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貧窮肥胖(Poverty and obesity)

之前文章提到台灣中秋節已經成為烤肉節的由來。除了烤肉,再加上月餅的熱量也高,本文基於健康的觀點,也希望大家要注意「肥胖」的問題。

而我們今天就從『食物與肥胖』的關係,看現代化國家「貧富差距」(貧富不均)產生的另類問題-貧窮肥胖(Poverty and obesity)。

假設這個世界兩極化而分為兩個族群,你覺得富裕階層的人會比較胖,還是貧窮階層的人會比較胖?

正常來說,吃得起高價或大量美食的是富裕階層,所以直覺上會以為肥胖的大多數是富人,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九八○年代推動一項研究,旨在追蹤二十六個國家的心血管疾病趨勢,以及這些疾病的風險因子,包括肥胖症在內。這二十六個國家到了一九九○年代初,貧窮女性的肥胖率「皆」比富裕女性高;除了五個國家以外,貧窮男性的肥胖率也比較高。這項研究的結果至今相差不多。

是不是有點出乎你的意料?


為何會如此,等等一併說。就結論來看,貧窮的階層比富裕階層的肥胖率更高。

不過,若是國與國的情況,姑且用富國跟窮國來說,富國的肥胖率則普遍高於窮國。似乎和上述研究不符。

所以,我們可以再參考另一個研究數據來看這個問題,會更清楚。統計歐美的現代化國家跟日本等國,其「所得差距跟肥胖人口比例」明顯呈現上升趨勢,也就是肥胖人口比例越高的國家,幾乎所得差距越大。

圖片資料來自《社會不平等》一書

這個研究可以看出歐洲許多國民平均收入跟美國差不多的國家,如丹麥、荷蘭、瑞士等等,肥胖率明顯低於美國,明明所得差不多(瑞士跟挪威還高於美國)。這些歐洲國家大多是高稅賦的社會福利國家,所以貧富差距較小。


我們可以因此推論,富裕跟貧窮的絕對標準跟肥胖率高低可能無關,而是「相對的」富裕跟貧窮。也就是實際上,『貧富不均』可能才是肥胖率盛行的主因,而非貧窮。以下我們就來討論這一觀點。

一、為何富人的肥胖率比窮人低?

形成肥胖的原因撇除了天生的基因不能改變之外,主要就是兩點:『熱量攝取』與『身體活動量』兩個層面。熱量攝取少,動得多,自然就會瘦;反之就會胖。

1、身體活動量:

關於『所得差距』,與『體能活動』的連結,各國沒有統一的定論。而且大多數國家沒有做相關研究。美國各州是正相關,也就是所得越高,體能活動越高。不過英國澳洲等其他有做相關研究的機構單位,結論則沒有顯示出階層差異,所以我們先初步排除『身體活動量』與貧富階層影響肥胖有關。

2、熱量攝取:

既然排除了「身體活動量」,「熱量攝取」就成了貧富階層的肥胖率差異的主要影響了。

上述提到的跨國研究中,也指出國家越不平等(貧富差距,或是階層階級差距越大),平均每人攝取的熱量越高。這大概也說明了貧富不均與肥胖症的關係,不過這樣的關聯性在女人身上較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越不平等的社會,女性為了增加吸引力,通常會更注重維持苗條的身材,而成為了變因。關聯性雖然因此對女性不顯著,但依然存在。

由於所得差距越大,也就是貧富不均,會帶給收入較低的階層,更大的壓力。而『飲食紓壓』是很多人會做的行為。而且研究還證實,長期處於壓力下的人,身體自然反應會將脂肪容易集中儲存於軀幹中段的腹部,而非往下堆積到臀部與大腿。甚至壓力還會影響人的飲食習慣,例如感到悲傷(壓力的一種),就想吃巧克力等甜食或是飲酒是很多人都有的反應。也讓貧窮階層的人吃進更多容易發胖的食物。

過去在1950年代以前,由於食物取得不易,形成富人胖窮人瘦的情況。但在食物來源的各種技術、以及運輸、儲存技術的改良發展之下,現在大多數現代化國家,食物的取得並非難事,也就是較貧窮的人也消費得起食物。

可是在古代,食物的獲取是很困難的事,因此世界各地就有盛宴作為慶祝的傳統,這也是根植於我們文化的認知。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宴會的餐食仍然是被重視的一環。再加上現在又是互聯網時代的推波助瀾,用美食來彰顯地位,成為普通階層『少數甚至唯一』能炫耀,或感到滿足的事。郭台銘不必用餐餐龍蝦跟和牛來證明身價,而一般人卻可能會用餐餐高級食材來『彰顯』身價。

在家庭功能中,這一點同樣反應在父母提供給小孩的也是。沒辦法給小孩很多昂貴的衣服和鞋子,但是盡量讓小孩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來滿足他,可能還認為多補充營養。這也提高了小孩的肥胖率。

另外,因為肥胖與健康明顯存在明顯相關性。所以通常富裕階層的人,為了維持健康,會更注重身材的保持,甚至減少部分食物的攝取。而貧窮階層的人,更常忽略健康的重要性,甚至因為壓力而暴飲暴食。

除了健康之外,『自律』也是個關鍵。裕隆前董事長嚴凱泰說過一句名言:『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雖然可能大多數所謂的階層都是世襲,但能夠從中產家庭甚至貧窮家庭逆襲而上的人,『自律』通常都是社會競爭的關鍵因素。也就是富裕階層的往往比較自律

所以,綜上所述,富裕階層的「熱量攝取」通常會比較節制,形成了真正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富裕階層,反而『胖子』的比例比貧窮階層更低。

二、造成「貧窮肥胖」有哪些因素。

因此,社會經濟地位與肥胖之間,確實存在關聯。儘管這種關聯存在,但它涉及到複雜的因素,並且在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中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貧窮肥胖」一詞雖然被創造出來,但還不是被廣泛引用跟討論的議題,因為它還有爭議。例如我就認為肥胖率差異實際上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貧富不均,所以應該是「貧富不均的肥胖」一詞才對。

不過就先引用這個詞來說明,並且以下是一些歸納起來,可能解釋這種現象的因素:

1、飲食品質:貧窮階層的人可能更傾向於依賴便宜、高熱量但營養不良的食品,因為這些食物通常更容易取得。這可能導致肥胖,還有增加其他慢性病的風險,而肥胖跟很多慢性病互為因果。。

2、食品價格:雖然食物取得並不難,但健康食品通常比不健康食品更昂貴。貧窮階層的人可能無法負擔高品質的新鮮蔬菜、水果和瘦肉,而轉而購買便宜但高熱量的食品。

3、飲食習慣:貧窮階層的人們可能更容易採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食用快餐和加工食品,這些食品通常含有高脂肪、高糖和高鈉。另外貧窮階層的人,工作的選擇性較少,通常可能比較無法準時控制「用餐時間」。用餐不規律,也容易造成肥胖。

4、運動和活動水平:貧窮階層的人可能因為經濟壓力而無法參加體育活動或健身活動,並且可能缺乏安全的運動場所。而這一點從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美國的研究就可以看出這個趨勢。美國的每一州都出現富人的活動量(含運動),高於窮人階級的情況。

5、心理壓力:貧窮可能伴隨著較高的心理壓力,這可能導致壓力性進食,對肥胖的風險有影響。

6、科技進步:不論是整形醫美手術,或是營養學相關研究,現代都比過去進步非常多。即使不靠醫美手術,相對過去更了解哪些食物容易發胖。甚至參考基因工程技術,還能制定「個人」的健康菜單,吃得好又健康,不發胖。但窮人相較之下,較難受益於這些技術。

7、醫療照顧:貧窮階層的人可能無法負擔定期的醫療檢查或醫療保健,這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未被診斷或控制,進而導致肥胖。

8、社會和文化因素:社會和文化因素可能影響人們的飲食選擇和飲食習慣,並在低收入社區跟族群中產生更大影響。由於富人階級接受的觀念通常會較先進,若是過時而不健康的傳統飲食文化,通常會被改良或改變,而減少了肥胖的可能。

解決「貧窮肥胖」問題需要綜合的方法,包括許多層面,如提供營養教育、提昇公衛品質、改善食品環境、促進運動、和增加醫療照顧等等。另外,為了實現社會正義,照顧低收入弱勢,提供經濟援助之外,更需要從根本性地制定和實施政策來減少貧富差距擴大,以確保更多人有機會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有少部分內容來自前文:從楊丞琳論海鮮一事看貧富不均的問題

但是方向跟結論不同。本文主要是將「貧窮肥胖的問題」講述得更完整,而前文則是藉著單一新聞事件(楊承琳),帶到有關於貧窮肥胖的問題,而主要方向是講「飲食問題」常是極權國家重視而炒作的話題之一,喜歡本文,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透過連結閱讀前文。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fireloa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