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爬山若是為了風景,為何一定要登頂?

今天下午我去爬山。我明明知道山道上的每個人爬山的目的都不同,出發時間不一樣,身體狀態與登山經驗也有異,卻在被超前時感到一陣焦慮。我禁不住想,那股疲憊不安的壓力感到底是哪裡來的?
啊是了,我在出發前忍不住暗自假設了「我一定要在天黑前登頂」、「我不能休息太多次很弱很丟臉」,這兩個假設導致我頻頻往前看,往那蜿蜒綿長的山道看去,一看壓力就飆高。這股壓力使我沒辦法安住在身體與當下此刻,因為我的眼睛我的心已在尚未抵達、看似遙不可及的未來,使我加速自我消耗,更疲乏無力。
想起了「當下的力量」其中提到的「爬樓梯」,每次都安住在當下的把腳抬起來,把腳放下,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同時我告訴自己,今天就算不登頂也沒關係,也不需要跟別人比較,累了就休息,反正也沒人認識我(認識也不要緊,反正我承認我本來體力就不佳,還在訓練)。
突然我發現路邊有好多很棒的風景,很美麗的花和樹,趁停下來休息一邊仔細觀察欣賞。這些是我剛剛完全無法感受到的。
我想靈修,乃至於人生就像是在爬山。若有爬山夥伴,在你疲憊的時候可以鼓勵你,在你危難時可以照應你,在成功(登頂)時可以共同慶祝,但無論多麼親密、多麼相愛,山還是得自己爬。
若腳程不同,想看的風景不一樣,自然地說再見,互道祝福,然後分道揚鑣,也是一件很美很自在的事。
你想看什麼風景呢? 你還記得你出發的初衷是為了什麼嗎? 你願意讓自己安住在現在嗎? 你可以休息了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