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論語》新解

    日前提起孔子那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筆者對這句話的詮釋,跟過往眾家的說法完全不一樣的。有位讀者閱讀過我寫的《論語》,就提議我出版《論語新解》。我回說「過譽!過譽!說是新解,豈敢!豈敢!只是希望能講出孔子當時的心裡話而已。」茲重溫該文,雅俗共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17】

    這句話,過去一直都解釋為:

    子路呀,我告訴你什麼叫做知道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這樣字面的解釋,不能說不對,而且是做人處事的起碼要求。但是,這樣淺白平常的教誨,只能說是:「做人要老實一點,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就那麼簡單,這會是孔子教導學生的至理名言嗎?況且,子路本身就是老實人,甚至老實到不會變通,像個火車頭一樣,只可前衝,不會拐彎。那麼,何解孔子還要個別提醒子路做人要老實點呢?

    再者,《論語》有這樣評定這幾個學生的資質與性格: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高柴性愚直,曾參性魯鈍,子張性騖外,子路性強悍。

    那麼,孔子要是提醒學生做人要老實的話,理應提醒子張呀!因為子張好高騖遠。

    筆者的解讀是:凡是與別人討論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哪些嚴肅而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首先你要判別對方是否會理解你的看法,對這話題他是否已有一定的了解;要是對方也有一定的了解,那就讓大家多了解,可以繼續討論下去。

    但,假如明知道對方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來理解這個問題的話,你硬要對方接受你的看法,那倒不如就讓他不知道好了。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智慧啊!

    舉個例子,剪草,一般人會兩個星期才剪一次,而筆者則每星期剪兩次。有年紀大的大陸人問我:為什麼每次看到我就是在剪草?我回說:喲,是嗎?我忘記呢。各位,大陸人一般都不喜歡剪草的,要是你跟他們講密密地剪草的大道理,他們會接受嗎?

    孔子這句話,筆者大膽地重新意譯:

    由呀,我告訴你什麼叫做智慧吧!這議題對方是知道的,就繼續讓大家知道;對方不知道的,自己也說不知道,無謂糾纏下去,這才是有智慧啊!

    所以,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19】

    (寫於2020年7月27日於海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