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的界線

當另外一半在言語中貶低自己,對著孩子說,「你容易放棄的個性,這是你媽媽的基因,這樣很不好。」這包含了聖經中的論斷,還有心理暗示的部分,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說,都不是一個正面的教養典範。當下聽到的時候,心裡其實是的很不舒服的,像埃了一記悶棍。幸好我有獨處的時間,可以好好想這件事。

其一,對方貶低我,我是否容許?我是否需要憤怒?前者的答案應該是「不」,但是後者也是「不」。我希望得到尊重,但是不需要以憤怒的形式來表達,我也不需要把這個不快,內化成為自己需要消化的東西,變成一種需要排掉的毒。因此,我選擇畫出我的心理界線,不去在意,英文所說的”not taken”。一方面我會選擇好好的表達我自己的界線,我不喜歡被這樣說,也不認為,身為父母,應該這樣說自己的孩子與配偶。另一方面,我決定不要把這件事情放在我的心上,不要讓它有機會變成暗瘡膿毒。

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有點愛無能,這樣很不好過,有可能像憂鬱症一樣,什麼都無法感覺。後來發現自己把太多事情壓在心上了,其實並沒有必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