更快樂的1小時》探討時間管理與幸福感的關係,並提出三個提升幸福感時間運用策略:80/20法則、避免多工、雜事集中處理。並探討正念冥想的幫助。
5/5更快樂的1小時
我在一個傳統的家庭環境長大。 「好好念書、找穩定的工作」,就是我求學時代最核心的信念。 ​ 直到閱讀,讓我看到了更寬廣的世界,開啟了「自我探索」,對於既定價值觀產生質疑,不斷地對自己的生命問無數個「為什麼」。 ​ 尤其是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為什麼我會在這個世界上?我這一生想做什麼?什麼是我真正
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情緒議題,正好連結了我在正念中的學習。情緒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任何一個情緒可以全然的定義我是誰。透過正念練習,瞭解情緒的保護作用,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覺察信念系統並自我療癒,選擇愛而非恐懼的力量,成為情緒的主人。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時間多寡與幸福感未必成正比。史丹佛商學院博士Cassie Holmes的研究指出,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於如何運用時間。本文從《更快樂的1小時》探討時間管理與幸福感的關係,並提出三個提升幸福感時間運用策略:80/20法則、避免多工、雜事集中處理。並探討正念冥想的幫助。
5/5更快樂的1小時
我在一個傳統的家庭環境長大。 「好好念書、找穩定的工作」,就是我求學時代最核心的信念。 ​ 直到閱讀,讓我看到了更寬廣的世界,開啟了「自我探索」,對於既定價值觀產生質疑,不斷地對自己的生命問無數個「為什麼」。 ​ 尤其是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為什麼我會在這個世界上?我這一生想做什麼?什麼是我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