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工智慧,會不會產生統計性歧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人工智慧AI+法遵

蒙老師不嫌棄,台灣法學基金會8/26研討會,指示我負責「AI+勞動法遵」的場次,要提出一篇文章發表。

raw-image

因為基金會舉辦之研討會,在國內法律類型研討會中,通常是參與人數最多,這一場也不遑多讓,報名人數突破300人。

●摸不著頭緒

說真的,我自詡科技法律很在行,但是看到「AI+勞動法遵」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是要寫下列哪一種呢?

1) AI如何幫助企業符合勞動法遵?

2) 還是AI協助企業後,是否有違反勞動法遵的情事?

一開始我先丟一些網路資料進去,在這些資料中,發現有許多政府機關早就在做委託研究,包山包海的寫了很多,這些委託案可以幫助我釐清可研究項目的範圍

在慢慢爬梳資料之後,發現其中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財幼幼班:慢賺就是穩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突破點在哪裡? 我每次出書,很擔心有錯誤 國考書答案寫錯、圖畫錯,會被罵很久,我倒也不是怕被罵,而是一個錯誤代表著對讀者的虧欠。 《圖解考試的科學》這種市場書比較不怕錯字,但還是有一件事情讓我很害怕,就是擔心讀者看不懂,罵我寫這什麼屁話,一點用處都沒有。 以前出書,想要賺點版稅的想法比較多一
海空分家:從市場倒貨到鉅額逐筆交易 之前無論是七月營收、Q2數據,在之前的文章《華航公布Q2季報,長榮航的表現呢?》都有提到,長榮航疫情後的表現開始穩步向上。 數據雖然好,但目前長榮集團老大與老三正在進行「海空分家」,之前長榮國際陸續處分長榮航空股票後,市場直接倒貨,這應該是導致長榮航股價下滑的
2017年,出生人口數開始崩跌 今年是兔子年,時至七月,出生人數才76,919人,預估全年為131,861人。繪製成歷年出生人口數之圖表(如下圖),自2017年跌破20萬人之後,就持續快速崩跌。 如上圖,紅色框框處為最近五次「虎兔龍」年的出生人數,我國不太喜歡生出小老虎,所以當年度出生人數比較低
考生常見的問題 這算是緣分吧! 工作非常忙,但猛然有一位住在桃園的○庭跑來說有預訂我的書,很期待看到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有一些難度,沒有接觸過大腦運作的同學可能很難明瞭,聊著聊著,○庭講到他準備考試一年多,但最大的問題是看到考題可以知道考點,但腦中卻是一片模糊。 我突發奇想,提議可以上一次一對一
利率升無可升 我之前寫過一篇《一段教授與投資小白的對談:美債ETF的投資期望值》文章,內容提到「利率升無可升」是較佳的買點。 問題在於升無可升,現在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次降息,七月降息的時候,市場上有認為七月是最後一次降息《經濟學家:Fed下周是最後一次升息估最快明年1月降息》,然而聯準會則表示今年
華航公布Q2的狀況 華航於112/8/9盤後公布Q2季報(上半年H1)的財務報表 但這是上半年H1,也就是Q1+Q2,如果想要知道Q2的情況,就必須將H1-Q1=Q2 經過計算之後,得出下表: 依據媒體轉述公司方面表示之報導,各區旅客皆有明顯增幅、航空燃油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對營運有
突破點在哪裡? 我每次出書,很擔心有錯誤 國考書答案寫錯、圖畫錯,會被罵很久,我倒也不是怕被罵,而是一個錯誤代表著對讀者的虧欠。 《圖解考試的科學》這種市場書比較不怕錯字,但還是有一件事情讓我很害怕,就是擔心讀者看不懂,罵我寫這什麼屁話,一點用處都沒有。 以前出書,想要賺點版稅的想法比較多一
海空分家:從市場倒貨到鉅額逐筆交易 之前無論是七月營收、Q2數據,在之前的文章《華航公布Q2季報,長榮航的表現呢?》都有提到,長榮航疫情後的表現開始穩步向上。 數據雖然好,但目前長榮集團老大與老三正在進行「海空分家」,之前長榮國際陸續處分長榮航空股票後,市場直接倒貨,這應該是導致長榮航股價下滑的
2017年,出生人口數開始崩跌 今年是兔子年,時至七月,出生人數才76,919人,預估全年為131,861人。繪製成歷年出生人口數之圖表(如下圖),自2017年跌破20萬人之後,就持續快速崩跌。 如上圖,紅色框框處為最近五次「虎兔龍」年的出生人數,我國不太喜歡生出小老虎,所以當年度出生人數比較低
考生常見的問題 這算是緣分吧! 工作非常忙,但猛然有一位住在桃園的○庭跑來說有預訂我的書,很期待看到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有一些難度,沒有接觸過大腦運作的同學可能很難明瞭,聊著聊著,○庭講到他準備考試一年多,但最大的問題是看到考題可以知道考點,但腦中卻是一片模糊。 我突發奇想,提議可以上一次一對一
利率升無可升 我之前寫過一篇《一段教授與投資小白的對談:美債ETF的投資期望值》文章,內容提到「利率升無可升」是較佳的買點。 問題在於升無可升,現在到底是不是最後一次降息,七月降息的時候,市場上有認為七月是最後一次降息《經濟學家:Fed下周是最後一次升息估最快明年1月降息》,然而聯準會則表示今年
華航公布Q2的狀況 華航於112/8/9盤後公布Q2季報(上半年H1)的財務報表 但這是上半年H1,也就是Q1+Q2,如果想要知道Q2的情況,就必須將H1-Q1=Q2 經過計算之後,得出下表: 依據媒體轉述公司方面表示之報導,各區旅客皆有明顯增幅、航空燃油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對營運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曾經有人這麼說過,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許多工作,從勞力這種基礎的工作一直到繪圖師、聲音工作者等等的藝術層面,到現在,最新的AI經過十幾年的學習,輸入了難以想像的判決數量後,AI的觸手伸向了法學界。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中,早期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將解決問題的規則輸入計算機,試圖通過啟蒙運動理性的思路模擬人類的智能行為。然而,這條路逐漸變得艱難,因為規則過於繁多,無法應對複雜的情境和語境。在這個背景下,一些科學家轉向了神經網絡算法,試圖模擬人腦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江湖救急,協會的課程招生有點狀況,幫忙宣傳一下。 我個人覺得勞動法並不是很困難的法律,如果稍有慧根其實可以自學,不過有些部分自學就很可能產生問題,例如: 行政機關見解與司法見解時常可能產生會衝突 此時,要採用哪方見解其實就是很大的學問,更不用說,司法訴訟實務判決見解也可能產生分歧,此部分建議有
Thumbnail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Thumbnail
在2022年3月,《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先進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系統性回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Adva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各國其實都加緊腳步要「監管AI」,而台灣,終於在7月15日提出「第一份官方AI基本法草案」。這次我們會用生活化例子來解讀這份草案,也一併納入上週剛生效的歐盟「人工智慧法」、還有美國及英國經驗,試著用更全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認識「AI監管/治理」。欸!連Google都對台灣政府提「AI建議」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AI的世界充滿了創新和潛力,涵蓋了許多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和機器人技術。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複雜而多層面的,既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需要在技術發展和倫理規範之間找到平衡,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曾經有人這麼說過,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許多工作,從勞力這種基礎的工作一直到繪圖師、聲音工作者等等的藝術層面,到現在,最新的AI經過十幾年的學習,輸入了難以想像的判決數量後,AI的觸手伸向了法學界。
Thumbnail
人工智慧系統正在慢慢影響我們的生活,並在不同的產業和產品中得到應用。目前使用的系統大多是基於狹義人工智慧。狹義人工智慧與通用人工智慧有很大不同。 狹義人工智慧的創建是為了專注於特定任務,一個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中,早期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將解決問題的規則輸入計算機,試圖通過啟蒙運動理性的思路模擬人類的智能行為。然而,這條路逐漸變得艱難,因為規則過於繁多,無法應對複雜的情境和語境。在這個背景下,一些科學家轉向了神經網絡算法,試圖模擬人腦的感知能力。
Thumbnail
江湖救急,協會的課程招生有點狀況,幫忙宣傳一下。 我個人覺得勞動法並不是很困難的法律,如果稍有慧根其實可以自學,不過有些部分自學就很可能產生問題,例如: 行政機關見解與司法見解時常可能產生會衝突 此時,要採用哪方見解其實就是很大的學問,更不用說,司法訴訟實務判決見解也可能產生分歧,此部分建議有
Thumbnail
★看似客觀中立的機器運算,可能在學習人類提供的資料後,再複製社會偏見與歧視,形成「自動不平等」!
Thumbnail
在2022年3月,《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刊登了一篇題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先進技術與人力資源管理:一個系統性回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ics, Ad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