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側記|鄉村學校的教育創新──雲林華德福實驗國小:與社區、地方社群共同推動生命美學課程

論壇側記|鄉村學校的教育創新──雲林華德福實驗國小:與社區、地方社群共同推動生命美學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實驗教育的理念

以人智哲學 (Anthropophy) 理念為辦學依據的雲林縣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重視教育力量的發揮。廖宏彬校長堅定地說:「學校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生命作用,才是實驗學校立命的基礎。如果為了招生實驗去生存,學校就不會成功了。」他相信教育力量的出現,即是生命美學實踐的開端。

「學校可以帶來什麼?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些問題,是廖校長多年以來的探問。教育力量如何能在校園裡實現?首先便是朝向改變。校長認為,力量能否成功效用的關鍵在於「轉化」,透過轉化,可以提升氣質與業力,驅動改變的力量,進而對學生帶來幫助。

 

在竹構課程中「歷事煉心」

民國107年的「達文西拱──竹構有夢」課程,就是很好的例證。起初,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師爭取到富宇慈善基金會、春淵建設的贊助,希望能完成竹構工程,也藉此提供平台,讓許多國內建築科系的學生參與,希望透過實作參與,把竹構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代。



在工作坊開始之前,校內也先進行數學多面體課程,帶領孩子手做柏拉圖五種多面體模型,也增加泥塑體驗多面體,再探索理解「截角成曲」的核心概念,認識、操作達文西圓頂設計。接著,進入其他社區進行小型實驗,練習與人共同完成組織,增添信心。在完善的先備課程過後,才進入為期一週,與建築專業團隊合作的竹構營隊,以更大的孟竹為材料,排好RF結構、用方回結綁固,逐次抬升高度,建構出直徑25公尺、高5.3公尺、覆蓋面積137坪的圓頂竹構書屋。

廖校長認為,將這樣一項工程轉換為課程,意義並不在於建築本身的技術、功能,或是建築物能夠留存多久,而是透過這樣的平台,提供學生鍛鍊心智的機會,從鄉土、教育出發,讓潮厝的孩子能接觸一部分的數學與建築原理,從實作的過程中,練習把書上學習的理論實際建構出來,並與不同人合作。同時,對於建築科系的學生而言,也是在工作前珍貴的歷練。

 

將土壤配方分享給全台農場,帶孩子共同實踐

踏進潮厝華德福校園內,一定會因校內農場而感到震懾。不論是迎面而來的羊同學、牛同學,還是在校園散步可見的雞、鵝、鴨,或甚至是蜜蜂好朋友,都是長期以來在校園耕耘的一部分。

今年,土庫鎮農會辦理「111年度生機互動農業與BD500配方製作」工作坊,引進生機互動農業的技術,邀請張隆仁醫學博士擔任課程講師,將學校農田做配方的過程同步開發工作坊,讓台灣有興趣從事有機農業的朋友和學生,都能共同學習。無償的分享,源自於對環境的關懷,廖校長表示:「台灣環境跟土壤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因此帶領學生、社區或甚至整個社會一起參與,共構農場土壤配方的運作模式。

圖片來源:雲林潮厝華德福教育臉書,111年10月7日

圖片來源:雲林潮厝華德福教育臉書,111年10月7日


在校內運作農場、賣農產品,重點並不在於營利,而是帶領孩子一起進入商業模式,同時更理解在農產品製作、販售的過程中,應如何把關、如何符合道德良心與社會責任。每包四十元的米固然是學校收入,但帶領孩子在第一線認識農業運作,培養社會關懷的心,則是無價的珍貴體驗。

 

量身訂做自己的人生

在潮厝華德福校內,每個年級只有一班,最多人數二十五人,全校共兩百多人。校內人數少,可以對每個學生有更深的瞭解,透過輔導機制,老師們有個別指導的機會,帶領孩子釐清自己喜歡的事物,協同他們將興趣聚焦在一個點上,深入學習。廖校長希望能盡量將每個孩子當作社會的槓桿,藉由服務社會,讓孩子在探索中量身訂做自己的人生。誠如一位學生曾在校內金工的課程中受到啟發,透過學校的媒合,讓他到台中與大學生一起培訓,面對高中、大學生的競爭對手,他勇敢拿下全國第三名的佳績,更在賽後於雲林博士館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這些不藏私、樂於分享且勇於探索的精神,都是長期培養而來,更是教育力量發揮的最佳例證。

圖片來源:雲林潮厝華德福教育臉書,111年10月7日

圖片來源:雲林潮厝華德福教育臉書,111年10月7日


廖校長分享:「我們都教孩子『社區、社會是實踐場,校園是練功的地方』,透過社會檢證自己的知識、實踐自己的成果。孩子在集物成人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自己。」充分顯現華德福教育著重於「人性」滋養,勝過於「人力」培訓的努力。

「希望所有的教育行動,都可以像老鷹一樣飛翔、奔向遠方。前提是要有明確的方向跟目標,借助老鷹銳利的眼看向遠方,清楚將把『自己、社區、學校共好』的理念帶向何處,接著,以老鷹四肢般的熱情超越、前進。」

這是廖校長的理念,也是潮厝華德福實驗小學一路以來秉持的信念。





講者|廖宏彬校長(雲林潮厝華德福實驗國民小學)

撰稿|林玥彤


本文受暨大人社中心邀稿,協助參與111年11月9日舉辦的「南投教育未來式‧行動論壇暨工作坊」,負責撰寫「鄉村學校的教育創新」論壇側記。由於目的在報導華德福國小實驗教育辦學成效,故以理性陳述為主要書寫調性。全文供暨大人社中心使用,。
avatar-img
寫字的路上
23會員
21內容數
努力不要忘記想要書寫的理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寫字的路上 的其他內容
新竹中正台夜市,是民國70、80年代桃竹苗居民的共同記憶。在那個還沒有百貨公司的時代,所有最新潮、時尚的服飾百貨都集中於此,每到假日,來逛街的人潮總滿得水洩不通。這座精品商城,承載著無數讀書時期的青春汗水、親子相處的時光和一段段情侶間的甜蜜約會。 在新竹市攤販協會理事長的帶領下,走入中正台經營四、
提及老戲院,所有長一輩的礁溪居民,總會不約而同地指向位於大忠路上的「礁溪戲院」。斑駁的水泥建築牆上,以金屬立體字橫列在木板上的「台灣國術文化館」招牌搶先入眼,幾個大大的燈籠與壁飾,標誌著這棟建築的「今生」。至於「前世」痕跡,則須退後好幾步,仔細觀察建築最上方半圓形的屋頂,淡淡的金黃色字體,寫著「礁溪
「桂竹林」為礁溪鄉六結村的舊地名,由第一代林添郎開拓,形成以宗親為主的聚落,多年累積,林氏家族也成為礁溪的地方大家。 在桂竹林長大的林秋芳,和多數學子相同,高中畢業離鄉到外地讀書,近30年間,除了完成學業,更朝向藝術美學、博物館深耕,完成多項計畫、展覽的創辦。2009年,因緣際會搬回礁溪居住。對她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
新竹中正台夜市,是民國70、80年代桃竹苗居民的共同記憶。在那個還沒有百貨公司的時代,所有最新潮、時尚的服飾百貨都集中於此,每到假日,來逛街的人潮總滿得水洩不通。這座精品商城,承載著無數讀書時期的青春汗水、親子相處的時光和一段段情侶間的甜蜜約會。 在新竹市攤販協會理事長的帶領下,走入中正台經營四、
提及老戲院,所有長一輩的礁溪居民,總會不約而同地指向位於大忠路上的「礁溪戲院」。斑駁的水泥建築牆上,以金屬立體字橫列在木板上的「台灣國術文化館」招牌搶先入眼,幾個大大的燈籠與壁飾,標誌著這棟建築的「今生」。至於「前世」痕跡,則須退後好幾步,仔細觀察建築最上方半圓形的屋頂,淡淡的金黃色字體,寫著「礁溪
「桂竹林」為礁溪鄉六結村的舊地名,由第一代林添郎開拓,形成以宗親為主的聚落,多年累積,林氏家族也成為礁溪的地方大家。 在桂竹林長大的林秋芳,和多數學子相同,高中畢業離鄉到外地讀書,近30年間,除了完成學業,更朝向藝術美學、博物館深耕,完成多項計畫、展覽的創辦。2009年,因緣際會搬回礁溪居住。對她
我沒騙你,我其實真的不是個喜歡移動的人。 作為一個性格保守,享受穩定,甚至對旅行沒有嚮往的無聊女子,我既沒有吉永和阿弱喜歡挑戰的性格,也不像耀威能不斷為生活畫下句號,捨去負擔。訪談撰稿的過程裡,反覆從受訪者身上照見我所缺乏的那一塊,卻也因此為我打開了另一種,在我匱乏的生命經驗裡,不曾有過的生活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