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變成資優生?|親子教養#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不是「資優生」呢?又有俗語說「天才是1%的天份,加上99%的努力」,那麼一個人的資優究竟是天生就註定,還是能夠靠後天的努力來翻轉呢?接下來這篇文,都將一一為大家解答。

不過,在揭曉答案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對於你自己而言:所謂的「資優」究竟是什麼?一個人要表現得多好才稱得上「資優」?

所謂的「資優」是什麼?

當「資優」這個詞一出現,你會把什麼當做資優與否的評斷標準呢?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很直覺的想到「課業成績」,讓我們有這種反應的原因,在上一篇〈為什麼華人社會這麼注重成績?〉的內容中都有提到,無論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期待和要求,或者是受到社會環境所影響,甚至連歷史事件都是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所以在過去,我們多數人都認為一個人的「成績好」才代表這個人足夠優秀,直到現在,人們對於成績的要求也不見大幅度的改善,反而出現越來越多承受不住課業壓力,選擇結束生命的青少年。

過度的注重成績會導致⋯⋯

就像剛才所提到的,有許多「青少年自殺」的報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除此之外,如果我們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而且過度注重分數的高低,將會造成許多負面的結果,具體而言有哪些呢?

  1. 難以看見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現:由於我們把焦點都擺放在孩子的「學業」以及「成績」上,若沒有刻意去觀察孩子的表現,父母可能就難以注意到孩子在課業之外的發展,像是美術、音樂、體育⋯⋯等等的方面。
  2. 容易忽略孩子在過程當中的努力:我們必須意識到「成績」是一個「結果」,而非原因。當父母只針對分數的高低而對孩子進行賞罰,除了會讓孩子容易把成績當作目標以外,也可能會覺得自己努力的「過程」是被忽略的、不重要的,甚至也將成績看作是自己的全部,心情也可能會隨著分數的高低而起伏。
  3. 親子關係緊張甚至可能產生衝突:有些孩子對於父母的責罵選擇壓抑的默默承受,有些孩子可能會發聲反抗、與父母起口角衝突,無論是哪種應對方式,其實或多或少都代表著親子之間的關係出現異狀,需要多加留意。

看見不一樣的「資優」

其實資優與成績好並不是絕對的關係,為了親子之間的張力與衝突,我們可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資優」。在GOOD TV《愛我們的家》的〈資優,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這部課程影片中,慈惠老師引用了「多元智能理論」想幫助各位家長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孩子的資優。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哈佛大學的教授賈德納(H. Gardner)所提出,賈德納不認同僅僅使用IQ(智力商數)就斷定一個人的資優與否,並主張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優勢智能」,若透過後天的學習則能讓優勢更加強。同時賈德納教授提出其他八個多元智能,包括邏輯數學、語文、音樂、自然觀察、空間視覺、肢體動覺、人際以及內省。

  • 邏輯數學:具有辨別邏輯與數字的敏感度,或是能夠處理一連串邏輯推理的能力。
  • 語文:對聲音、節奏、文字的不同意義及語言的不同功能具有敏銳度。
  • 音樂:能產生不同的節奏、音高與音色,並且能夠鑑賞及表達音樂。
  • 自然觀察:對大自然相當敏銳,能藉由五官的觀察,來區別動植物之間的細微差異。
  • 空間視覺:對色彩、線條、空間有敏感度,能準確地感受視覺空間,並表現出來。
  • 肢體動覺: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想法和感覺,喜歡動手做、參與戶外活動。
  • 人際:擁有適當辨別和反應出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及慾望的能力。
  • 內省:能意識到自己的內在情緒、意象、動機和欲求,且同時能自律與自知。
八種多元智能

八種多元智能

你我都是資優生,當然孩子也是

我們一定會有先天的優勢,只是需要後天的啟發,才能夠讓原本的資優越來越顯明。賈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的理念中有個大原則:每個人都是資優的,但也需要後天的學習與訓練,才得以發揮與伸展才能。所以「如何讓孩子成為資優生?」其實就是需要藉由父母的觀察以及成全,來陪伴孩子發揮所長。

然而不只是孩子,在教養的旅程當中,我們所學到的每個策略和方法,都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生命經驗,嘗試著以多元智能理論來看見自己的長處,並鼓勵自己。我深深盼望「資優」這個詞,能夠從可能讓人感到壓抑,轉變成從裡到外真實肯定彼此的含義,讓我們一起從教養中自我療癒!一起走幸福教養之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拾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孩子因生氣開始哭鬧、大吼大叫等行為相信各位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因著孩子生氣而產生失序的行為,以至於生氣這個情緒變成家長們最害怕最不喜歡的情緒。 生氣有解方,來看看繪本《生氣爆炸時,怎麼辦》吧!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因生氣開始哭鬧、大吼大叫等行為相信各位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因著孩子生氣而產生失序的行為,以至於生氣這個情緒變成家長們最害怕最不喜歡的情緒。 生氣有解方,來看看繪本《生氣爆炸時,怎麼辦》吧!
Thumbnail
2024/01/10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2024/01/10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2023/12/20
近年來臺灣也面臨到高齡化及少子女化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有許多社區都成立了關懷據點,有些據點會在固定的時間舉辦「共餐」的活動,而大部分的關懷據點多以「長者」為主要的服務對象,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的「共餐」可能多以長者在社區據點的活動為主。不過,共餐也適用於家庭的,且對於每個家庭成員而言都非常重要! 家
Thumbnail
2023/12/20
近年來臺灣也面臨到高齡化及少子女化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有許多社區都成立了關懷據點,有些據點會在固定的時間舉辦「共餐」的活動,而大部分的關懷據點多以「長者」為主要的服務對象,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的「共餐」可能多以長者在社區據點的活動為主。不過,共餐也適用於家庭的,且對於每個家庭成員而言都非常重要! 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想知道該如何教養小孩才能讓他們「聽話」或是成為一個會讀書以後能有所成就的人,但我們總是太過執著於教育孩子順從自己的方法,而忘了先檢視並端正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也很少關注自己到底是否對現有的生活感到滿足? 或許有些人會馬上說:「生了小孩怎麼可能會有多快樂?只是不斷地犧牲且燃燒自我而已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想知道該如何教養小孩才能讓他們「聽話」或是成為一個會讀書以後能有所成就的人,但我們總是太過執著於教育孩子順從自己的方法,而忘了先檢視並端正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也很少關注自己到底是否對現有的生活感到滿足? 或許有些人會馬上說:「生了小孩怎麼可能會有多快樂?只是不斷地犧牲且燃燒自我而已
Thumbnail
我們來談論一篇很現實的主題:   你爸媽可能很擔心,你卻不以為意,但結果又會常掛於心的數字–「成績」。上國中後,爸媽時常擔心你的成績,狀態演變到最後卻成了嘮叨,而你原本很想努力表現一波,讓身邊的人刮目相看,卻到最後充滿壓力。你想努力、你想接受讚揚、你想獲得成就感、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但,是不是很
Thumbnail
我們來談論一篇很現實的主題:   你爸媽可能很擔心,你卻不以為意,但結果又會常掛於心的數字–「成績」。上國中後,爸媽時常擔心你的成績,狀態演變到最後卻成了嘮叨,而你原本很想努力表現一波,讓身邊的人刮目相看,卻到最後充滿壓力。你想努力、你想接受讚揚、你想獲得成就感、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但,是不是很
Thumbnail
因為整理書櫃,重讀這本書。評語是「體制內教育求生之道」,裡頭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很能回應廣大的家長焦慮。 例如: 在乎成績=不快樂的童年? 不在乎成績=快樂的童年? 不喜歡讀書=不需要努力? 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無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分數就不重要」?
Thumbnail
因為整理書櫃,重讀這本書。評語是「體制內教育求生之道」,裡頭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很能回應廣大的家長焦慮。 例如: 在乎成績=不快樂的童年? 不在乎成績=快樂的童年? 不喜歡讀書=不需要努力? 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無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分數就不重要」?
Thumbnail
       不管你的孩子讀明星學校、一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學生活都是每個人生的必經過程。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為什麼呢?      
Thumbnail
       不管你的孩子讀明星學校、一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學生活都是每個人生的必經過程。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為什麼呢?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回顧一下本書的五個主題架構: 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 讀書,終究是孩子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雖然無法翻轉教育體制,孩子也能樂在學習 預先儲備堅實的學習力 讀完這本書後,自己總結了以下四個要項,是要時時警醒自己要能做到的事。 *養成「對自己份內工作負責」的基本態度。
Thumbnail
今年九月,帥帥終於上小學了! 帥帥從第一天上學的興奮,到後來天天要拿筆寫功課,有過抗拒、有過排斥。 甚至連考試狀況,都讓帥爸嚇到...
Thumbnail
今年九月,帥帥終於上小學了! 帥帥從第一天上學的興奮,到後來天天要拿筆寫功課,有過抗拒、有過排斥。 甚至連考試狀況,都讓帥爸嚇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