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畢業設計前期討論

    如果我想要在畢業設計使用某種手段或者邏輯,該如何進駐機能的探討?

    看了一些論文,也擷取了一些喜歡的片段。大多是對於空間的定義與詮釋,有些片段是空間的圖像化,然而我仍然無法抉擇到底要以哪種空間類別下去全是我想做的邏輯(或者說操作手段)。

    正平老師的都市計畫課下課之後,找了老師聊了我想操作的方向,或許所謂的方法/手法/邏輯,可能無法被一種空間類別詮釋,所以我希望透過主題(也可以說議題)去讓這樣的目標得以被討論。因為我雖然想過很多可能性(詩集、電影情節、在地創作者的作品詮釋... ...)以藝文類相關題材下去思索(個人私心),沒有任何一個主題能說服我自己做下去。

    經過討論,正平老師給我建議—或許可以從定位使用者的方式去切入,也可以找一個衝突的關係去使活動有雙面討論的空間。

    我抓了正平老師兩個關鍵詞—使用者類別、衝突

    關於使用者的類別:

    1.周遭居民v.s.觀光客

    2.人格特質的對比關係

    3.熟人v.s.陌生人

    很意外的,跟學弟妹聊天時他跟我分享了他所聽到的對熟人與陌生人的思考方式。他說,熟與不熟的界定可以分為因人&因地。

    第一,所謂的因人是指或許未曾實際相處過,但想法或者聊天的過程是讓彼此相互認同的,因而得以稱為熟悉;反之,未曾見面也未曾有交流,那就是沒有關係,也可以被「空」一詞所詮釋。

    第二,所謂的因地是指實際有接觸與相處,然後彼此相互認同,也可以規整為熟悉;反之,實際接觸卻未曾有機會交流,如同擦肩而過的情景,則被稱為陌生。

    在這樣子的解釋之下,我發想了一個主題如果衝突關係以陌生v.s.熟悉去切入使用者,那或許是一個有趣的視角。

    於是使用者方向出來了,而我因此假設了一事件產生—交友軟體認識網友想在現實生活見面。有了所謂的使用者關係與空間。

    我想要探討在「會見面」的前提之下,如何去選擇見面的場域?大方向想討論的是「選擇」這個動作背後的目的,探討所謂交流之詞之空間性。

    或許還沒有辦法精確的定義我的議題名稱,但暫且先這樣去討論這個事件,並分析「選擇」背後可能的因素。或許做出控制變因與操作變因的設定之後,能更精確的下一個標吧??保持懷疑的態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