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可以好好一個人》這本書是老媽跟我去圖書館的時候在新書架上的一本書,在我領取預約書時老媽也突然拿來櫃台說她想借這本書。老媽看完以後極力推薦我要看,但從書名來看大概猜測可能是一種療癒類的書籍吧!
從以前到現在我對於這類的書籍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看到前言作者提到禪所定義的「菩薩」就是「自己原本清澈無比的心」,突然間對作者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什麼信息充滿了好奇。所幸整本書以55個短篇的禪智慧構成,閱讀起來不會覺得冗長乏味,很快就可以看完了。
在閱讀到最後一頁才從書底看到原來作者就是《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暢銷作家枡野俊明,我自己沒有看過這本書,不過依稀記得這本書在之前也轟動過一陣子。
近年來可能因為單身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日本似乎盛行著一股探討一個人生活主題的書籍或是日劇。不過只放在一個人生活身上太狹隘了,真正該思考的應該是我們如何學會獨處的能力與如何活出真正的自我。事實上,一個人並不是寂寞的代名詞,反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狀態。正因為有獨處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與自己對話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過去我並不是一個很懂得獨處的人,無法面對一個人的事實。總覺得生活就是要熱熱鬧鬧,所以每天有著聚不完的會,常常跟朋友相約都是一天排上兩場以上,時常過著趕場的生活。但越是這樣生活,有的時候活動結束以後反而更會有一種寂寞的感覺,不過若不這樣過又彷彿自己是個無法融入群體的異類。
就在這樣自我懷疑的過程中遇到了COVID-19這場長達三年的疫情,除了帶來身體上的危害以外,就心理層面來說這是一個讓全體人類慢下來的一段旅程,而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轉捩點是參加了瑜珈200小時培訓(Hamsalaya稱為瑜珈基礎培訓)。
在這場培訓裡面,我永遠記得Raj老師描述在印度朋友們相聚通常都會遲到,而且一天最多就是安排一場聚會,然後就盡情地享受當下,一點也不匆忙。當Raj老師問我們說「那你們呢?」,雖然全場鴉雀無聲,但我相信大家各自內心有著答案,而我就是那個總是匆匆忙忙的那位。
所以在我閱讀這本《你真的可以好好一個人》時,彷彿又看見了當時我在做瑜珈培訓時老師丟給我們許多瑜珈哲學的問題,這本書中的許多禪智慧也呼應了《被討厭的勇氣》中的提及的許多想法,也非常值得大家細細地品嘗。
總體而言,這本書中沒有太多的新觀念但卻是亙久不變的真理。它是一本放在床前睡前拿來閱讀10分鐘的那種激勵人心的小品,也像是那種當覺得人生遇到挫折迷失時,拿起來閱讀後會讓你省思或充滿能量的勵志語錄。
作者在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即點名「你是人生的主人」,這意味著人生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瑣碎選擇,大至選擇什麼職業、選擇和什麼人結婚選擇用什麼態度等等,我們都應該要理解任何選擇都需要取捨,也需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然而面對每一天情緒的起伏也建立在「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的結果」之中。作者認為在遇到一件事情時,有人可以樂觀的面對,也有人不斷的鑽牛角尖往負面的方向去思考,導致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都很低落,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待人處事。
作者引用禪語中的「和顏愛語」來提醒我們應隨時保持溫柔和善的面容並時常說好聽的話,這樣不僅可以使周遭的人維持平靜的心以外,對於自己也有正面的幫助。
過去,我從未接觸過禪思想,但這本書中的內容讓我初步的了解了禪思想,除了禪對菩薩的定義之外,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禪的基本思考方式,即「行動」。
有關如何發現真正的自己有許多的方式,作者引用了「禪即行動」的想法讓大家去摸索找尋自我。他建議,有時候可以嘗試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以探索可能從未考慮過的領域。如果能夠持續不斷地參與這項活動,那麼這可能意味著這正是你擅長的事情。
在書中,有一個例子是關於一位施主的小孩,從小到大都不喜歡運動,總是在假日選擇從事一些靜態的活動。當她到了50歲,回顧自己的人生時,突然想要做一些改變,並期待能夠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她選擇參加了三年的登山學校培訓,最終成為一名熱愛登山、勇於嘗試挑戰更高難度路線的攀登者。所有這一切都歸功於當初內心產生的興趣和勇於嘗試的心態,同時也發現了她自己的不同可能性。
作者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充滿各種變化,唯有培養一顆堅定的心,才能夠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靈活應變。
作者以禪語中的「水急不月流」來闡釋這一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古人觀察到河流湍急的流水,但在水面上的月亮影像卻保持穩定,不受水流湍急的干擾。湍急的水流象徵著世界上的各種變化,而月亮影像則代表我們的內心。
就像僧侶在每天早上坐禪時需要放空頭腦,排除雜念一樣,儘管實際情況中很難達到完美的專注,但他們通常會嘗試不去理會腦海中浮現的思考和想法,不讓這些干擾停留。過去,在我練習冥想時,我誤以為它僅僅是提高專注力的一種方法,然而透過作者描述的坐禪過程,我才明白這實際上是一種訓練自己釋放執著、擺脫僵硬思維的方式,使內心平靜,進而培養一顆「堅定的心」。
整本書以如何維持內心的平靜、如何把專注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活出自己的人生、如何與他人建立舒服且良好的互動與關心等等的主題,並不像書名一樣在探討如何真正一個人生活。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不論是誰或現在的你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下,都能從其中的禪智慧中獲得啟發。這些道理雖然看似簡單,日常生活可見也容易在各種書籍中發現相似的內容,但實際應用卻往往容易被忽略。
像我過去我是一個被情緒所困擾的人,總會不經意地陷入低潮或憤怒的情緒當中。經過瑜珈的練習以及時常去檢視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練習後,現在已經改善很多。然而,有時候即便我知道放下情緒對於自己和事件本身都更有幫助,但還是難免會被一些突如其來的情緒所困擾。
正巧這次閱讀完這本書後遇到了一件讓我非常不舒服的事情,當下我壓根忘記了「放下情緒」這個在書中的小智慧,當下只覺得腦筋一片空白相當憤怒!反而是隔天透過重新閱讀這本書的筆記時,看到自己寫下「放下情緒」這個讓自己看完整本書中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重點之一,才又提醒了自己又犯了這個小毛病。突然之間也很感謝自己願意花時間慢慢的在養成輸入輸出的習慣,讓自己日後可以快速的瀏覽自己看過的書籍與當時最大的感觸,也可以從中反覆咀嚼再得到更深的體悟。
1. 孤獨是一種感覺,如果自己並不覺得孤獨,那就不是孤獨。即使假日獨自在家也要思考如何安排這些獨處的時間。
「時間的使用方式就是生命的使用方式。」
2. 一旦陷入不安與失去平靜,我們就無法冷靜思考。為了避免讓內心停留在這種情緒上,作者認為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不在改變。重要的是,不要拒絕變化,而是培養一顆面對任何變化都同樣堅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