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參加者都是由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學生組成。有些小組由一位參加者及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有些小組則由一位參加者及數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簡單來說,每組只有一位真正的參加者,其他成員都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在實驗過程中,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同樣是小朋友)會露出一些不適表情,工作人員暗中觀察參加者會否主動為這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協助。
結果發現,年紀較輕的組別,例如幼稚園組別的小朋友,他們發現小組內有其他小朋友存在時,他們會更加有機會協助那位有需要幫助的小朋友。相反,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組別,當在場有其他小朋友時,參加者願意提供協助機會將會減少。工作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小朋友年紀越小,他們越不會介意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表現,所以他們不怕出醜,當遇到別人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懷着赤子之心協助。相反,隨着年紀越大,人們顧慮越多,我們每個行動都會顧及自己利益,以及顧及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瞻前顧後,導致未必願意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協助。
大家回想我們日常行為,又是否和這實驗結果相似呢?我們決定對別人提供援助的時候,是否會考慮其他人(包括旁觀者和受助者)對我們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