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人越大,越重視他人對自己看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參加者都是由幼稚園到小學六年級學生組成。有些小組由一位參加者及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有些小組則由一位參加者及數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組成。簡單來說,每組只有一位真正的參加者,其他成員都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在實驗過程中,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同樣是小朋友)會露出一些不適表情,工作人員暗中觀察參加者會否主動為這些有需要的人提供協助。 

  

結果發現,年紀較輕的組別,例如幼稚園組別的小朋友,他們發現小組內有其他小朋友存在時,他們會更加有機會協助那位有需要幫助的小朋友。相反,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組別,當在場有其他小朋友時,參加者願意提供協助機會將會減少。工作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小朋友年紀越小,他們越不會介意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表現,所以他們不怕出醜,當遇到別人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懷着赤子之心協助。相反,隨着年紀越大,人們顧慮越多,我們每個行動都會顧及自己利益,以及顧及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瞻前顧後,導致未必願意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協助。 

  

大家回想我們日常行為,又是否和這實驗結果相似呢?我們決定對別人提供援助的時候,是否會考慮其他人(包括旁觀者和受助者)對我們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 

https://www.benarticle.com/

Ben哥哥透過一篇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心理學知識,希望對於大家人生有一些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前,香港發生一宗駭人的謀殺事件,可憐的女死者慘遭分屍,案件兇殘程度引起全港嘩然。大家覺得兇手一家已經冷血到沒有人性,竟然能夠為了金錢向一位持續為自己施加援助的恩人下毒手。這案件讓筆者想起,如果我們平日在街上看見路人在爭吵,我們會主動調停,甚至協助形勢比較弱的一方嗎?大家還記得此前幾年香港曾經發生「
最近閱讀了傑洛米.迦奇撰寫的《創新大未來》一書,其中一節提到人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倚賴過往數據,即使兩者看起來毫無關聯,十分有趣。筆者現列舉一些例子讓大家參考。     一:羅馬時期的四輪馬車車輪寬度1.4米;     二:英國及美國等鐵路寬度正常為1.4米,即使新型的高速鐵路也維持着這寬度;
在《一百種沉默的模樣》一書中,作者海莉葉‧蕭克羅斯分享了一個他的親身經歷。話說,他求學時代在一間以寄宿生為主的學校唸書,全學校只有三名學生是早上到校,晚上由父母接回家中的日讀生,其他學生則需要留宿學校。這些寄宿生大部份時間都不能隨意跟父母談天,只能夠在特定時間透過信件和父母聯繫。對於蕭克羅斯這些極少
有天,上司說:「我想就一個產品設計跟你商討一下。」同事就仔細耹聽著上司意見。原來,上司認為那產品設計的顏色有點不美觀,認為需要作出修改。補充一點的是,這產品設計是由客戶親自設計並確認的。同事就跟上司說:「這產品是由客人親自參與設計,他們顯然是較喜歡這設計,我們最好就不要改動,因為經他們對自己有份
相信大家對於不同時事議題都會有著不同意見,有時候我們更加會像導師一樣就不同事件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判斷是否合理呢?合理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別人有嚴格要求的同時,我們又是否能夠要求自己做到呢?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就一項道德事件進行批判。
當某些人經常說自己很靚仔,我們會說他是自戀狂。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戀傾向,總認為自己長得比現實英俊瀟灑。外國有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將一批長得美麗的人的照片融合一起,結合出一些美麗的特徵,然後利用電腦技術將這些特點融入受試者個人照片上。  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再將一批患上顱顏症候群
早前,香港發生一宗駭人的謀殺事件,可憐的女死者慘遭分屍,案件兇殘程度引起全港嘩然。大家覺得兇手一家已經冷血到沒有人性,竟然能夠為了金錢向一位持續為自己施加援助的恩人下毒手。這案件讓筆者想起,如果我們平日在街上看見路人在爭吵,我們會主動調停,甚至協助形勢比較弱的一方嗎?大家還記得此前幾年香港曾經發生「
最近閱讀了傑洛米.迦奇撰寫的《創新大未來》一書,其中一節提到人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倚賴過往數據,即使兩者看起來毫無關聯,十分有趣。筆者現列舉一些例子讓大家參考。     一:羅馬時期的四輪馬車車輪寬度1.4米;     二:英國及美國等鐵路寬度正常為1.4米,即使新型的高速鐵路也維持着這寬度;
在《一百種沉默的模樣》一書中,作者海莉葉‧蕭克羅斯分享了一個他的親身經歷。話說,他求學時代在一間以寄宿生為主的學校唸書,全學校只有三名學生是早上到校,晚上由父母接回家中的日讀生,其他學生則需要留宿學校。這些寄宿生大部份時間都不能隨意跟父母談天,只能夠在特定時間透過信件和父母聯繫。對於蕭克羅斯這些極少
有天,上司說:「我想就一個產品設計跟你商討一下。」同事就仔細耹聽著上司意見。原來,上司認為那產品設計的顏色有點不美觀,認為需要作出修改。補充一點的是,這產品設計是由客戶親自設計並確認的。同事就跟上司說:「這產品是由客人親自參與設計,他們顯然是較喜歡這設計,我們最好就不要改動,因為經他們對自己有份
相信大家對於不同時事議題都會有著不同意見,有時候我們更加會像導師一樣就不同事件作出正確與否的判斷。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判斷是否合理呢?合理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別人有嚴格要求的同時,我們又是否能夠要求自己做到呢?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要求參加者就一項道德事件進行批判。
當某些人經常說自己很靚仔,我們會說他是自戀狂。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戀傾向,總認為自己長得比現實英俊瀟灑。外國有個研究,工作人員首先將一批長得美麗的人的照片融合一起,結合出一些美麗的特徵,然後利用電腦技術將這些特點融入受試者個人照片上。  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再將一批患上顱顏症候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一早上擔任小孩學校的健康檢查志工,看著一群小朋友們排隊檢查,真心覺得可愛又有趣,在與他們閒聊的時候也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 當天有個場景是四年級的孩子們排列在我們志工媽媽面前時,有位志工媽媽對於一位身材特別嬌小的男同學說:「你是四年級的?為什麼你長得像一年級?你要趕快去照骨齡,多吃一點才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這是最新的研究,有點讓人驚嚇,但也讓我們理解,現實世界是怎麼形成。 心理學家透過研究發現,一歲多的小孩,就可以分辨擁有資源比較多、跟擁有資源比較少的人。然後,會表達出對「富人與窮人」的偏好。 但研究者也觀察到,兩歲小孩並不是「對富人比較好」,而是「對窮人開始有了嫌棄的念頭」。而這樣的差別態度,有
Thumbnail
本文設定的閱讀對象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工作者。同是做為心理師的我發現,或許羅吉斯主張的助人者三項特質或態度作法,較適用在「個性」養成上,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較不適用「群性」培養。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Thumbnail
週一早上擔任小孩學校的健康檢查志工,看著一群小朋友們排隊檢查,真心覺得可愛又有趣,在與他們閒聊的時候也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 當天有個場景是四年級的孩子們排列在我們志工媽媽面前時,有位志工媽媽對於一位身材特別嬌小的男同學說:「你是四年級的?為什麼你長得像一年級?你要趕快去照骨齡,多吃一點才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這是最新的研究,有點讓人驚嚇,但也讓我們理解,現實世界是怎麼形成。 心理學家透過研究發現,一歲多的小孩,就可以分辨擁有資源比較多、跟擁有資源比較少的人。然後,會表達出對「富人與窮人」的偏好。 但研究者也觀察到,兩歲小孩並不是「對富人比較好」,而是「對窮人開始有了嫌棄的念頭」。而這樣的差別態度,有
Thumbnail
本文設定的閱讀對象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工作者。同是做為心理師的我發現,或許羅吉斯主張的助人者三項特質或態度作法,較適用在「個性」養成上,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較不適用「群性」培養。
Thumbnail
如果在一般健康醫療上,「發展遲緩」需要早期療育的協助,那「心智發展超前」呢?就無關緊要了嗎?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