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來到了有點年紀

靜悄悄地,我來到了「有點年紀」,雖然在長輩眼中我還是個孩子。

這個「有點年紀」,就是穿針穿半天,有看到針孔,但線就是穿不過去,只好從小針換大針,再換到最大尺寸的針孔跟最細的線,線穿了老半天總算穿過去,我還雀躍不已,暗自慶幸還不用去求別人。拔白頭髮的速度,趕不上白髮增多的速度,更慘的是,還長在自己拔不到,要千拜託萬拜託家人幫忙拔的腦後方。比我歲數還大的先生乾脆剪個類平頭,管他頭頂冒出多少白色小苗。還有女性的「婦科尷尬問題」,相信男人也有,只是大家都不想談,但不談,改變還是狂奔而來。

突然想起媽媽以前老是說:「以後妳就會知道。」此時,我果然來到了這個「以後妳就會知道」的現在。

這個「有點年紀」當然有許多缺點,除了我們是沒有本錢叛逆的中年,老的、小的都不聽我們的,他們彷彿都活得比我們自在跟理直氣壯;抱怨反正也沒人聽、挨老闆罵,只能咬牙繼續埋首於公事、家事跟雜事,不然下個月各種帳單怎麼處理?

這個「有點年紀」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以往難免跟別人比,但人比人氣死人,慢慢學會回歸自己覺得夠、平安就好。這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階段,儘量別跟自己過不去,明白空巢期就在轉角,飛出去的孩子都將是別人的;而我們也不要奢望改變長輩什麼了,能陪我們到現在也不簡單了,雖然可能老的、小的兩頭都需要費心照顧,可能都是負擔,但珍惜啊。

處在這「有點年紀」的路口,倏地即將飛逝,祈願所有在這「有點年紀」的熟齡族,我們一起平安健康,明天繼續加油!

大雪山國家公園

本文發表於聯合報(2019.03.2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50+ 並不是突然降臨,有時只是因為我們未曾發覺自己身心狀況都在改變中,覺察、接納及沉澱這50+的階段。 若以人生餘命為約80歲,50歲到80歲仍有30年,這30年的我們值得以預防老化的觀點活出健康,以開放的心態、不需要與別人相比的方式樂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質感! 這個專題紀錄許多人的50+熟齡~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