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身旁不乏白天上課、晚上補習、睡前複習的同學,無論是國小、國中一直到高中,只要走在學校旁邊幾乎都能發現補習班林立,甚至台北車站附近還有所謂的「補習街」存在。種種的現象都可以發現,我們的社會風氣相當看重「成績」,甚至連幼稚園或是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開始擔心是不是要給孩子上注音的先修班,深怕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點。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落後」,甚至為什麼華人社會這麼注重成績?
近幾年「正向教養」以及「原生家庭」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每次走進書店的心理勵志和親子教養專區,可以看到高達每十本書當中就有一半以上的內容跟這些主題有關,因為人們開始注重家庭教育對自己還有對社會的影響。
回想從小到大的你自己,或者至少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被家長要求過要考好成績,也被要求考到好學校,理由是,未來出社會才能夠找到好工作。被爸媽不斷的要求,甚至還會因為沒考好而被罵,這應該是每個大人小孩只要回想起來,都會感到相當痛苦吧!因此,這些事情理所當然地讓我們認為,是「原生家庭」害的,都是因為爸媽這樣施加壓力,才會讓我的求學歷程這麼痛苦!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是」但也「不是」。
在研究所修親職教育研究課時,老師會要求每週報告的同學,要在其中加入華人的歷史典故,這讓我發現,其實每個教養的議題都與歷史有關係,當然,就連我們所談的「成績」也和歷史息息相關。
在GOOD TV《愛我們的家》的〈資優,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這部課程影片中,慈惠老師提及過去華人士大夫的觀念,導致我們容易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孩子努力的過程,不過「士大夫觀念」究竟是什麼呢?
魏晉南北朝時,皇帝為了實施中央集權,因此修改了漢朝的察舉制,選擇將「考試」加入,成為揀選人才的手段之一,因此才會有「九品官人法」的制度產生。然而,當時還是需要通過「面試」才能夠榜上有名,因此大多數的名額還是讓士族佔據了,所以才會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句諺語流傳。直到唐宋時期,選才制修改為完全憑藉考試來決定名次的「科舉制度」,這種風氣才得以改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大家應該熟悉,不過為何「唯有讀書高」呢?我們來思考一下。
在過去的時代,貴族、士族集權,階級的流動近乎僵化,導致富者恆富而貧者也恆貧,一直到科舉考試出現,貧民的階級翻轉才終於出現了一線希望。既然是考試選材,那麼必定是以「分數高者」為選拔標準,所以考的越好越能受重用,也代表越能「出人頭地」,讓家人甚至是整個家族都與有榮焉。從這樣的歷史脈絡,我們便不難理解「考試」與「分數」對華人而言為何佔著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全球化的影響力。資訊的流通,讓人們可以迅速掌握世界的變化,加上交通工具的普及化,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界線已不再如此的僵化,這帶來許多的好處,像是跨國的貿易變得容易、經濟更加地流通,而探望身處異國的家人也可以說走就走,我們藉著全球化真正的看見什麼是「無遠弗屆」。
另一方面,因為社會風氣仍然強調「人才」和「競爭力」,這樣的方便其實也讓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將子女送至國外求學,而許多的資訊也為下一代帶來極大的壓力,因為這讓人們的競爭戰場不再只限於國內,還必須開始留意「各國」的趨勢,也必須留意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應付這些挑戰。
所以為什麼華人社會這麼注重成績?首先,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絕對是存在的,但是,在現代如此注重原生家庭議題的氛圍中,其實反而可能會讓人們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所以我們不妨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探討每一個教養議題,本文回顧了歷史的故事;其次,也不忘檢視現在的社會風氣,希望更全面地瞭解教養的狀況。
下次,我們將更多來探討與「成績」相關的議題,希望能讓大家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