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在心上的千瘡百孔,就別傳下去了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哥哥三歲前,都讓我誤以為,帶小孩其實沒有真的那麼難。

但抱歉,我錯了,育兒可以細分成千萬種情況,

其實沒有標準,也就沒有所謂難與不難;

事實上,養育一個孩子,都不容易,就看家長自己怎麼面對吧。


也確實,因為哥哥很乖巧,一度讓我以為,

將來的二寶無論是弟弟還是妹妹,應該都相去不遠。

是我見識淺薄,終究還是錯了,

並非同工廠製造、同基因來源、同後天環境,就會迎來一個差不多的孩子。

差多了!


哥哥當然也有活潑好動的一面,不過綜合來看,確實,他是文靜含蓄的。


他喜歡比較固定的模式,不到非常堅持,

但因為是習慣的模式,可以讓他感到安心。

例如,他喜歡吃麵食、米飯類食物,一直到現在小一,無論是我煮飯還是外食,他也大多都會選擇這些,他喜歡、習慣、覺得安心的食物。

例如,他喜歡畫畫,當畫某個角色或圖案成果不錯時,那陣子,他八成都會畫差不多的圖案,因為能從中獲得成就、滿足感。

換言之,他比較不敢接受挑戰、小心翼翼且謹慎許多。


到了弟弟,當然只有更活潑調皮,

看不到範圍,處處有驚喜的那種。

同樣都是三歲時期,弟弟常常不按牌理出牌,

各種食物、情境適應度較強,也勇於嘗試

(呃,無論爸媽有沒有同意,你們懂的)


例如,他敢嘗試沒吃過的食物類型,蜜餞、果乾、辣的、酸的、有花樣的。淺嚐一口,覺得不喜歡,以前會擺出嫌棄的臉,最近會用極課套的語氣對我們說:喔,不用了,謝謝!反之如果覺得喜歡,就暢快吃喝。

例如,他也會跟著哥哥畫畫,同樣三歲時期的哥哥,我從未擔心過亂塗鴉的問題,但到了弟弟,我們常常在紙張以外的地方,看到「驚喜」又稱驚嚇……欸?!

換言之,所有曾聽過的小男孩會調皮的情況,大致上都有出現。

但他同時又是個嘴甜、有禮貌、善於表達、得人疼的孩子,實在可愛的緊。


小孩漸漸大了,我有比較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在小孩面前討論他們的特質或優缺點。

曾有幾次,長輩看到哥哥因為某些情況,輸了或挫折了,而秒不開心,

馬上在一旁對我說,這小孩輸不起、愛面子、得失心太重,以後要OOXXOOXX……

唸完之後,轉個身沒多久,誇了弟弟很會表達。

第一次我沒反應過來,第二次就觀察到哥哥的表情有變化了,

雖然不是同時發生的事情,但點滴都在孩子心頭。


兩個兒子,南轅北轍的不一樣,

如果可能,我是想陪孩子慢慢練習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些情緒的。

以前沒人教我(應該是說,我的長輩當時為顧得我們溫飽,已用盡全力,再無其他心力留意些什麼了),大部分靠長大後跌跌撞撞滿身傷痕才漸漸理解一些,

到了現在,養著孩子,我好像把人生,又重新過了一次似的,

陪伴他們的同時,我也在療傷。


長輩老是說,小孩子不懂。

其實,小孩,都懂。

就算當下無法理解,但事後回想,都能懂。


為什麼當哥哥就得讓弟弟?

為什麼男孩子就得勇敢堅強?

為什麼不能因為輸了而不開心?

為什麼長大了就不能對媽媽撒嬌?

為什麼有這麼多應該要做到的要求但其實都不是必要?


他只是個孩子,據說和家長親密的保存期限只有15年,不知不覺已經在倒數了呀!

現在的孩子早熟,是能撒嬌、依賴多久?


我想,那些曾經在心上的千瘡百孔,就……別傳下去了吧。


#親子教養 #親子 #育兒 #療傷 # #迴圈 #兄弟 #性格南轅北轍 #日常書寫 #日常抒發 #請勿抄襲轉載要註明

養著孩子,我彷彿自己又重新活了一回似的。所有育兒時產生的體悟,都放這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哥哥上小學第一天,我在臉書寫下這段話。 我感覺當父母好像就是這樣, 一直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點, 練習,漸漸從孩子的生活裡,退場。 尚不知未來的日子會如何, 總之,慢慢地走吧。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橋; 平行、但並肩,親密依舊,不會落下誰。 這確實就是這幾年的育兒生活
有時候,看著我們這輩的人育兒,會產生一種感覺。 某種層面來說,育兒也像是一種迴圈, 上一代的人,從上上一代人放養式的教養方式(部分)吸取經驗, 以至於當他們有一點能力後,投射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的期許和約束, 很多都是為了滿足他們本身的(上一代人)遺憾而成。 到現在,和我同一代的六、七
那天回顧兩個小孩剛出生,護理師幫他們做基本清潔的影片時, 赫然發現,原來,關於孩子的性格,從出生那一刻就看的出來的。 護理師幫哥哥清潔的過程,他哭得厲害,幾乎沒停過, 當時只有哥哥一個孩子,還是第一次見面,我們以為新生兒都是這樣的。 後來看了弟弟的影片,當然也是有哭, 但除了前面幾聲宏
那天跟朋友聊到, 每次,當我們試圖想「教」孩子什麼的時候, 總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 哥哥滿三歲後,我跟爸爸興致勃勃地想教他好多種運動, 於是,我們試著教哥哥打羽球, 幻想著有一天,跟孩子一起打球的樣子。 我們沒有多厲害,但基礎還是有學過的, 只是,很快就發現問題,也是那天和朋友聊到
鄰家哥哥一直是個溫和的人,至少對我來說他是。 他每天固定時間出門上班,差不多時間回到家。 因工作需要付諸勞力,回家時會先上樓梳洗乾淨,再下樓吃晚餐。 通常,他不需要自己做太多什麼, 桌上會有長輩準備好的、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 (有時甚至是他一坐定,同時間剛好端上桌的熱騰騰) 吃飽後,
除非必要,否則,我很少、幾乎沒有修改過小孩的作品。 約莫是因國小時期,有兩件事情我很在意,記到現在。 (換言之,這篇大概會寫很長) 我很平庸,月考也都中段而已, 大約五年級的時候吧,發現自己美術能力尚可, 談不上多強,但在班上應該能排到中上。 因此在美勞課時,有過幾次被老師肯定的表現
哥哥上小學第一天,我在臉書寫下這段話。 我感覺當父母好像就是這樣, 一直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點, 練習,漸漸從孩子的生活裡,退場。 尚不知未來的日子會如何, 總之,慢慢地走吧。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橋; 平行、但並肩,親密依舊,不會落下誰。 這確實就是這幾年的育兒生活
有時候,看著我們這輩的人育兒,會產生一種感覺。 某種層面來說,育兒也像是一種迴圈, 上一代的人,從上上一代人放養式的教養方式(部分)吸取經驗, 以至於當他們有一點能力後,投射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的期許和約束, 很多都是為了滿足他們本身的(上一代人)遺憾而成。 到現在,和我同一代的六、七
那天回顧兩個小孩剛出生,護理師幫他們做基本清潔的影片時, 赫然發現,原來,關於孩子的性格,從出生那一刻就看的出來的。 護理師幫哥哥清潔的過程,他哭得厲害,幾乎沒停過, 當時只有哥哥一個孩子,還是第一次見面,我們以為新生兒都是這樣的。 後來看了弟弟的影片,當然也是有哭, 但除了前面幾聲宏
那天跟朋友聊到, 每次,當我們試圖想「教」孩子什麼的時候, 總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 哥哥滿三歲後,我跟爸爸興致勃勃地想教他好多種運動, 於是,我們試著教哥哥打羽球, 幻想著有一天,跟孩子一起打球的樣子。 我們沒有多厲害,但基礎還是有學過的, 只是,很快就發現問題,也是那天和朋友聊到
鄰家哥哥一直是個溫和的人,至少對我來說他是。 他每天固定時間出門上班,差不多時間回到家。 因工作需要付諸勞力,回家時會先上樓梳洗乾淨,再下樓吃晚餐。 通常,他不需要自己做太多什麼, 桌上會有長輩準備好的、熱騰騰的飯菜等著他。 (有時甚至是他一坐定,同時間剛好端上桌的熱騰騰) 吃飽後,
除非必要,否則,我很少、幾乎沒有修改過小孩的作品。 約莫是因國小時期,有兩件事情我很在意,記到現在。 (換言之,這篇大概會寫很長) 我很平庸,月考也都中段而已, 大約五年級的時候吧,發現自己美術能力尚可, 談不上多強,但在班上應該能排到中上。 因此在美勞課時,有過幾次被老師肯定的表現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兄弟,父母雙亡,家境一貧如洗,哥哥整天遊手好閒在外鬼混,每每到了用餐時間才會回家。弟弟很勤奮,總是一大早上山摘野菜回家料理,同時還要料理家務。這個弟弟很敬愛哥哥,好東西都會先給哥哥用給哥哥嚐,對自己很隨便,有時野菜摘得不夠多,弟弟就只能吃難以下嚥的梗,也從來不抱怨。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想要堅持一件事很困難,而對一件熱愛的事放手卻也一樣困難,更何況有時候要放手的,是摯愛的人。從小我總是被大人的層層愛意包圍著長大,在同儕中似乎也常在比我成熟的人中,被照顧、被保護,很少有一個比我小的人可以愛,而當我有了弟弟,我換了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年輕兄弟,父母雙亡,家境一貧如洗,哥哥整天遊手好閒在外鬼混,每每到了用餐時間才會回家。弟弟很勤奮,總是一大早上山摘野菜回家料理,同時還要料理家務。這個弟弟很敬愛哥哥,好東西都會先給哥哥用給哥哥嚐,對自己很隨便,有時野菜摘得不夠多,弟弟就只能吃難以下嚥的梗,也從來不抱怨。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透過一視同仁的政策,兄妹倆像是同儕一樣,不分大小,彼此理解、包容。 當妹妹不懂事時,哥哥展現出愛心與耐心,並用溫柔的方式引導妹妹了解自己的行為。兄妹之間的互動充滿了溫暖與手足之愛,展現家庭中真摯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Thumbnail
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而委曲自己 從小就被讚是個乖寶寶,長輩們都會圍在一起,說誰做了什麼壞事、又打破了什麼?只有我,他們整齊劃一的說我從小到大就很乖。其實那裏是乖呢,是我知道我只能乖。 家裏有個弟弟,我是姐姐,最常聽到一句說話就是你比弟弟大,要處處讓着他,愛護他。家中長輩重男輕女我又怎能
  想要堅持一件事很困難,而對一件熱愛的事放手卻也一樣困難,更何況有時候要放手的,是摯愛的人。從小我總是被大人的層層愛意包圍著長大,在同儕中似乎也常在比我成熟的人中,被照顧、被保護,很少有一個比我小的人可以愛,而當我有了弟弟,我換了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