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四根性(修行课2022/01/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一种,闻即信受

也就是第一次听就相信了,或者第一次接触就悟了。

比如禅宗的六祖惠能的例子,目不识丁,就听了一个读书人念金刚经,然后就顿悟了,最后得到五祖传衣钵,这种就是。


第二种,勤劝成就

先不说信不信,反正我不抗拒,也不全接受。然后先了解,先接触,多看多了解,当了解得差不多,看到很多了,自然就相信了。


第三种,久化方归

抱着怀疑,就算我觉得是好的,但我也不相信,我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撞的南墙多了,终于明白,真的要听一听了。


第四种,不生敬仰

说白了,缘分不到,说什么都没有用。这和道理正确与否已经没有关系了。也没必要说什么。

这好比强如佛祖当年,虽然传的是正法,但也有3000人的反佛法团呢,所以正知正见,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需要讲缘份。不懂就是不懂,听不进就是听不进,没法强求。

这种人还是留给地藏王去渡吧。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善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證悟,需要的是機緣。 就像佛祖所證的「無生」,只有當真正有一天可以去主宰眾生,演化生死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理解輪回,理解生死,其實一切皆假,無生無死。 一切的生和死,皆是輪回法則。 其實不過只是從這個殼換到另外一個,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當我們真正可以自己去操作這個東西的時候,那就什麼都
今天我們再講講,什麼是證悟? 證悟,就是我們是否真正能明白一件事情。 比如說我們學習一些東西,就像佛說的無生無死,我們也認為是正確的,但是是否能真正的明白呢? 我們還真不一定能明白,也許只是從字面上明白了,或者是感覺自己明白了,但不能真正的明白。 只有當我們掌管眾生輪回,掌管眾生生死,能夠規
     那麼,關於開支是怎麼去理解的?      比如說平時有的人工資只有3000塊,但是他人花的比賺的還多,各個平台借貸,例如這個月花了5000塊,那這個財運不說負2000塊,這個也算是有3000塊的財運。因為這個你願意花多少,那是你的事,不是財運的事。財運才不接這個鍋。
 財運,很多人都關心。但並不是很多人都理解什麼是財運,更不明白財運所包含的理解。      我們一般說的財運,是指從各種各樣來錢渠道最後匯總所得的財富。       比如說每一年都看的流年財運,那是最後你今年能夠收到的財富。
一個沒錢、沒權、沒背景的小白在修行這條路上該如何走下去? 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你身邊的緣分開始,善待每一個人。 努力的讓自己平和下來,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
證悟,需要的是機緣。 就像佛祖所證的「無生」,只有當真正有一天可以去主宰眾生,演化生死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理解輪回,理解生死,其實一切皆假,無生無死。 一切的生和死,皆是輪回法則。 其實不過只是從這個殼換到另外一個,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當我們真正可以自己去操作這個東西的時候,那就什麼都
今天我們再講講,什麼是證悟? 證悟,就是我們是否真正能明白一件事情。 比如說我們學習一些東西,就像佛說的無生無死,我們也認為是正確的,但是是否能真正的明白呢? 我們還真不一定能明白,也許只是從字面上明白了,或者是感覺自己明白了,但不能真正的明白。 只有當我們掌管眾生輪回,掌管眾生生死,能夠規
     那麼,關於開支是怎麼去理解的?      比如說平時有的人工資只有3000塊,但是他人花的比賺的還多,各個平台借貸,例如這個月花了5000塊,那這個財運不說負2000塊,這個也算是有3000塊的財運。因為這個你願意花多少,那是你的事,不是財運的事。財運才不接這個鍋。
 財運,很多人都關心。但並不是很多人都理解什麼是財運,更不明白財運所包含的理解。      我們一般說的財運,是指從各種各樣來錢渠道最後匯總所得的財富。       比如說每一年都看的流年財運,那是最後你今年能夠收到的財富。
一個沒錢、沒權、沒背景的小白在修行這條路上該如何走下去? 先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你身邊的緣分開始,善待每一個人。 努力的讓自己平和下來,努力的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同時提升自己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經莊嚴論》云:「聞後具智慧,若謗所聞法現種種身相,愚者為何作。」聽聞正法以後會生出智慧,但是你又去謗毀、否定正法,還現種種的身相,這就是真的是愚痴至極的人。我們凡夫眾生,在學佛修行的人要特別小心,不小心沾上這些惡業因果,有的時候長劫都在受報自己都不知道。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