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知行合一就是洞察力與靈敏度的代名詞

許多人對知行合一或有不同的見解,但我們的定義非常簡單,也許顛覆傳統思維,但絕不是一窩蜂或是新的潮流趨勢,就是之前所說的洞察力與靈敏度,我們用扁鵲的醫術指出大腦慣性思考的瑕疵,用《關鍵報告》(The Minority Report)來凸顯「防患未然」的必要思考,最後以成語或俚語揭示,無論是預知現象、因果關係與連鎖反應等思維,是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機制,內化成為大腦深層記憶的一部分,洞察力就是知 ,靈敏度就是行,簡言之,「知行合一」就是結合洞察力與靈敏度的一種綜和能力(缺一不可)---掌握關鍵細節並預先採取有效行動的能力。

當然「知行合一」的「知」確有知識的意涵,但千萬別誤解或是被洞察兩個字影響,以為「知」是很高深的理論或學問,相反的,常常讓人跌破眼鏡的知,都是不起眼的知識或是多數人忽略的細節,說穿了僅是一種多維或逆向的思考模式(或稱為窮究事物的基礎原則),雖然在多數的情境上是「行」的評價遠大於「知」,有句俗話說得很貼切「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而且骨牌效應的連鎖反應告訴我們,行/動是驗證預知的下一張或前一張骨牌,或是當下截斷連鎖反應的一項舉措,使得問題或事件往衝擊較低與影響較小的發展方向,但「知行合一」的綜效才是成為累積組織智商的關鍵要素,猶如做對的事而且把事情做好,在組織的績效上就是呈現快速解決關鍵問題的行動力,而不是「評論有餘,行動不足,事後諸葛亮,事前諸一樣」的組織氛圍。

千金難買早知道

事後諸葛亮,後悔藥


有句順口溜說道:「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想不到」,就是在正向邏輯思考知道卻忽略的實證,世界上的藥有很多種,唯獨沒有後悔藥,所以眾人皆知「千金難買早知道」,「捶胸頓足」的萬般無奈卻是有志一同,心有戚戚焉;

特別要說明的,有想到而沒有採取行動(知而未行)與想不到是一樣的「捶胸頓足」外加「令人扼腕」。



舉例來說,例如當組織內某些人員的出勤異常狀態、或是某些產品的良率未見改善等,管理者就能直接觀察到對營收/業績的影響,這或許是顯而易見的直覺反應無須小題大作,「蝴蝶效應」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輕忽微小的事件,特別是顯而易見又關乎初始條件的事物;再者產品庫存偏高、原物料價格區間波動異常、逾期帳款/齡偏高等現象,就能預先知曉產業發展的營運趨勢,提前做好公司的資金規劃與風險控管(採取行動),這種綜觀全局的先見之明(不是事後早知道),或可稱為洞察力(Insight),常出現在某些資深或績效優異的經理人身上或是營運訊息透明度較高的組織,預先掌握好相關的企業活動(或所謂前幾張骨牌)的骨牌效應而採取行動,雖然未必可以讓問題不發生,但至少可以有效控制問題的發展,進而減少對企業組織的損失或衝擊,這種「宏觀思維與微觀行為」,也有人直接定義這是風險控管與危機處理,不過叫什麼名稱並不重要(學院派的老師可能會跳腳),核心的關鍵在於掌握這個連鎖反應的機制或是透過筆記的數位科技來實現這個連鎖反應,特別要強調的,這個連鎖反應機制絕對是領先財務報表的結果,而這就是所謂數位神經網路所要呈現的洞察力(Insight)與靈敏度(Agility)。目前全球股市的程式交易系統,就有這個機制的設計,它是以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到某一個限定的目標時,為有效控制波動並免於影響擴大,有所謂的融斷(或熔斷)機制。

相信,經過以上的說明,應該對數位神經網路(Digital Nervous Network)的概念(筆記要實現的架構)有基本上的認識,至於洞察力(Insight)與靈敏度(Agility)是一種綜合統合的能力,或是稱為行動力(「行」的評價遠大於「知」),猶如大腦的直覺反應,缺一不可,就像我們的手接觸到熱騰騰的水,二話不說的直接反應就是收手,這反應看似未經大腦思考,實則早已成為大腦的記憶,這個記憶無論從親身體驗或是長者的敦敦教誨,早已深植在我們的大腦記憶反射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