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避惡的三個理由:
1.社會規範
2.宗教信仰
3. 透過教育,訴諸良知。良知不是善,良知是對善的要求。
詮釋學四步驟:
1.它究竟說什麼
2.它想要說什麼
3.它能夠說什麼
4.它應該說什麼
《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
學習了一些東西,適當時實踐出來,不也覺得高興嗎?
「時」在論語中出現十一次,沒有一次解作「時常」。
「時」的兩個解釋:
1.季節,春夏秋冬
2.適當的時候
康德認為,有自然世界和自由世界。
善,是人我關係中適當的實現。
孔子主張的是人文主義,不把别人當手段利用,同時尊重别人是一個目的。
自秦以來,已沒有儒家。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歷代卻視君主為重心,明顯違反儒家主張。
對儒家而言,活著是要成就自己向善的人性,在人生中不斷擇善固執,最终止於至善。
仁:
仁者:
善人: